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真是有活力啊。
或許也是表達感情的方式?
薩·霍林淺褐色的眼眸動了動,忽然覺得可以放心了,他們原本都擔心,千山絕情道大成,會跟冰坨子一樣沒有什麼喜怒哀樂,如今看來,感情雖然淡漠,還是有的。絕情道,不是無情。蕭悅之的有情道,看來對她也還是產生了影響。
……這樣其實不錯。
***
神山的歲月是平靜的。
當蕭琰、慕容絕在神山中的小木屋平靜養傷時,燕周西北的戰事經曆了一個詭異的轉變。
唐烏兩軍的攻勢一開始就很猛,先鋒部隊正是雙方駐守燕周都城的軍隊。
這兩支軍隊都積壓了火氣,急需發泄,畢竟做戲屬於上層謀略,下層士兵是不知道的,對於對方在“友誼比賽”中使用的卑鄙手段深感不恥和憤怒,當己方同袍因為這些卑鄙手段重傷甚至有死亡時,這種憤怒就差點爆發出來;雖然軍中調查說,這是燕周殘餘勢力、歐羅頓大食這些敵國奸細使的陰謀,但沒抓到人,隻憑說是不能息怒的,還有士兵懷疑是不是上層掩蓋了真相,為了同盟的大局。當駐軍這種憤慨情緒到了一個危險的爆發點時,上麵突然下了命令,將城內駐軍調防,明麵上說是調到城外後方,但暗地裡卻是作為攻打燕周西北的先鋒軍,秘密調往前線。
兩支軍隊壓抑已久的怒火便全部傾瀉到了戰場上,寒冬臘月的突襲,卻打出了烈火般暴烈的攻勢,燕周軍駐守在庫魯河—呼格山防線以東的前哨立即被撕裂。兩國先鋒軍如尖刀般迅速插入,將庫呼防線撕開兩條口子。
唐軍與烏古斯軍的主力部隊立即跟上,將這兩條口子撕得更寬……
十二月燕周西北的氣候已經嚴寒到吐唾成冰,嗬氣成霜,但這沒有影響戰爭的激烈程度。
烏古斯士兵和燕周西北鎮戍軍常年都是處在冰天雪地或寒冷氣候中,即使在隆冬季節作戰也能夠適應,隻是軍隊機動方麵不比夏季作戰利索——當然這是戰爭各方軍隊都要麵臨的問題。
唐軍這邊,東路軍是安北軍,西路軍是河西軍,都是常年經曆冬月的寒冷訓練,隻不過燕周西北更冷一些,但軍隊被靴衣帽手套這些防寒裝備都跟得上,雖然耐寒度比烏古斯兵和燕周西北軍差了一些,但耐寒不夠裝備補,冬季作戰也不存在劣勢。中路軍是中央軍,龍武右軍、虎賁右軍,待遇和地位都高於鎮戍軍,但訓練嚴苛也同樣高於鎮戍軍,是屬於全天候作戰軍隊,每年冬夏季節都要進行“寒暑極地作戰訓練”,冬季就是到安北、安東都護府的雪原、雪林、冰河訓練,前兩年又加入安藏都護府的雪山、高原作戰訓練,隆冬作戰適應性比起北地鎮戍軍絲毫不差,稱“中央軍”不是高待遇養出來,而是實打實練出來、打出來的。
所以三方的戰爭就好比極地冰原的猛獸之戰,雖然軍隊機動和騎兵衝鋒、步兵近戰受到深雪和冰麵的影響,但戰爭場麵反而因為惡劣氣候和地理條件顯然更加殘酷reads;。
由於歐羅頓軍和燕周西北軍都沒有料到唐烏聯軍會在這個季節進攻,相對的心理上有所放鬆,被打了個猝不及防,加上唐烏兩軍氣勢如虹,開戰就凶猛,半天之內,燕周軍辛苦構建的庫魯河—呼格山防線就全線崩潰。
唐烏聯軍繼續突進,激烈殘酷的戰鬥後,庫魯河—呼格山防線的後衛,六座連成一線的堡壘被拔掉,燕周軍構建的第二道防線全部攻破。
燕周“新帝”宇文健接到前方戰報後,一向剛毅的臉龐也是神色一變,立即遣侍從官請入歐羅頓駐軍統帥帕維夫侯爵,商討聯軍對敵。
“……噢,全能的主!”帕維夫侯爵聽完戰報,驚瞪了片刻,摔了手套,“我得立即稟報我國皇帝陛下!全能的主啊!這兩個瘋子!”兩個瘋子當然指的是大唐和烏古斯的皇帝,不,大唐是那位監國太子!“……噢!全能的主啊!”這位金發、深藍眼睛的統帥情緒激昂的叫了一聲,一邊在胸前劃著十字,一邊說著,“這兩個可怕的女人!主說,女人瘋狂起來不可理喻!噢,我的主啊……”
宇文健眉頭微跳,這些歐羅頓人,就是這樣,動作誇張,言語誇張,一句話裡有七八句修辭,能不能說點實際的?好在這位很有軍事膽略和才能的前信王殿下曾經飽受燕周皇帝的猜忌而有了相當的隱忍,在忍耐這位統帥長達十多分鐘的“抒情”之後,終於落到了正題上,
“侯爵閣下,我國需要貴國法師團的幫助。”
宇文健皺著濃眉,憂心忡忡的說道。
“之前的戰爭中,唐軍就使用了能射出爆炸彈和巨大鐵彈的弩炮,如今再次出現在戰場上。根據前線遞回的戰報描述,恐怕我軍城池並不能抵禦這些實心鐵彈的攻擊。雖然冬季寒冷會讓城牆更堅固,但若這些鐵彈連續投射到城門上,恐怕城門就要破了。”當然他並不知道唐軍的火炮精度還沒有這麼高,沒法遠距離精確定位城門實現連續的定位炮擊。
宇文健也是做了最壞的估測,對著歐羅頓統帥當然要將唐軍新式武器誇得越厲害越好,不然怎麼請他們的法師團支援?
宇文健的麾下也有薩滿巫師,但燕周的薩巫是體巫一係,肉.體強橫勝過鋼鐵,徒手就能拆了城堡,但不會那些遠距離攻擊的法術,他對烏古斯術巫那一係就是羨慕嫉妒恨了——當初薩滿教分裂時怎麼就不是術巫一係到燕周呢?
他沉肅著臉龐說道:“如果這些爆炸彈拋射到城頭,對守城士兵的殺傷力將遠遠大於石彈,這樣,敵軍在城外,就能對我軍守城士兵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我們選擇出城作戰,在野外也將麵臨這種爆炸彈的打擊,震波和碎片的殺傷範圍,比起遠程弩.箭傷害更大。”
“皇帝陛下,您分析得很有道理。”
帕維夫侯爵摸著連嘴唇都掩蓋了的大胡子,思考一陣後說道:“我回去後將立即與聖殿法師團的呂埃爾大主教商議,請他們給予貴國前線支援。”
帕維夫麾下軍隊中就有宮廷法師團,但他卻將宇文健的請求推給了神聖教廷的法師團。
宇文健當然知道他是什麼心思,無非是保存帝國.軍實力,消耗教廷的實力,歐羅頓帝國內的皇權和教權之爭,雖然沒有鬥到明麵上,但哪個國家不知道呢?
宇文健對於同盟軍中還存在著內部矛盾,心中是憂慮的,但他臉上絲毫沒有顯露,隻有誠懇的表情,以及更誠摯的聲音,“感謝貴國的大力支持。大唐帝國和烏古斯汗國如虎如狼,野心不儘,我們兩國隻有和衷共濟,才能共禦強敵,維護我們的領土臣民。”言下之意,燕周最後的領土若失,下一個就是你們歐羅頓了。
“噢,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國的同盟誠意是十足的!”帕維夫侯爵立即保證道。
他們的法師團肯定要出動,但作戰地點必須認真斟酌,畢竟法師數量有限,這麼多戰場,不可能每個戰場都投入reads;。
當天下午,宇文健的樞密院、帕維夫的參謀團、教廷聖殿軍團正副軍團長和法師團呂埃爾大主教一起坐在“行宮”的議政廳召開兩國一廷聯合軍事會議,共同商討作戰事宜。
會上三方少不了算計,但共同威脅在前,最終達成妥協,簽訂了作戰協議,以庫魯河以西為北線,呼格山以西為南線,北線對陣烏古斯軍隊,南線則與唐軍作戰。
毫無疑問唐軍最強,燕歐聯軍中戰力最強的是聖殿軍團——有狂熱的聖殿騎士又擁有神聖法師團——但在作戰分配上,聖殿軍團卻被分配到北線,聯合燕周軍,與烏古斯軍隊作戰。
然而這在戰術上卻是合理的,因為烏古斯軍中多薩滿術師,而唐軍中術師較少,武師較多,所以法師力量雄厚的聖殿軍團放在北線最合適。
南線投放的兵員則最多,帕維夫麾下三個軍團共七萬五千人,宇文健親自統領五個燕周軍團計二十二萬騎步兵,統共約三十萬作戰兵員,與唐軍對戰。
而在選擇抵禦唐烏聯軍的戰略地點上卻“沒有最合適的,隻能選其次”。
燕周西北三州本就是邊州,最堅固的堡壘防線是在三州的邊境,三大軍鎮防線——西邊二鎮防禦歐羅頓;北邊一鎮防禦烏古斯的格索爾大公領,也就是有著“鐵血蒼鷹”之稱的前格索爾大公、現烏古斯皇帝寔樓丘的領地。但令人無奈的是,如今敵人已經變成了從東麵攻來的唐烏軍隊,最堅固的三大軍鎮防線就成了背後的烏龜殼,沒了作用。
宇文健隻能將防線核心構建在三大州的首郡城,原本就是作為軍事城池修建,城內水源充足,軍事設施齊全,城牆高大堅固,休戰的這半年又進行了加固,並在城外修建了三大營,互為犄角。
三州中,庫蘇州位於泰魯、圖哈二州之間,又處在最西邊的位置,是三州中的最邊州,現在敵從東麵來,就成了“最內州”了,宇文健權衡後,將“行在”設在庫蘇州的首郡朝格特郡城,新王朝的中心當然就是朝格特郡。
但是,據守城池被動防禦並不是上策,尤其在敵方有攻城利器的情況下。而且,守,隻會讓自己越來越弱。隻有不斷削弱敵人,戰爭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宇文健是一位有膽略的軍事統帥,提倡“進攻就是防守”,這種攻勢性的性格也是他深受燕周皇帝猜忌的原因之一。
他自己成為皇帝後,軍事上仍然看重進攻多過於防守,在作戰會議上並不傾向於守城,而是提出利用燕周軍熟悉地形的優勢,以三個首郡城為據點,在遊殲戰中殲滅唐烏聯軍的有生力量。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正確的戰略,證明了宇文健的軍事眼光和長遠謀略。
從軍事來講,西北三州地廣人稀,即使幾十萬軍隊打起遊襲戰也有廣闊的空間施展,這是條件。其二唐軍很強,烏古斯軍也很強,這兩個強強聯手,實力如何燕周大半江山淪落就是讓人淒歎的鐵證,雖然有歐羅頓和教廷的十五萬軍隊,宇文健也沒有十足信心能在正麵戰場打敗唐烏聯軍。宇文健一直在思考戰略戰術的問題,而唐軍的新式武器,給了他靈感。
唐軍的新式“弩炮”,宇文健沒有見到實物,但根據射程也能推斷,那樣的弩炮必定是笨重難以移動的,加上西北地麵深雪覆蓋,馬車也難行,即使以重挽馬拉雪橇運送,機動速度也快不了,這就為燕歐聯軍的遊殲戰提供了便利。遊殲,就是打速度,在高速運動戰中分割敵人,然後聚殲敵人。加上燕周軍熟悉地勢,對於遊襲更多了一分優勢。
現實一點從經濟來講,唐烏聯軍已經占據燕周大部分國土,富庶區和產糧區在東部和南部,軍械兵工製造是在直隸州,唐烏聯軍打持久戰也有資源供應。而宇文健占據的西北三州不富,糧食隻夠自給自足,兵械打完後還得靠歐羅頓支援,怎麼打持久戰下去?而遊殲戰能在運動中快速的殲滅敵人,還能有效保存自己。
再者,戰爭打得越久,唐烏聯軍對地形就會越來越熟悉,而燕周軍在熟悉地理方麵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小reads;。這相當於致勝因素又被移走了一個。
宇文健隻剖析了軍事方麵的原因。
歐羅頓軍團和聖殿軍團對這個戰略都不反對,他們也傾向於野戰——配備有法師的軍團,野戰比守城更犀利,法師就是最有機動性的大威力弩炮,守城反而是束縛了。
戰略一定,三方軍隊立即調撥,北上南下。
宇文健也沒坐守他的臨時帝都,率領軍團東去,覷機遊襲從中路西進的唐軍。
***
宇文健的戰略定得很好,但唐烏聯軍這邊卻發生了詭異的轉變。
兩軍初以“閃電戰”雷霆霹靂般的拿下庫魯河—呼格山防線以西的六座堡壘後,竟然就停頓下來了,休整了兩天後,才開始拔營西進,行軍速度也不再快,保持著中等的速度。
當帕維夫侯爵率領的南路援軍抵達泰魯州首郡城下,聖殿軍團的軍團長費爾德為帥的北路援軍抵達圖哈州首郡城下時,唐烏聯軍竟然還在這兩個大州的邊上緩進著。
宇文健三位統帥接到斥候的報告後,都愣神了——難道唐烏聯軍拋棄了攻打燕周以來的閃電戰“優良傳統”,改變為徐圖緩進的戰術了?
這麼突然轉變,簡直像閃電劈中他們的腦子!
是真的改變戰術,還是另有陰謀?
……
唐烏聯軍是真的改變了戰術。
每天行軍隻行四十裡,天光大亮才拔營,天光將暮就宿營,因為行進速度不快,大軍隊形嚴整,各營分布有序,輜重炮營也完全沒可能拖後。——燕歐聯軍想打突襲沒處下口,無論從哪一段打都是嚴整的正麵作戰。這就是打硬仗了,跟他們襲擾疲再猛而殲之的遊擊戰術不符啊。
燕歐聯軍隻好尋找有可能設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