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重看到母親祖郗氏欣喜的走向了灶房,四處欣賞新居,也不賣關子了:“本官得到了徐公的親口承諾,本次中正評的鄉品與你一個名額。”
盧禕早就有了猜測,得到了真實的結果,依舊是欣喜萬分了。
日思夜想的鄉品到手了。
終於又能做官了。
也是盧禕最擅長做的一件事。
盧禕深深弓腰,鄭重說道:“多謝明府提攜,郎定不會忘了這份恩情。”
祖道重滿意他的態度,上前扶了起來:“不必拘禮,母親換了一座寬敞新居,你值得這份獎賞。”
母親祖郗氏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父親祖逖一年見不了幾麵,說上一句孤兒寡母也不為過。
盧禕理解明府的孝心,一位難得的孝子。
朝廷選官,一是舉孝廉,二才是中正評。
以明府的孝順,足夠舉孝廉了。
等到盧禕、盧慶之幫著搬完了舊院子的東西,天色比較晚了。
祖道重情緒很高的說道:“今天彆走了,帶著令昆玉一起陪本官喝幾杯。”
盧禕搖頭了:“家嫂還在等著郎和舍弟回家吃飯,也要慶賀終於可以做官了。”
士族子弟第一次做官,心情都不免激動。
何況盧禕一個寒門庶族,中正評的鄉品是他唯一的指望。
祖道重理解了:“不妨事,伱暫且歇息幾天,等到做官的印綬文書下來了,直接去內城的縣署找本官。”
離開以前,盧禕又說了糧食換兵器,還有給盧慶之打造一套甲騎鎧的事宜。
祖道重全都一一答應了:“兩車糧食送來的剛好,院落大了,也要養著幾名女婢服侍母親了,你送來的糧食剛好解了燃眉之急。”
難怪剛剛抵達祖氏莊園,周閎說了句及時雨,原來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知曉祖逖有意給祖郗氏換一座院落了。
盧禕說道:“明府送給郎的兵器甲胄遠遠不止二十石糧食,等到舍弟再次經商回來,結清剩餘的糧食。”
祖道重大氣的擺了擺手:“不必了,本官領著兩份俸祿,足夠家裡的吃穿用度了,你家裡有更多族人要養,留作自用吧。”
說出這話的人不是嫡長子祖渙,是庶子祖道重,從小過的清貧的日子。
還是毫不猶豫送出了價格高昂的二十套環首刀、筩袖鎧。
盧禕沒有拒絕明府的好意,心道用彆的方式送來糧食,等到明府母親的壽辰了,備上一份厚禮送過來。
他帶著盧慶之回去了,兩輛露車抵達了盧氏塢堡門口,調轉方向離開了。
盧禕回到族裡,第一件事告訴孀嫂沈蘭淑了一個好消息。
他要做官了。
沈蘭淑笑容溫婉,神色裡說不出的驚喜:“二郎等著,奴去給你做一道崧鯗,慶賀你獲得了中正評的鄉品。”
盧禕三兄弟的眼睛亮了。
沈蘭淑擅長做一道佳肴崧鯗,味道極美,過去大兄活著的時候,隻有過年才能吃上一次。
自從大兄死後,再也沒吃過了。
盧禕笑了:“嫂子願意做崧鯗了,看來走出了大兄病逝的心結。”
盧禕大兄過去最大的奢望便是獲得中正評鄉品,從濁官做起,改變盧氏塢堡的品第,成為京口的豪族。
隻可惜,直到病逝都沒能完成心願。
盧禕獲得了鄉品,再過幾日就會成為縣署的一名官員了。
徹底打開了沈蘭淑的心結,從悲痛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