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後,剩下的叛軍騎兵雖然衝下了兩座高地。
但隨著韓信的到來,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化為了烏有,被黑甲衛射殺殆儘。
趙昊走出嬴政馬車,瞥了眼地上的項羽,已經沒有多大的情緒起伏了,隻對王陵擺手示意道:
“派人送到烏江邊安葬吧!”
烏江?
為什麼要送去烏江?
王陵有些不解的看著趙昊。
但趙昊沒有跟他解釋的意思,直接爬上戰馬,朝韓信那邊奔去。
經過項羽這件事,他能明顯的感覺到,六國依舊沒有真正歸心於秦國。
死了一個項羽,這天下或許會出現很多跟項羽一樣的人。
他們背負國仇家恨,誓必覆滅秦國。
他們心中有自己的國家,而非秦國。
所以,對趙昊來說,統一思想並非是口頭說說而已,他必須要落到實處。
作為一名穿越者,趙昊非常清楚,統一思想的重要性。
這不僅是文化知識的統一,而是關乎一個國家意誌,民族意識的統一。
隻要將六國的下一代,包括老秦人在內的所有人,思想統一起來,才能讓他們潛移默化的認識到,六國隻是華夏民族分裂出來的國家,大秦才是完整,且統一的國家。
同時,還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秦才是華夏正統。
大秦的子民亦是炎黃子孫,同一個民族,同是一家人。
當一個國家的子民認識到這些的時候,這個國家才會強大,這個民族才會興盛。
相反,如果這個國家的子民對自己的國家沒有認同感,甚至沒有歸屬感,那麼,這個國家將陷入險境。
趙昊自然不想秦國陷入險境,所以他必須要改變現狀。
“公子!”
韓信見趙昊策馬而來,當即朝他迎了上去。
趙昊微微頷首,平靜道:“情況如何?”
“激烈反抗的叛軍,都被射殺殆儘,剩下的也成了俘虜,聽候公子安排。”
“嗯,知道了。”
趙昊點頭,舉目眺望四周,沒有發現嬴成蟜的身影,不由有些失望,擺手道:“俘虜都送去修帝陵吧....”
“諾。”
韓信應諾一聲,忽又想起什麼似的,朝趙昊道:“公子等會兒要回鹹陽嗎?我親自護送公子!”
“不用了,你命人打掃好戰場,等會兒跟我去雍城!”
“是。”
韓信應聲而退。
趙昊目送他離開,腦中不由想起與他有關的‘那個男人’。
如今項羽死了,作為楚漢爭霸的雙雄之一,‘那個男人’又在做什麼呢?
........
沛縣,泗水亭。
“劉老三,快出來也!”
亭院外,一道粗曠的喊聲,由外向內傳出。
很快,院中走出一人,遙聲應道:“大白天的喊啥呢,我又沒聾!”
隨著話音落下,門內走出一人,身材不算高挑,也不算矮小,頭上頂著一個綠油油的竹皮頭冠,很是新奇。
觀其麵相,短須,長臉,睿智,又帶有幾分痞氣和乾練。
而此人也不是彆人,正是劉邦。
劉邦出生在一個農戶家庭,有兩位兄長,一位姐姐,一個弟弟。
大兄劉伯,二兄劉仲,四弟劉交,劉邦排行老三,名劉季。
這個名字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
怎麼說呢?
古代農民沒什麼文化,取名都比較隨意。
像什麼‘一,二,三,四’這種排序,直接加個姓,就成了名字。
比如張三,劉四之類的。
但書香門第卻不同,一般都以‘伯,仲,叔,季’來排序。
也不知劉老太公是得了什麼傳承,給自己孩子也叫上了‘伯,仲,叔,季’。
劉邦按家裡的排行,應該被稱為‘劉叔’,不知怎麼的,就成了劉季。
所以劉邦這名字,很有技術含量。
傳說,劉邦母親懷他之前,電閃雷鳴,劉太公喊她回去吃飯,見有蛟龍盤在自己老婆身上,不久之後,劉邦母親便懷上了他。
從基因學的角度來分析,劉邦跟龍肯定沒什麼關係,否則劉老太公的頭上豈不是綠的?
但那個時候的皇帝,除了始皇帝嬴政之外,就沒一個喜歡自己是人生的,特彆是開國皇帝。
還是以老劉家舉例,漢文帝母親也被龍盤了,漢武帝母親更了不得,直接被太陽撞了肚子。
好家夥!
感情這一家子都不是正常人!
這一文一武,也真夠折騰的。
不過,反過來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劉家從劉邦開始,就沒一個省油的燈。
年少時的劉邦,性格好爽,不喜歡讀書,滿口糙話。
而且,他不僅不喜歡讀書,連乾農活都不想乾,整日喜歡喝酒,交朋友。
一般來說,好像不論古今,每個村子都有這麼一號人物。
俗稱,街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