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2)

她有三個兒子,沒有杜國全,她還有老大和老二。老大雖然是張家的上門女婿,但逢年過節該給的從來沒有推脫過,生病的時候,照顧她的還是老大媳婦。老二是光棍,日子不好過,但老二孝順。以後她動不了,隻要老二在,她就餓不著。

至於老五……

他倒是條件好,離得近,但心思歪了,靠不住。

“噯,好,老五回家吧,媽生氣了,彆鬨了。”杜國標是個老實漢子,肖中雲一吩咐,他也不管杜國全這會兒是啥心情,上前兩步,揪起他的胳膊,就把人往壩子裡拖。

杜國標是個石匠,手上力氣一般人比不了,他一拽拉,杜國全踉蹌兩下,差點沒摔倒。

杜國全不想走,但剛才肖中雲的話太直白,直白到他完全站不住理。

再留下來隻會更沒臉。杜國全沒轍,隻能順著杜國標的台階下,半推半就回去了。

杜國全雖然走了,但老杜家氣氛卻很沉寂。把杜國全帶來的杜小蘭,跟個鵪鶉一樣縮在角落,忐忑地看著肖中雲。

肖中雲很少像今兒這樣對子女說重話,可一旦說出來,就沒人敢駁她意,莫名的,杜小蘭有些害怕今天的肖中雲。

期間,杜童一聲都沒吭過,她奶喊她乾啥,她就乾啥。這種場合,杜童心裡哪怕有再多的想法,也不能說出來。杜國全對上她奶,不管他有理沒理都會落下乘。就像上輩子,她對上杜國全一樣,一句‘我是你爸’,就能摁下她所有的不甘與憤怒。

兩人交鋒的時候,但凡她敢出聲,杜國全就會把目標轉向她,到時候,落下乘的不定就成了她。

“外婆,吃飯了,再不吃,菜就要涼了。”小輩中,最大的周康義見肖中雲情緒不好,喊了老人家一聲,忙不迭往她碗裡夾了一筷子菜。

“媽,彆和老五生氣,他就是個渾不吝的。”杜大蘭也趕緊勸道。

安撫老人家的時候,杜大蘭還狠狠瞪了眼杜小蘭。要不是杜小蘭把老五帶過來,哪會鬨這一場,上了年紀的老娘又怎麼會被氣著。

杜小蘭被她姐一瞪,縮緊脖子,更不敢吱聲。

肖中雲歎了口氣,轉頭向杜國貴和另兩個老人道:“叔,不好意思,讓你看笑話了,來來來,吃飯吃飯。”

桌上又恢複了聲音,不過沒剛才那麼熱鬨。吃完飯,杜國貴和杜國標說了會兒話就回了自己家,杜童和杜曼一起,把兩位老太公送了回去。

有的人,讓人偏袒不是沒有原因的。

周康義也是肖中雲偏袒的那一個,但人家這外孫做的,也沒人敢說道啊。這不,放了碗筷,就頂著大太陽,挑上兩個竹筐,要去鎮上買瓦。說回頭等農忙完,他二舅撿瓦修房,就不用再去買瓦了。

去的時候,他還問杜童和杜曼要不要一起去鎮上。

杜曼嫌棄太陽大,曬人,不願跟他去。杜童下午要和她奶一起收蠶繭,也沒去。

杜小蘭丟了筷子,就跑去了半竹坡。屋裡就剩下張麗金和杜大蘭,外麵肖中雲三個大人。

“媽,家裡的繭,後天趕場能賣了吧?”張麗金一邊收拾桌子,一邊和肖中雲嘮嗑。

肖中雲:“嗯,下午我收裝好,後天讓老二背去集上賣。”

“今年的價格比往年高一些,也不知道還漲不漲。”杜大蘭在家務農,家裡也養了一些蠶,不過她的已經賣掉了。

張麗金:“應該不會漲。往年公社定了價,就沒往上提過,今年應該也一樣。”

“媽,這錢你拿著給童童交學費,我聽國標說,童童搗鼓種了什麼菌,那菌種得怎麼樣?”收完桌子,張麗金從口袋裡掏了一百塊出來,塞進肖中雲手裡。

“不知道,童童說薄膜還得蓋四五十天,等出了菌絲才能掀開,也不知道這菌,能不能種出來?”

“鎮上的菌賣得貴,要是能種出來,童童後麵的讀書就不愁了。”張麗金寬慰道。

張麗金不知道種菌怎麼種,雖然聽男人提過一耳朵,但她對這事卻不怎麼看好。不過,不看好歸不看好,她卻沒去批判杜童種菌的行為。

在張麗金看來,菌子能種出來最好,種不出來,那東西也沒太多成本,虧也虧不了多少。

肖中雲沒和張麗金客套,把錢接過來:“童童開學那筆夠了,後麵就是生活費。麗金,小曼在學校,一個月是多少生活費來著?”

肖中雲埋頭算了算自己家的錢,心裡有些沒底。

“奶,我一個月生活費八十塊,包含買資料買筆啥的。”嗑著瓜子的杜曼,立即插話。

肖中雲:“這麼多?高中和初中就是不一樣,童童初中一個月才十來塊,這上高中,一下子就多了八九十。”

張麗金:“那當然不一樣,上初中,咱們能背糧到學校去。可高中食堂不收糧食,打飯也算錢,一天生活費最少得兩塊錢。女孩子家還得多備一些在身上,買點彆的小東西。”

肖中雲:“小曼,一個月八十塊錢夠花嗎?”

杜曼可憐兮兮道:“緊巴巴的,勉強夠吧。”

真的隻能是勉強。

光夥食費就得六十多,每個月的來回車費,買筆、買紙,反正就剩不下錢。

“那童童這兒一個月也八十吧。”肖中雲歎口氣。

八十塊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可自家情況,還真有些難。

“學費湊出來了,生活費擠擠總會有的,實在不夠,我倉裡還有幾百斤穀子,賣了總是夠的。”杜大蘭說著,也遞了五十給肖中雲。

杜大蘭和張麗金兩家都不算寬裕。杜大蘭兩個兒子雖然都能掙錢了,但二兒子還沒有結婚,家裡就幾間屋子,她還想今年年底,把房子推了重建一下,不然等小兒子結婚,兩口子住的屋都沒有。

張麗金家也一樣,大兒子杜雄下半年結婚,小兒子當兵去了,沒啥收入,家裡還有個在讀職高的女兒,想幫也是有心無力。

三個大人聊著天,把家裡收拾完,轉頭去了牛圈那邊,一起收繭。

杜童和杜曼也跟著去了,兩人年紀相差不多,雖然沒住在一起,但打小兩人就親近,重活回來,杜童還滿喜歡和杜曼說話的。

下午三點過,周康義滿頭大汗地挑著瓦回來了,老杜家也沒啥事了,張麗金帶著杜曼回了自己家,杜大蘭家裡喂了豬,不敢在娘家過夜,便跟著張麗金一起走了。

倒是周康義沒走,說留下來幫外婆做兩天活,然後再去工地上。

周康義在鳳凰上班,工地有活他就呆在工地上,沒活的時候,就會回新平鎮,家裡家外他都照顧得到。

至於杜小蘭,她去了杜國全家就沒再回來過。

倒不是她不想回來,而是不敢回來。因為中午吃飯那會兒,肖中雲在桌上提到了趙敏,意思是讓杜小蘭把趙敏接回娘家住幾天,杜小蘭不敢接老太太這話,隻能躲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