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單思何人(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13248 字 10個月前

“四郎入浩然道的事要保密。”

蕭涼一臉嚴肅的說道。

“浩然道和其他道不同,雖然沒甚武力,對士林的影響卻極大。四郎這個時候入道,尚不知皇室和各個世家做何反應,尤其逆天派那邊要防備,誰知道會不會生出什麼陰謀。為防萬一,四郎立即回賀州為妥。待族中商議後,再定行止。”

蕭琰點頭,“七曾叔祖說的是。四哥,咱們還是先回賀州吧。”

既知四哥是星命,蕭琰就挺擔心他的安全了。

她和李毓禎身負星命,均遭到反天啟派的刺殺。

慕容絕晉入宗師後氣機與天地交相感應,反天啟派可能就在那之後就測知到她的星命,沒準秦嶺追殺不是針對蕭琰一人,也是順道解決慕容絕,之後慕容家態度積極的讓她去烏古斯“尋母”,或許就有讓她避開國內刺殺的因素。當然這是蕭琰的推測,但估計與事實也差不離。

而四哥入道太突然,引起的天地交相感應沒法遮掩,誰知道反天啟派能不能據此測知四哥的星命?

總之,還是儘快回賀州為好。

蕭琰跟著又說道:“之前引起的動靜,也要遮掩一下——就說是我創招之故reads;。”

蕭涼看她一眼。

能引起天地氣機交相感應的“創招”那得是怎樣駭人?能創出這樣招式的人又是怎樣駭人?估計逆天派得知,更要誓殺十七了。

蕭琰向他傳一句:【債多了不愁。】

反正反天啟派都要殺她,多一樁又如何。

蕭涼心想是這個道理,便沒有反對,隻對蕭琮峻色道:“讓人守口,不得外傳。”

“如此,會不會對十七不利?”蕭琮神色遲疑。

蕭琰卻不容四哥反對,當下探身出平頂,喚了侍衛首領蕭承忠和軍官都尉上來。蕭琮無奈的看她一眼,然事已至此,已經不能反對,隻得對上來的蕭承忠和軍官都尉吩咐道:“適才十七女君頓悟創招,引起天地氣機湧動。傳令下去,此事務必守口,不得外傳一字,否則必嚴懲不怠!”說到後麵,聲色已峻。

二人齊齊心中一凜,恭敬應諾退下,心中均釋然:原來是十七女君是創招啊!……這得是多奇絕的招式竟能讓天地氣機生出反應?不過比起之前猜測十七女君在這裡晉階先天,兩人又覺得不那麼震撼了。分頭去傳令。

平頂上,蕭琮說道:“我入道的事,可遣親信侍衛通報府中。做事最怕半途而廢。巡視汛區,還得繼續。我既入道,更應該堅持始終,不能因為未知的風險就退縮。還請七曾叔祖體諒。阿琰的關心,哥哥心領。”

蕭涼微微皺眉。

蕭琮又誠懇說道:“雖然我沒看過浩然道的功法,但想必創立這門功法的先賢祖師不是為了長生,而是弘人間正道,必得知行合一,躬行踐履。但凡大道者,未嘗有不艱難的,臨難而退,便若逆水行舟而折,而且道念受損,大道也不可能前行。我既立道,心誌便要更加堅毅。”他看妹妹一眼,微笑說道,“若說危險,十七才是危險,何嘗不是勇銳前行?”

蕭琰嘴角抽了抽,四哥拿她來說事,還真沒法反駁。

她的道是道,四哥的道就不是道?

就算今次避了回去,難道四哥以後都不出賀州了?

蕭琰心說:就算四哥知道自己是星命,有被反天啟派刺殺的危險,也不會改變他的決定吧。

其實她怎會不了解自家四哥——雖然性情溫謙,但一旦拿了主意,便如堅剛不動。而她因為關心之故,卻想勉強四哥了。

她又想到浩然道的功法,隻修煉浩然之氣是沒用的,最重要的還是弘道,“以浩然心,持浩然道,知行合一”,道念才能穩固,否則道心不持,浩然氣就會逸體而出,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蕭琰心念電轉,便改了主意,點頭說道:“四哥說的是。這是你的道,無論多麼艱難,是你的選擇。”蕭琮露出笑容,他的妹妹,果然是最理解他的。“不過,四哥也要注意安全,以後不能讓侍衛離開你身邊左右。”蕭琮自是應下。

蕭涼嗬嗬一笑,也不再勸說。

心誌堅毅,不畏艱難,這才是蕭氏世子!

……

因明日一早還要趕路,大家都早早歇下了,隻有輪值的侍衛在平頂上下巡邏。

夜交四更,蕭涼仍在帳篷內調息。他為蕭琮打通全身經脈,耗費了不少真氣——因為胎體中毒之故,蕭琮全身經絡都被寒毒封閉,比起普通人的經脈堵塞疏通起來更耗力,縱然先天宗師的真氣磅礴如海,也耗了蕭涼將近三分之二的真氣……將儘天明時,才堪堪恢複reads;。

蕭琰一夜都在村外打淬體拳,恢複自己的神識。直到淩晨收拳,也隻恢複一分不到。隻能靠時間慢慢休養了。回到平頂上,見蕭涼已經起身,過去行了一禮,神識傳音道:【七曾叔祖,四哥入道時,我發現一件有關他的重要事——但不敢說出口,恐被那邊測知後,四哥有性命之憂。短期內那邊應該不知道,時間久了難說。四哥何時巡視完災區還未可知,請七曾叔祖知會夫子,最好再遣一位太上長老過來。】

蕭涼神色驚愕,跟著臉色便肅了。

那邊是哪邊?當然是反天啟派。

被那邊測知後,有性命之憂?

那是什麼?

聯係到蕭琮入道之事,蕭涼隱隱約約有了猜測,心裡頓喜頓憂,回複道:【我知。】

天明出村南行後,便尋機向蕭山傳了鷹訊。

……

七八日後,蕭琰就見到了自家夫子。

正是深夜繁星滿天的時候,蕭遲無聲無息出現在她帳篷內,伸手就摸了把她光滑的臉蛋,調笑道:【我們家小琰琰越來越嬌嫩了啊。】

蕭琰睜眼,十分無語,從睡袋中坐起來,臉上的表情很明顯——夫子您能正經點麼?

蕭遲很正經的表示——不能。

歲月長河似的眼睛波光粼粼,飛了一道秋波過去:【坐看美人不調戲,枉負風流。】

蕭琰哼哼:【花師叔和道陽子前輩就很正經。】至少沒有調戲我。

蕭遲一棱眉:【他們敢!】

“……”人家是有長輩樣,哪像您。

蕭遲一挑眉,就變得正經得不得了,仿佛深蘊了歲月的厚重,讓人禁不住俯首恭謹:【說吧,你四哥發生了什麼事?】

蕭琰想了想,右手伸出一根手指,豎立指了指頭頂:【夜空】。又指了指自己。

夜空中有什麼?有星。

她自己是什麼?是星命。

蕭遲神色漸漸肅然,顯然已經領會了她的意思:【你說的……當真?】

蕭琰點頭:【紫府中有感應。】

蕭遲眼眸邃深,光影的長河中似有波潮在翻湧,忽地她綻出笑容,就似踏波立在潮頭上,睥睨萬狀,修長白皙的手掌在她肩上一拍:【好樣的。】

又抬手在她臉上一摸,笑眯眯的:【好孩子。】——你真是我們蕭家的福星,得虧你突然回了賀州,得虧你及時在四郎身邊。否則,四郎能不能入道還是兩說……大唐有“星”而無“命”的星還少嗎?

曾經有多少驚才絕豔的星……可惜,都成不了星命。

【很好!很好!】

她一迭聲的道。

放在膝上的雙手都在微微顫抖,因有強大的克製力才讓她沒有大笑起來。

蕭家有兩個星命……兩個星命啊!

***

蕭遲的到來除了蕭涼和蕭琰外,沒有其他人知曉reads;。先天宗師有心隱藏形跡,先天以下沒可能發現。蕭琰沒告訴四哥,省得他多出負擔。

十幾天後,已經巡視到了焉支州最南的地域。

焉支山如一張巨大的弓,弓背向西,南北是弓端,白河下遊在焉支中部與孔雀河交彙,決潰後四散漫出,洪水激流一直撞到“南邊弓端”——焉支山的南脈——才被阻住,由此保住了焉支州南邊相鄰的且州沒有被大水波及。

整個南部都是洪災區,隻有建在高崗地帶的溫崗縣城和圖布市鎮得以幸免,孔雀河流域遭災的百姓都逃難到了溫崗縣城中,因為縣城有糧倉。

蕭琮在縣城停留了五日,一是察看賑災情況,二是察看縣衙官吏,三是接見當地大族,四是下令難民按村自助組織起來,準備返鄉事宜,並吩咐侍衛留意這個過程顯現出來的人才,以備後用,等等。將難民返鄉的章程確定後,蕭琮便率騎隊跨過孔雀河,進入河水東岸,再回馬北行。曆半個多月後,沿東河岸巡視又回到鄯善州內,開始巡視鄯善州下麵縣村的受災情況。曆時近一個月,才將所有地方走遍。

鄯善北部受災情況最嚴重,因為北部位於火魯盆地內,官民都住在地下的窯洞窯院,水災一發,白河水北岸水漫出往盆地倒灌,窯洞一下成了水洞,很多百姓向外逃生都來不及,留下的老弱獲救的極少,因為屋頂就是地麵淹在水裡,無處可停留。北地的百姓十之七八都死於水災。得幸北部有一道蜿蜒的丘陵,否則陵北的高昌州也要受災。

蕭琮巡視了鄯善南部才去的北部,因地勢低窪積水還未去,盆地內氣溫高沒到零下,河水沒有結冰,要劃皮筏子才能進入。不時見水中飄浮的屍體,老的少的年輕的,男的女的,都已經泡得浮腫,有的已經潰爛。因為不便安葬,由蕭涼和蕭琰出手,將屍體化成了灰燼,裝入灰盒中以待入土安葬。騎隊的沉默延續了一路。沒有軍官再去想“值不值得”,他們的心還沒有寒冬河麵那麼冷,也希望人間溫暖永遠存在,溫暖他們,溫暖他們的父母妻兒,也溫暖彆人和彆人的父母妻兒。就像世子說的,每個人都是一盞人間燈火,給出一點溫暖,人間才有溫暖和希望,才能讓人們在遭遇嚴冬時不會絕望。

蕭琮最後去的地方是災難的源頭——四位先天大戰的天山阿爾明雪峰。它矗立在鄯善州的中西部,是白河水的源頭。侍衛和軍官們都留在了山下,隻蕭涼、蕭琮、蕭琰三人上了雪峰,以及暗中相隨的蕭遲。

蕭琮由蕭涼帶著一路騰躍,沿途還可見那場大戰留下的痕跡:一座雪峰被夷成了山坪,一座雪崖被橫斬削斷,一處山坪裂開,成了積雪堆壘的雪穀,還有兩片針葉林成了深不見底的雪壑。立在雪峰頂上,俯瞰下去,昔日生機勃勃的綠洲一片瘡痍的黃色。

蕭琮溫潤的眉色如冰峰峻刻,遙望山下,久久不語。

蕭涼歎息一聲,他也是當日參戰的四位先天之一,和他聯手的另一位先天是天策書院的黃王李懷洲。

這場大戰是皇室、蕭氏、道門三方合作,針對龍虎山正一宗和茅山上清宗做出的伏殺計劃。正一宗和上清宗是李毓禎冊儲日刺殺的主要執行者,在道門上清宮叛出自立為上清教後,便加入了上清教,自稱“新道門”,與道門對立。無論皇室還是三清宮,都不會容忍這兩宗,蕭氏加入則是為了分割這兩宗的利益。

伏殺計劃先是道門的道真子和道湘子出手,在雲滇道的虎跳大峽穀伏擊每五年都會在此約戰的正一宗太上長老張浮風和上清宗太上長老勞之辨。兩人負傷被逐,不得不往西逃入安藏都護府的青唐大草原,被候在這邊的蕭涼與黃王以逸待勞聯手伏擊,最終將兩位先天滅殺在天山南麓的阿爾明雪峰——可河西也遭受了一場*洪災,真不知是得是失了。

蕭遲事後推測說,張浮風和勞之辨這兩位牛鼻子很可能是眼見劫數難逃,索性從青唐大草原逃到河西,存心給河西造成這場災難,順帶離間蕭氏與皇室的同盟。

蕭涼細想交戰過程,果真有這樣的可能,而他對黃王也不由生出懷疑——到底是不是有意放縱?無論黃王有沒有意,正合了堂姊說的,這個裂痕是被張、勞二人給造成了reads;。

蕭涼心中又一聲沉歎,對這些利益下的陰謀算計生出幾分疲憊——他向來是不擅長這些的。

不知立了多久,蕭琮沉沉說道:“回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