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機器人(第1更)(1 / 2)

人類曆史上最早的木匠是誰?肯定不是魯班,但是一般木匠都奉魯班為祖師爺。

劉長安不是職業木匠,也不認魯班為祖師,但是對於魯班這樣的能人還是很欣賞的,和所謂的工匠精神無關,而在於創造發明和創新精神,儘管他的很多發明到了現在都已經有了更先進的替代品,但是劉長安記得就在二三十年前,廣大使用曲尺,墨鬥,刨子等魯班發明的木匠,依然十分活躍。

木匠這個職業目前並不興盛,而且也很少能夠炒作什麼工匠精神,混的比打鍋的,做菜刀的還不如一些,等將來3d打印更普及一些,木匠多年苦心勞累才能夠掌握的種種雕花工藝,自然也會被科技普及而遺忘掉。

其實現在很多精美絕倫的木工雕花,也已經不是手藝人乾的了。

類似的還有剪紙,許多繁複到極致的剪紙工藝品,全國可能也就那麼十個八個人能夠有這樣頂尖的水準,但是對於機器來說,三分鐘學會操作,輸入圖紙數據,再複雜十倍的成品也能夠被一個小學生製作出來。

這裡的小學生不包括周咚咚,畢竟她還隻是準小學生,而且格外愚蠢一些,彆人三分鐘能夠學會的事情,可能她會花……

總的來說,一切技術革新的超越成果,都是彎道超車,所以要超越一個掌握舊技術權威和標準的國家,一定要在能夠豎立新標準的領域奮發猛進才能夠超越,否則永遠隻是追逐者。

例如印度人就很聰明:彆人造航母,我們可以先研發殲星艦嘛。

劉長安依然用的是手鋸和刨子,慢工出細活,不緊不慢地做著修補工作,其實花幾十塊錢就能買一張新桌子,但是那樣的話好像沒什麼意思,周咚咚的目的也不是擁有一張新桌子,而是一張修好的舊桌子……所以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來,現代人類並非是以邏輯基礎為核心製造出來的東西,又或者說製造人類的流水線給人類添加了超越劉長安理解的反應係統。

“周咚咚,你是機器人嗎?”劉長安看著旁邊東摸西摸想插手幫忙但是實際上隻會搗亂的小孩。

“我是!我是我是!”

“那我要把你的電源關掉。”

“不!”

“啪,關了。”

“我又自己打開了!”

“哪有你這樣的機器人?”

“我就是這樣的機器人嘛。”

這樣的機器人真是討嫌,劉長安準備刷油漆了,把機器人提到了梧桐樹下坐著,告訴她聽話就有好吃的,這個不大聽命令的機器人終於老實了。

劉長安刷好油漆,沒有把桌子掛樹上了,而是放在了車廂頂部通風。

周咚咚還是坐在水坑旁邊給泥鰍喂豆腐渣,又問劉長安:“長安哥哥,今天會不會打雷啊?”

“不會。”劉長安看了看天氣,搖了搖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