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龕命督護賈沈率軍護送依羅回歸扶餘,吾父派部將孫丁率騎兵於途中截擊。”
“賈沈率軍奮力迎戰,大破鮮卑騎兵,殺死孫丁,幫助依羅光複扶餘國。”
“於是,吾父乃與手下眾人商議說:‘自我們祖先以來,世代侍奉中原之國,華夏之族與邊裔民族風俗禮儀各不相同,強弱有彆,我們怎能與晉朝競爭呢?為什麼不能向他們講和,反而傷害我們的百姓呢!’”
“於是在太康十年(289年),吾父不得不派遣使者向晉朝投降。晉武帝很讚賞,授我父親為鮮卑都督。”
“這也是我們慕容鮮卑臣服屈從於晉朝的恥辱,我們真的是受夠了。”
石寒其實能夠體會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受到漢人壓迫的屈辱。
他隨即就聯想到了石勒,石勒在並州上黨郡武鄉縣出生,後來當了農夫。
他膽子小得很,下田辛苦的時候,難免耳鳴,也嚇得大驚失色,到處向鄰人相告。
按原曆史軌跡,再過一兩年,他二十七、八歲時,並州刺史司馬騰下令把所有胡人捉走,販賣到冀州,作為奴隸。
當時並州天災連連,糧食失收,人民無糧可吃。
司馬騰為防胡人乘機生亂,便想出這樣一條妙計:抓捕賣走所有胡人,得回來的錢用來買糧,便可以養活他們漢人了。
由並州到冀州,足有數千裡之遙。
司馬騰害怕胡人途中逃跑或作亂,逼令兩人同戴一個木枷鎖,套在頭項和手腕。
兩人吃、拉、睡都得跟這副重達五、六十斤的木枷鎖在一起……
石寒遙想石勒遭遇之慘,深表同情,心底長長歎了一口氣。
稍後,途中石勒生了一場大病,隻因押解的官兵心想,短少了一名奴隸,便短少了一份錢。
不欲把他丟在荒山野嶺等死,他這才保住了一條性命。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石勒走了數千裡,快到冀州之際,忽然遇上了昔舊故舊郭陽,總算是得到郭陽的救助,最終才勉強算是保住了一條小命。
石寒對於這段事跡,卻是耳熟能詳,心中默默地說道:“石勒有此奇遇,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胡人所受到的漢人之辱大體如此,也真怪不得他們對漢人的仇視。
尤其現在東嬴公司馬騰還大張旗鼓地成立了一個“殺胡世家”,專門屠殺胡人。
說著說著,慕容翰目光露出了痛恨的神色,說道:“石縣令,你可知,司馬騰為甚麼要遣走並且屠殺所有胡人?”
石寒心知肚明,卻故意答道:“我不知道。”
慕容翰果斷乾脆地答道:“饑荒災年,害怕我們胡人無糧可吃,乘機聚眾作亂,所以他要先下手為強,對我們趕儘殺絕,防患於未然。”
石寒佯裝惱恨,一拍桌子,大怒道:“這狗官如此可惡,還算是人!”
慕容翰很理所應當的道:“石兄弟,你倒說說,這班漢狗是不是該死。我們報複他們,把他們當作狗一般的殺掉,沒有殺得冤枉,這不過隻是因果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