聖人眼圈也紅了,卻笑罵那幾個老家夥,“嚎什麼嚎,朕還沒蹬腿呢!”掏出巾子拭了下眼淚,撫膝歎道,“卿等情意,朕心感之。多年君臣相得,何忍分離?奈何天命有歸,不由人意。為國之大計,太子提前即位,方是眾臣工和天下黎庶之福。”眾臣聽著又泣淚下,叩首奏道聖躬萬福。
好一番宣情後,聖人抬了抬手,殿下才漸漸靜下來。聖人目光看向嘉國公主,吩咐道:“司天監先行退殿,立即卜算內禪吉日,午時之前,具本奏入。”
“臣遵旨。告退。”
因為司天監監正和右少監在華山和終南山的觀星台駐守,趕不及臨時回宮上朝,司天監上朝的隻有左少監嘉國公主,應聲接旨行禮畢便退身出殿。
聖人目光又看向眾大臣,“按朝廷內禪禮製,禮部、太常寺、光祿寺各司其職,加緊籌備,不得延誤。即日起,京都全城戒嚴,皇城宮城各門道戒嚴,出入嚴格檢驗令符,左千牛衛駐守太極殿,羽林軍駐守圜丘,十裡之內戒嚴,擅闖者立斃。不弄清聖人的目的,孩兒總是不安。”
齊王沉思片刻,說道:“聖人的用意,必須想儘方法弄明白。現下,且如司馬先生所言,本王宜靜不宜動。”
待司馬德師離去後,世子問父親:“南邊那位,還要召回來嗎?”
齊王說道:“命令既已發出,不要朝令夕改。”又道,“殺沈清猗的事,以後可以再著手,當下,不要生枝節。”齊王覺得自己是上了李毓禎的當,去殺沈清猗那不是惹上道門?儘管最後都要惹上,但那是自己得到皇位之後,而不是現在就去招惹這種強敵。
以前他的目光就是太遠大了,又以李毓禎為對手,反對她所奮鬥的一切,所以才會布局著眼於阻止天儘計劃,但吳王之死是他沒預料到的——他沒想到鄭王肅王他們為了殺死蕭琰,竟然選擇犧牲吳王。這讓齊王悲痛的同時又心生戒懼,但他現在還必須依靠鄭王肅王他們。不過,在他未得大位前,他不會再分出力量阻止天儘計劃,那是鄭王他們的事,他心裡冷冷的想道。
齊王對世子道:“吩咐下麵的人,都警醒著,隨時準備行動。”
他心裡想著宿王的話,晉王一定會向劍閣求助,過了明日,就能收到南部灣傳來的進一步消息——劍閣的先天掘出了李毓禎的屍體。
儘管確定李毓禎在那種情況下有死無生,但總要看到她的屍體,齊王才能完全放心——結合聖人內禪的舉動,齊王不得不去想那萬分之一的可能。
——萬一李毓禎還活著。
就等明日的消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