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單思何人(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13248 字 10個月前

見過了雪山上被先天宗師大戰破壞的瘡痍,他心中的道誌也愈發堅定。

世道必行,吾道不移。

……

一行人回返賀州,已經是十二月中了。賀州城內大街小巷都是臨近年節的氣氛,西部的洪災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對於賀州百姓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隻有官府和兼愛社沒有撤去的募捐點提醒著人們:西部二州今年隻能過一個淒涼年。

回來不久,蕭氏就召開了秘密的宗長會,地點在蕭山講武塔的山穀內,設有屏蔽感知的大陣。

參加會議的太上長老們都激動了。

星命?

星命!

他們蕭氏有了第二個星命?!

議事廳內響起了抑製不住的大笑聲。

天佑蕭氏啊!

一些太上長老甚至認為,西部二州的洪災換來蕭琮入道的契機,那是值得的。

當然,這個想法不會說出來。

蕭琮卻在會上敏銳的覺察到一些,這讓他心中完全沒有成為星命的喜悅,隻有沉重。

自家先天強者都如此,視弱者生命如螻蟻,是在棋盤上可以隨時犧牲的棋子,遑論其他世家?遑論皇室,宗門?

這條道比他想象中的更艱難。

……但是,終要走下去。

***

知道了星命,除了明裡暗裡的保護加強外,蕭琮的日子沒有什麼變化,該出行的還是正常出行。但要到明年開春後,他才會離開賀州,與父親一起往北境巡視。根據長安透露的消息,烏古斯汗國的“內部清理”已經結束,現在正在整軍備戰,估計明年四五月,就會向燕周進兵。河西道北境與燕周相鄰,是否參戰就是要考慮的事,無論戰與不戰,明年北境巡軍都勢在必行。

從西部回來後蕭琮就很忙,去都督府去軍營,晚上都在批閱公文,又與幕僚談議事情。另一廂蕭琰也不得閒,族中兄弟姐妹知道她回來後,一撥一撥過來敘舊;又被大長老揪著“履行長老義務”,在講武掌指點蕭氏子弟武業;至年節期間又是各種宴會聚會不斷,又時時被十四哥十九弟逮著切磋、喝酒聊軍事聊武道聊人生……總之蕭琰一直沒尋到機會與四哥說那樁“重要事”。

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後,蕭琤、蕭玳回了軍營,各家春宴也結束,蕭琰才有了閒,四哥也從各家族的宴席、官員的相請中脫了身。

十六這日,蕭琰一早去了承和院,和四哥約了明日下衙後去清寧院冰湖釣魚,他們兄妹倆清靜聚聚。

蕭琮笑著應下。

翌日,申時下衙後,蕭琮回承和院換了官服,穿了身天下樂暈錦的交領夾綿錦袍,外穿蓮青緞水貂皮對襟氅,隻帶了蕭承義一人,坐肩輿去了清寧院。

蕭琰已經在院門口迎接他,穿著一身淺緋色交領袍,外罩深緋色瑞錦白狐氅,看著就鮮豔明麗,更有一種生動的鮮活感reads;。蕭琮悅笑道:“阿琰穿緋色好看。”

“四哥也穿得好看。”蕭琰說,“這個天下樂的兆頭好。四哥穿的顏色也很清雅,顯得人風神清俊。”

蕭琮樂了,手指一虛點她,“甜言如蜜。”

蕭琰說道:“絕對是天然真蜜,不摻假。”

“哈哈哈!”蕭琮暢笑。

兄妹倆說笑著,沿圓石路往湖邊去。

湖水已經結冰,一片白亮亮的光。湖中央鑿了一個丈圓的冰窟窿,東西各放了一張鋪了細毛皮的圈椅,旁邊擱著水桶、釣竿、魚餌缸之物,兩三丈外置著烤架炭爐等。蕭琮樂笑道:“你倒簡單又便利,晚宴就地取材呀。”

蕭琰笑哈哈的,“四哥你不是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嗎?咱們今晚要足食,就隻能自己動手啦。”

這是蕭琮視察災情時對地方官和災民說的話。

蕭琮嗬嗬笑起來,“行,看誰釣得多——阿琰你不能作弊啊。”

“四哥你咋能這樣想我哩?我多麼實誠的一個人啊。”蕭琰毫不臉紅的誇自己。

蕭琮哈哈大笑。

兄妹倆隔著冰窟窿對坐,蕭承義和蕭季思分彆立在兩位主子身後,伺候魚餌。

釣魚除了技巧外就講個耐心,論技巧兄妹倆半斤八兩,論耐心——對於臥病二十年的蕭琮來說最不缺的就是耐心,蕭琰道心純淨寧靜,當然也耐得下性子。湖中的魚既多又肥,因為久無人垂釣,都養得鈍頭鈍腦的,聞見魚餌香味就往鉤上撞。不到一個時辰,兩人腳邊水桶就裝了五六條魚,都是冬季吃食的鯽魚。蕭琮擱了竿道:“天道好生,咱們也見好就收吧。”蕭琰道:“好。”兄妹倆又將桶中魚放回去,隻留了半尺長的一尾魚。

仆人將魚拿去剖了洗淨,將烤架架好,上了鐵叉子,就是兄妹倆烤的事了。

烤魚也要講耐心,隻要不急不躁,總不至於將魚烤得焦黑。兄妹倆烤出的魚還是不錯的,至少色、香是有了,至於味,那就是兩人自知了。終歸是自己烤的,滋味又不同。兄妹倆互相評論取笑對方的魚相,親口嘗驗自己的成果。往常用食都是奴婢服侍周全,魚刺都要細挑出來,這會卻是自己動手,頗覺意趣。

蕭琮感歎道:“有自己辛勞在內,縱然烤得不如何,也覺得格外美味。”

蕭琰隨口接道:“所以隻有農人才能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蕭琮沉眉吟了前一句:“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荒田變良田,耕戶雙手勞作獲得豐收,卻還是會餓死。

這就強權欺壓弱小的弊政啊。

蕭琰一見氣氛不對,趕緊扭轉,“哎呀,四哥,咱們今天不談時事。”

蕭琮轉臉笑起來,“對對,今天不感歎時事。”

兄妹倆漱口淨手,移步到湖邊的小竹樓。

蕭琰以前夏天的時候就喜歡睡在這裡,夜聽風吹樹林的簌簌聲。

樓上小廳已備了酒食小菜,擺在內置炭火保溫的石案上,地上鋪著厚厚的織毯,廳角置有一個炭鼎,北麵的一扇窗開著,有寒風吹進來,但並不冷reads;。以蕭琮淬體後的體質,脫了毛氅坐下也不畏這點冷風。

因才吃了烤魚,先用了一碗去燥的湯,這才邊用酒食邊說話。

酒是河西禦貢的祁連清酒,用薄壁透明的碧玉小杯盛了,酒液無色清澈透明,在杯內映出清新的碧澄色,入口酸甜爽冽,清而不涼,溫而不烈,又醇厚蘊藉著優雅,是蕭琮很喜歡的一種酒;案上備著的各樣小菜,也是蕭琮平日喜歡的。

他一眼溜過,就笑道:“妹妹這般周到體貼,可是禮下於人?”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蕭琮開著玩笑。

蕭琰卻挺認真的點頭,“也可以說‘有所求’。嗯,就是要討好阿兄的。”

蕭琮哈哈笑,灑脫的一揮手,“行,哥哥讓你討好。”

蕭琰笑著雙手端杯,“敬阿兄。”

兄妹倆飲了這杯。

蕭琰又執壺斟上。

她屏退了奴婢,小廳內隻有兄妹兩人,斟酒都是她親力親為。

說著閒話吃著小菜,酒過三巡,蕭琮抬眼笑道:“什麼重要事,說吧。”

他臉上笑著,心裡相當鄭重,能讓阿琰中斷武道行程突然返回河西,必定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

蕭琰說:“阿兄聽了,可不能發怒呀。”

蕭琮笑,“行,我不發怒。”

蕭琰眼睛看著兄長,聲音徐緩的說道:“阿兄,我從劍閣出來後,去了道門。”

“嗯,你說過。你是從道門回的河西。”

蕭琰又慢慢說道:“我去道門,一是感謝道真子大師救命之恩,二是因為大師伯的吩咐,去請教道陽子呂先生指點武道;三是去拜見三宮掌教,聆聽他們的教誨。”

蕭琮點頭,心想:最重要的緣故,應該是道門三位掌教和諸道君想見見你吧。

蕭琰又慢慢說道:“除這三樁外,還有一樁重要事。——就是去見……姊姊。”

蕭琮點頭,毫不意外,阿琰自少與清猗感情好,藥、史、文、樂等方麵的學問都相當於清猗教出來的,兩人不僅有著姊妹情分,還有師生情分——阿琰去道門當然應該看望清猗。

蕭琰緩慢說道:“阿兄,你曾對我說過,姊姊有暗中思慕的人。——獨繭抽絲。”

蕭琮眉角猝然一抽,嘴唇微微哆嗦——阿琰你不會是去當麵問清猗了吧?

蕭琰點頭——我就是去問了。

蕭琮嘴角抽搐,抬手扶額,心中有種要崩潰的感覺。

妹妹,你再摯誠,推心置腹,也不能當麵去問你沈姊姊“單思何人哉”!……哎喲,頭疼!

蕭琮歎一口氣,忽地一攏眉,不對……阿琰這前後話的意思……

他瞳孔一縮,看向妹妹。

蕭琰眼神沒有閃避,眸子清澈明亮,又帶著坦誠,說道:

“阿兄,姊姊思的是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