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洛陽逞逆亂,豪強乘勢起 第四十四章 與老學究先生談論易學(1 / 2)

晉逆 暗夜殘花 5865 字 9個月前

陳訓一副搖頭晃腦的老學究模樣:“欵,學問不問先後,達者為先,石牧官就不必過謙了。”

“陳大夫請!”衛恒帶著一絲尊敬讓開了去路,任由老人帶著石寒和陳安在崇文觀藏書大殿內自由行走。

隨後,陳訓找了個殿中僻靜的無人之處,這才帶著石寒和陳安停駐了下來。

“不知石公子平時都讀何書?”陳訓回轉身再次認真地詢問。

這老頭子要向自己指點江山,他也是盛情難卻。

隻得道:“泰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晚輩平時所讀甚雜,不求甚解,隻求一個涉獵廣泛,博采眾家之長,倒是要叫前輩見笑了。”

老頭沉默片刻似乎在回味他的回應,隨後讚許地點點頭又道:“既然石公子知道因勢利導,就決非信奉和拘泥於一家之言,畢竟萬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道理,絕無一物是完全具足的,要兼百家之優!”

石寒腦海裡極力搜尋合適的措詞,片刻之後道:“然易經乃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天下所學無不出其中,晚輩知前輩深通易理術數,正欲向前輩請教,望前輩不吝賜教。”

“哦?石牧官似乎對自己學識十分自信?”老人輕輕一笑,身體微微前傾,手撫三寸白須就這麼似笑非笑地看著石寒。

“不敢,讓老前輩恥笑了!”石寒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嘲。

“天下之大,包羅萬象,並非諸子典籍就能囊括所有學識。”老頭腰杆筆直,頗有些自得道。

“一花一草一木,皆蘊含著世間道理。”

“所謂‘物無妄然,必有其理’,皆來自於原始的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皆同出於一源之理。”

“也即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即所謂衍化萬物。”

“啊,陳大夫所論精辟,讓晚輩頗有感悟!”石寒大加讚歎道。

陳訓又道:“《易經》之成‘人更三聖,世立三古’,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

“《易經》被稱為‘大道之源’,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

石寒也接話道:“實在太精奧了,如卦辭、爻辭....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其實《易經》的本質,隻有一個字:變。”通過與石寒的對答,陳訓知道石寒對《易經》還是有所涉獵和入窺門徑,這樣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心下甚喜。

一時談興更濃,這畢竟是他最得意的一門治學。

“這種變,體現在時勢的變化,呈現4種狀態:吉、凶、悔、吝。”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石寒點點頭,剽竊今人之義以對古人:“嗯,晚生也知《易經》是一本講究宇宙無窮變化規律的書,變化的核心:變易、不易、簡易三變數。”

陳訓向石寒滿意的點點頭:“石公子,即是勢能的變化,體現在2個維度:方向和強弱。”

“勢能方向上的順逆,而產生:吉、凶。”

“石牧官,正如你所言,《易經》講宇宙中有兩股相對應的基本勢能變化,即乾陽、坤陰。”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也講同樣的東西:‘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嗯,易有太極,太極就是原始的‘一’,是生兩儀,這個兩儀,就是陰陽分際。”石寒接話道。

“謂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存在即合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陳訓又接話道:“其實,凶,並不是不好,本意是‘衝’,即能量的相逆、相衝。”

“當兩股能量相衝時,有時候,會帶來阻礙和衝突,但是,也會帶來生機和機遇。”

“恰如其份,這種辯證關係,用老子的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所以先人說中庸精神,”石寒倒還是接得上話,和陳訓互相印證。

“中庸,並不是貶義詞,在《易經》中,代表中、正的宇宙最佳能量狀態。”

“嗯,勢能變化的強弱,因凶、吉,而產生:悔、吝。比如說乾卦,九五,飛龍在天,處於中正之位。”陳訓頷首道。

“這是能量發展的最佳狀態,大概是八分到十分之間的飽和狀,隻有帝王稱為九五之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