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寒召集已畢人手,剛好大宅院內撤走兩百人,總算寬鬆了不少,恰勉強夠留餘人員更適當地安置。
又回頭吩咐餘下的所有人都好好在大宅裡繼續照舊操練,這才率隊跟隨文河前往縣衙快步行來。
縣衙大門前兩隊民壯縣兵大約有三、四百人,分列左右凝神靜氣候著。
石寒也懶作理會,率領身邊人馬就進了縣衙門。
隻見八字粉牆上掛著一個匣子,裡邊裝著前任縣官阮孚留下來的一雙官靴和一頂官帽,顯是今晨才重新展示出來的。
古代縣衙並沒後世景區修建得那般莊嚴雄偉,就是個比較大的三進大院落。
首先是縣衙大門,進去是前院,左右兩邊快手廳、馬快廳,還有民社廳和縣衙監獄等。
然後進入第二重門是義門,義門裡麵都設有戒石坊,是用來告誡官吏用政要奉公廉潔為民的。
兩邊則是吏曹房、皂役廳,以及還有督捕廳和馬房。
吏曹房故名思議就是縣衙各部有司屬吏辦公的地方,就如同現在各政府機構裡的各辦事科室。
石寒率眾過了縣衙一進門和二進門,經過戒石坊時,隻見戒石上方大書寫著“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字樣。
繞過戒石坊,石寒不緊不慢地邁著腳步來到三進門的衙門府堂前,這裡是縣令日常升堂公審案件的地方。
正思忖著,隻見府堂大門“呀”的一聲打開了。
裡麵兩排手持齊眉水火棍的衙役排著雁型陣,抬頭挺胸的不丁不八靜默肅立。
裡麵縣丞滿臉立時堆下笑來,急急迎過來,抱拳深揖施禮說道:“明府,不期您已經到了,真是幸喜,幸喜!”
“不知縣丞你尊姓大名?”石寒也是謙和地回以拱手禮。
縣丞如實答道:“勞縣尊動問,大名不敢當,下官姓鄭,賤名則柱!”
“哦,原來是鄭縣丞!”
“昨夜阮縣令失事,現在全縣無主,我等正急成一團,全要仰賴縣尊您接印入主府衙,立即主持視事,並處理這件公案。”
鄭則柱一邊說著,一邊把縣令大印遞送了上來。
女護衛隊長錢露香忙搶前一步,替石寒接過了大印。
石寒朝縣丞微微拱手,說道:“昨晚發生的事情,我已經聽文先生向我彙報過了,看來本縣的匪患蠻猖獗的嘛,連你堂堂一縣父母官,在四、五百民壯縣兵駐守保護下,都能遭夜襲擄掠了去,可知屬實不容小覷啊。”
“啊喲尊台,這可不是實情嘛!”那縣丞忙答道。
鄭則柱引石寒進入縣衙大堂大位上坐了,這時另一位縣衙官員走了過來。
縣丞趕忙為石寒介紹道:“——哦,這位孔保令,乃是本縣主薄。”
縣丞是縣令的副手,副官,主簿則是知縣的法定助理。
一個縣根據需要設1到3名主簿。
主簿協助知縣負責民事、稅賦、文書、巡捕等事務。
官階正九品(京縣主簿正八品),相當於今天的縣委秘書長、副縣長。
魏晉時期,官吏定品級,九品以上稱為“流內”,是政府的正式官員,由朝廷統一委任下來的;
九品以外的稱為“流外”、“未入流”,就是縣衙的胥吏,一般由地方上縉紳地主大戶人家的子弟擔任。
流內為官,流外為吏,涇渭分明。
縣裡的“上佐”肯定也被瓜分了,和石寒沒關係,如丞、尉、方略吏——縣丞本來就在。
其中,中小縣的丞、尉皆為第九品,是官。
方略吏不是官,排在丞、尉之下,但縣令無權自辟,亦為上佐之列。
上佐之外,還有“屬吏”。
屬吏又分“綱紀”、“門下”、“諸曹”三大類,幾十個人還是有的。
這些都不是官,而是時人俗稱的“縣吏”,大部分是地方豪強的自留地——
理論上來說,縣裡的所有吏職都是一種徭役,沒工資的,白乾活,至於是不是真白乾,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屬吏全部由縣令自辟,這是關鍵。
石寒比較看中的是兩個職位:賊曹的主官賊捕掾、兵曹的主官兵曹掾。
賊捕掾顧名思義,抓捕盜賊。
兵曹掾掌“兵丁征輸”。
之前曆次洛陽大戰,一大堆縣兵是誰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