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第四百二十章 有根(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8474 字 10個月前

蕭橋聽得神往,不由問道:“那晶石的價格一定很低?”

不然怎能讓民眾日用?

蕭琰回想玉簡中的記載,仔細比較過後說道:“大約跟咱們大唐的糧價差不多,是民生必需品。那時的靈石礦豐富,而靈石礦不會全然是靈石,會有很多伴生礦石,雖然不蘊含靈氣,但也是次能量礦石,巫族看不上視為劣等礦石,但裡麵的能量卻可以讓普通人族使用,經過簡單的冶煉加工,就成了能量晶石。這種伴生礦石比靈石礦本身的儲量還多,因與靈石伴生,雜質極少,冶煉提純不會複雜,簡單的提純陣法刻入煉爐即可,造價不高;何況巫族也不會讓晶石價高,影響人族基礎的發展,價格也就成米糧價了。”

蕭橋唉一聲。

蕭琰也有歎意,接著說道:“像煤、猛火油(石油)這些礦物,都是經億萬年才形成,遠古的時候,巫族難道會沒有發現?隻是不蘊藏靈氣,雜質多、能量密度又低,遠不如晶石礦,巫族不入眼,普通人族也看不上。”

今日人間,卻是需要這種“不入眼”的能量推動前進。

蕭橋又唉一聲,“現在不是遠古了。遠古才是地大物博,現在……唉,咱們大唐是地大,跨洲跨洋,但物博,這比不上,真沒法比。”

說話間馬車已經抵達了內外區分界的環形道。對麵,人流車流顯然比這邊多,騎馬的年輕人也有。兩人遂下了馬車,換乘隨從的馬,馬上視野更開闊。留下馬車和兩名隨從候在這邊,隻帶了一名隨從過街。

騎馬越過寬道時,蕭橋說道:“你說的是這個道理。”

蕭琰說的是人不負大地,大地才會厚載人。

蕭橋歎氣道:“但現在不是遠古了。咱們沒有大米價的晶石,也沒有隨處可用的法陣、符陣。天地不厚載我們了,沒有這麼多靈氣給我們任意取用。”

他抬起手臂,短促有力的揮了一下,“像你說的,總有個取舍。大地的生命怎麼說也還有個幾十億年吧,就算被咱們折騰了,隻要不是雲端摧山倒海的力量,怎麼說也能折騰個幾億年,不說幾億年,隻要給咱們人間一萬年,不,隻要一千年,高速的、跨越式邁進,人間的力量足以強大到破天,整個人間跨出星河,億萬星辰中,必能尋到另一個大地。再者,”他又說道,“當技術跨越到我們有能力回養大地了,我們再彌補,也能改善一部分。”

蕭橋的取舍,是取人族的高速發展,舍大地的長續。

蕭琰沉默了一會,“你說的是一種路途。”

如果沒有雲端的存在,沒有宗門,沒有道統,世間人沒有修行的期望,或許,不,是一定,人間會走這條道。畢竟,有人間利益驅動。

“但是,”蕭琰說道,“這不合我的道。”

人間講,生養之恩,必報。

蕭琰不會背棄自己的母親。

大地養育人族,人族何能背棄。

這在常人看來是沒法比的事,敬奉母親,跟敬養大地,怎麼一樣呢?固然人們常說地為母,但隻是個比喻。但是在蕭琰心裡,這是一個道理。

她仰眸望向天空,神情聲音誠摯,“我想,高宗皇帝的道,一定不是這條道。”

“和合的道是什麼?一個和,一個合。”

……

蕭橋沉默。

這是立場,取舍。

是站在人族的立場。

還是站在人族和大地的立場。

……

“其實不必這麼極端——”

蕭琰看著陽光又一笑,眸光也如陽光鑠亮,“和者築善,不是你死我活。合者共生,不是唯我獨利。這是和合。

“阿橋,我們如今走的這條道就很好,不以自然而棄人族之發展,也不以人族之利而竭自然。儘管人間還有很多不如意,但,這是和合共生的道。隻是我們還做得不夠好。厚德載物,隻要人在,大地在,總是承載著向前的。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人與大地的和合。無論雲端還是雲下,我們生在同一個大地,根是相同的。大地是我們的根。我們修行者的規則,來自於天,也來自於地。行道,就不可棄地。

“阿橋,人有家園,心中才有牽係,才有根。蕭氏是我們的家,無論我們在哪裡,我們都是蘭陵蕭氏。大唐帝國是我們的家,無論我們在哪裡,我們都是最可驕傲的唐人。我們足下的大地是我們的家,無論以後到了多高的天空,多廣闊的星河,大地仍是我們的靈魂根係所在。有根,我們才不會虛浮。”

※※※※※※※※※※※※※※※※※※※※

今天周末,早點更。然後出去曬太陽,補充陽氣~~~哈哈~

感謝:

虎口脫險扔了1個地雷

選擇扔了1個地雷

選擇扔了1個地雷

echo啤酒扔了1個火箭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