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藍,如純淨的寶石,一團團雲瀟灑飄蕩,一忽兒聚,一忽兒散。
她心想:天若有情天亦老。
因為無情,天才長春。
人若無情,便得自在了。
……
廊上傳來步聲。
傳召的內侍回來了,近前稟道:“殿下,武院士、鐘院士到了reads;。”
兩位院士是一起過來的,因為皇家術研院和帝國科研院就在同一個坊,一東一西占了整個求真坊,所以內侍一並傳召。兩位院士上前,大袖合攏一揖,行禮道:“參見殿下。”
李毓禎穿著玄地繡金的太子龍袍,頭上也是墨玉冠,看起來就很肅重,抬手做了個請起的姿勢,說道:“廊上敞闊、透氣,就在這說話罷。”
“是。”
三名宮侍搬了高座禪椅和兩張圈椅,分尊卑位擺了。
李毓禎道:“你們坐。我在屋裡坐久了,站一會,伸展伸展。”
“謝殿下。”兩位院士道了謝,便退後坐下了。
大唐對學者一向尊敬,尤其研究學者,皇帝一向很禮遇,兩位院士坐下就是坐得正正的,沒有淺坐了或是懸半邊屁股表示敬畏。
廊上內侍宮女和侍衛們都站得遠遠的。
李毓禎施了真氣屏障,直接說道:“請二位院士過來,是說燕周晶石礦的事。沈相公傳報回來:烏古斯不同意大唐開采任何晶石礦……”便將談判的情況簡要說了,“政事堂諸位相公的意見是:以礦換礦。――但拿什麼礦去換,這個要審慎。”
兩位院士一聽就明白了。
能量研究是皇家術研院和帝國科研院最重要的研究課目之一,大唐每次對外戰爭獲取的礦石資源,都有兩院的需求。燕周的礦藏資源,恐怕兩院比燕周人還清楚――最先進的礦山探測儀和礦石檢測儀就是兩院製造出來的,靖安司尉中就有專門的“黃金司尉”,即礦山探子。燕周的能量礦產中就有好幾種是兩院需要的高品位礦石,還有一種能量礦石的品位達到“特優品”,超過高品,這些礦石大唐雖然有相當豐富的儲量,但卻沒有上品位的,要用哪些礦石去換取這些礦石,兩院最有發言權。
鐘院士看了一眼武院士,沒有說話。
皇家術研院、帝國科研院、帝國技研院,常被統稱為“三研院”,但地位上是皇家術研院最高,不是因為它屬於皇家,而是在法則掌握和研究段位上都高於科研、技研二院,三院的院士在一起時,通常是以術研院為首。――鐘院士當然不會搶在武院士之前說話。
武院士已經七十有六了,頭發胡須皆白,精神卻仍然矍鑠,雙眼透黑有神。他主修符道,三十年前就是大符師的品階,雖然符修不像武修那般錘煉自身,生命力更強,但體內修得有元氣,自是比普通人健旺。他回話道:“正要向殿下稟報,兩院合作的煉煤轉換法陣又取得新突破――昨天剛出的實驗報告,能量轉化達到了純淨級。”他喜道,“殿下,我們能煉出煤晶石了。”
李毓禎眉毛一揚,“果真?”
煤晶石是冶煉後能夠完全燃燒的煤炭。
“完全燃燒”,就是指不釋放任何有毒氣體和廢氣,也不產生顆粒灰塵。
這對保持大氣的純淨性和元氣的濃度,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麼各國對煤炭的開采已經有一百多年,但煤炭至今沒有作為燃料在民間推廣?就是因為對元氣的“汙染”問題。
不論武道還是術道,修者都要靠大氣中的元氣修煉,如果元氣稀薄,修煉之道必定衰微。就如同遠古和上古,繁盛的修煉文明的毀滅,不僅僅是因為三族大戰讓修者紛紛隕落,更重要的是十幾萬年來無止境的修煉和三族對靈脈礦的毫無節製的開采,加上人族和妖族的大能越來越多,讓這個星球的靈氣承負達到了頂點,靈脈被掘儘,靈氣的消耗遠不及靈氣的修複,縱然人、妖、神三族的大戰不爆發,最多幾萬年後,這種建立在靈氣上的文明也會衰落、毀滅下去reads;。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於現在的修者們來說,保持這個世界的元氣濃度就是最重要的事。但是大地沒了靈脈生出靈氣,要保持世界的元氣能量,就隻能靠森林草木這些能夠生出微弱生命元氣的綠色植被來慢慢回複。所以各國一早都有了煤炭的開采和使用,來取代大量砍伐木材。
但使用一段時期後卻發現,原生煤炭雜質太多,無法完全燃燒,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顆粒灰塵,對元氣有極大汙染,而且對綠色植被和土壤都有損害。各國發現這個危害後,立即停用原煤燃料,努力研究應用煤炭冶煉淨化術,並嚴刑禁止民間開采冶煉和使用原煤作燃料,必須用官場冶煉出的潔淨煤。但這種煤的價格太高,普通的百姓根本無法承擔。
原煤淨化技術最先進的是大唐,但也不能做到完全淨化,提煉出的潔淨煤――大唐官冶場稱為焦炭,燃燒後沒有毒氣但還有少許廢氣,更主要還是成本高、價格貴。非但民間百姓用不起,就是中小作坊和工場都用不起,還得用木炭作燃料。朝廷隻能強製大工場使用,並對使用焦炭的工場給出一些優惠政策,譬如稅收優惠。但林木保護終究隻實現了一半,而且焦炭的使用也使產品的製造成本提高。
李毓禎冷靜了一下,問道:“煤晶石比焦炭的成本如何?”
完全純淨的煤晶石固然好,但如果成本降不下去,還是不能廣泛使用,取代木炭。
鐘院士作答道:“回殿下,提煉技術分兩部分,一是技術流程,二是法陣。科研院研究出了新的分離轉化技術,以技術流程分離出有害物質,再回收轉化一部分有害物質,隻有無法回收轉化的,才由法陣淨化。所以,新技術是增加了技術流程的部分,精簡了法陣部分,這樣維持法陣的能量就隻需原來的一成,用高溫煉爐燃燒產生的火能轉化,就能完全供應陣能。”
以前淨化煤的成本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維持法陣需要龐大的能量。這對各國都是肉痛的。所以,各國的術法師都在研究如何將水能、火能轉化為陣能,但這有地利限製,而且大型的能量轉換陣也是一個很耗能的工程。所以,淨化成本才居高不下。
而科研院的新技術取代了大半法陣的功能,隻餘最後部分法陣收尾,這就大大節約了能量,成本自然大幅削下去了。
李毓禎點了點頭,寒涼的眸顯出幾分溫度,負袖走了幾步,猛地回身,玄色的龍袍劃過一道利落的弧度,音色薄涼卻有力,說道:“好,這要給你們記大功!”
兩位院士拱手一笑。
李毓禎又吩咐:“科研院要整理出數據,詳實分析改進後的成本降低額,七天之內呈報告上來。你們兩院要立即組成技改組,下到各個煤焦化冶煉場,改造應用新的冶煉裝置――你們下去協商,寫個實話方案上來。”
“諾。”兩位院士拱手應道。
李毓禎望天笑了笑,說道:“這個成果來得正合其時呀。”
和烏古斯的談判正好需要這份成果。
如此,大唐就不需要付出礦石了。
――凡有價值的礦石,大唐一點都不想流出。
李毓禎深黑淡漠的眸子映著湛藍的天光,宛若深穀靜潭,“烏古斯和燕周,真是占了好地方啊。”
這句話若被不懂的人聽了,必定要心裡嗤笑――烏古斯和燕周那種地方,除了叢林草原就是荒漠冰原,一年十二個月,有七八個月都是冬天,算什麼好地方了?
武院士和鐘院士卻是心有戚戚焉的點頭,那地方是好地方啊,礦產種類和總儲量比不得大唐地大物博,但儘出高品位礦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