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第四〇五章 一首舉世皆知的歌(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11837 字 10個月前

夜騎四個錐陣在戰場上縱橫,真個銳氣貫長虹,氣吞萬裡如虎:馬槊之下,無一合之敵,如果有,那就再擊兩槊衝陣弩手的箭也更加精準,箭箭都是射向馬眼同時有騎槍手的槍彈射向騎士的眼睛,讓騎士無法顧馬兩兩配合,箭箭俱中。失去戰馬的騎士越來越多。

不懂軍陣的宗師也能看出,大勢已定。

心中有各種猜測

那位年輕人究竟使了什麼手段?

戰鼓聲旋律一變,少了高亢,卻更加沉渾,動人。

這一段鼓聲渾厚莊重,又蘊藉著深情,仿佛崇敬和追思,又蒼虯如青龍,在心靈的高空盤桓。

這是每一位唐軍將士都熟悉的“陛下和我們同在”。

是大唐軍中的升旗歌!

也是安西夜騎最喜歡的戰歌,唱著這首歌,即使戰鬥是走向死亡,也讓他們覺得黑暗中還有點點星光,因為陛下一定是寬宏廣博的,就算他們是罪兵,也可以同樣沐浴在陛下的星辰聖輝之下。

夜騎兵不由跟著戰鼓聲唱了起來,就像他們一次次唱過的那樣。歌詞早已經刻入他們心中。

豈曰無衣,與子同甲。

光兮華兮,聖輝耀我戰士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光兮華兮,聖輝照我戰士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纓。

光兮華兮,聖輝照我戰士纓!

沉渾蒼茫的歌聲響在戰場上。

弗利亞先是一怔,跟著目光就有些恍然,點頭道:“原來如此。”

“這是高武之歌!”阿爾曼德也有些恍然,跟著說了句“原來如此”。

這首戰歌廣泛傳揚於世界,關於它的傳說已經被神化。

據說,這是華夏族流傳千年的古老軍歌,曾經是華夏第一個強大的帝國大秦帝國的軍歌,有著神奇的力量。據說高武大帝生前親筆改編,定為唐軍的旗歌。唐軍軍營每日升旗、每逢戰前升旗,都要高唱此歌,據說唐軍上下都深信,這首戰歌會保佑他們戰無不勝。

而關於它最神奇的傳說,是一百九十年前,烏加爾山南麓,落日原那一戰。

那是高武大帝駕崩,歐羅頓帝國和大食帝國聯合出兵攻唐,認為這是大好良機唐軍上下最崇拜的皇帝逝去,軍中信仰倒塌,士氣必定傾頹。兩國六十萬聯軍越過烏加爾山,發出戰帖約安西軍會戰於落日原。

然而這兩國都不知道,高武大帝在自己駕崩之前,已經預料到這一戰,提前做了安排,十萬神策軍此時就在安西軍中。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軍中,唐軍軍營悲聲大放,據說慟哭聲讓六月的驕陽都退卻,大晴天裡烏雲湧集,籠罩在唐軍軍營上空三日不散。

開戰那日,唐軍主帥捧著一隻浮雕九龍紋邊棱嵌金的白玉寶籙盒,策馬在軍陣中馳騁,每馳一陣,白玉盒高舉過頭頂,大吼一聲:“陛下和我們同在!”

三十萬唐軍頭縛白麻帶,軍陣中的將士高高舉起兵器,齊聲大吼:“陛下和我們同在!”

戰鼓聲隆隆擂響!聲音沉厚,蒼茫!

“豈曰無衣”

三十萬軍隊同聲唱起戰歌,聲音將烏加爾高山峰巔的積雪都震落下來悲痛而戰!憤怒而戰!奮勇而戰!從將軍到士卒,人人不惜命,瘋狂得令人心驚膽戰!

那一戰打得大食和歐羅頓將士心膽俱裂,六十萬聯軍全滅!

僅幾千殘兵逃了出去,連法導師都大部戰死,隻逃出了兩位!

那一戰,成為“哀兵必勝”的經典!

那一戰,也打得大食、歐羅頓兩大帝國十年不敢舉兵再攻,包括遵循古夏禮“國喪不興兵”的燕周帝國和烏古斯汗國十年未敢興兵邊境唯恐唐軍軍營中盛傳深信的“高武聖魂猶在”還激勵著唐軍作戰:經過落日原戰役,沒有誰敢惹瘋狂起來的唐軍!

而這首“與子同袍”的旗歌,被高武大帝之女、繼位的世宗皇帝下詔更名為:“聖魂戰歌”,據說唐軍更喜歡稱它“陛下和我們同在”這其中因由似乎可以從高武大帝生前委任的羅馬後裔宮廷書記官朱利亞諾安東尼奧著作的高武大帝一書中的這一段內容探知:

“陛下遺詔聖體火化,聖人的骨灰分送到了各都護府軍營和各英魂碑廣場,陛下吩咐,將自己的骨灰葬到大唐將士奮戰英烈的戰場,葬到英魂碑下,遺詔說:朕和你們同在。這句話是陛下生前巡軍時說過的,禦駕英魂碑奠基時也說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陛下對軍中將士的激勵。但是,我們誰都沒有想到:陛下會以這種方式,實現自己的諾言。陛下從來都是這樣,她不隻是說出,還會做到:從未失信於她的臣民,從未失信於她的軍隊”

這首戰歌實在太出名,有過它的太多傳說。

唐軍也不是每戰必勝,也打過很多艱難的仗,據說每逢此時,戰場上就會敲起戰鼓,唱起這首戰歌,已經疲憊的唐軍就如同被施加了激發士氣的法術,往往實現大逆轉,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首戰歌也讓高武大帝永遠活在她的軍隊中,成為他們的靈魂信仰。

勒布雷和奧特洛也隨之恍然,跟了一句:“原來如此。”

戰歌最初就是人族激發自己的士氣而生,後來發展成為音道,雖然沒有音道天賦的人不能修習,但不妨礙他們唱歌激勵自己。

當戰場上所有的唐軍士兵都唱著這首戰歌,就形成了一種奮發的氣場當所有的士兵都相信唱著這首戰歌必然勝利,就又形成了一種氣場:按軍事家的說法,叫勢,按法師的說法,叫風向。前一種氣場激發提升士兵的戰鬥力,後一種氣場則聚風向形成氣運。有戰鬥力提升,又有氣運加身,怎麼不打勝仗?至少勝率會增加幾分。

所有觀戰的宗師聽到夜騎的歌聲都恍然了。

都能聽懂唐語,沒有人不知道這首歌。

天園執事和紅衣大主教的臉色都變成鐵青色。

這首戰歌給了他們太多不美好的記憶。

一位紅衣大主教冷聲諷刺,“幽靈不散。”

但這些人也在驚訝、疑惑

很明顯,安西軍唱出這首歌之前戰鬥力已有大幅提升,應該是那位年輕人以神識奏響了這首歌。

但這又更令人疑惑了

難道這位年輕人不止有武道天賦,還有音道天賦?

星命者真是天道的寵兒?

弗利亞看了一眼阿爾曼德,這位掌管奧術師公會情報的執事長老也是半驚半疑,微微搖首說道:“公會沒有這方麵的情報。”

難道是這位年輕人隱藏的底牌?

這也不奇怪,沒有哪位宗師會全部顯露自己的實力。

但若真是這樣,這個年輕人也太可怖了。

她有什麼是不會的?

蕭琰當然沒有音道天賦。

她對尉遲毫的戰鼓聲隻能複製旋律和節奏,但道意隻可揣摩,沒可能複製。蕭琰將神魂意誌分成了兩半,一半冷靜如雪山,精密如機器一半澎湃、激昂,充溢感情:阿娘說過,樂以情真動人,非以技深為最。她奏響的戰鼓隻得尉遲毫道意的三四分,但她有一個優勢是以神識奏響在夜騎的心靈深處,直接震蕩他們的靈魂和潛意識,這就彌補了道意的不足。

但音道宗師也不敢像蕭琰這麼做,一則對神識消耗太大,二則必須對戰鼓道意掌控精細,否則激發潛能太大,士兵戰後就成了廢人。

蕭琰是在自己的虛空世界天光內鑒,這就是她的領域,才能做到神識針對每一位夜騎的修為,分彆掌控激發潛能的大小。但這樣的天光內鑒,其他宗師也是做不到的。

戰鬥到這個形勢很明顯,勝負已定。

但北麵沒有敲退兵鼓,顯然沒有認負收兵的打算。

相反,柯森大主教以神識給騎士團下達了戰鬥到底的命令。

要以騎士的生命為代價,消耗蕭琰更多的神識。

眾人便見青銅軍團的騎士完全不顧及夜騎對自己的攻擊,拚死也要砍夜騎一斧的瘋狂,讓人既心驚教廷對騎士的心靈控製,也忍不住嘖然暗哂。

勒布雷就嘖嘖連聲的譏諷道:“這是要戰到最後一人,不,最後一匹馬都不能站著。果然是光榮的騎士團,為了神要全部榮光。”

為神戰死,是我們至高無上的榮光。

這是騎士團的誓言。

弗利亞沉重的聲音道:“從幾歲到十幾歲起,每日都有教士洗腦頌讀對神的忠誠,為教廷獻出生命是榮光,十幾年下來早就根植於靈魂了。這麼多年來,教廷有幾個騎士背叛的?也不敢背叛。”

勒布雷聳聳肩,“我就不信一個有腦子的都沒有。”

“或許會有。”弗利亞摸著淡黃色的絡腮胡說道。

紅衫軍果然對騎士團有策反活動。

勒布雷和阿爾曼德心裡同時道。

果然,奧術師公會有策反教廷教士的活動。

弗利亞和奧特洛心裡也同時想道。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下麵的小夥伴麼麼噠:

格格巫扔了1個地雷

扔了1個地雷

慷慷扔了1個地雷

人生三次方扔了1個地雷

莫伊扔了1個地雷

404扔了1個地雷

夏夏人扔了1個地雷

黑糖薑茶扔了1個地雷

小扔了1個地雷 166閱讀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