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黃白籍新政的真正意圖(1 / 2)

一品寒門 科創板 3932 字 10個月前

庶民消瘦臉容上的突出眼睛,直勾勾盯著軺車旁邊的盧禕,像是看到了一大碗......不......一大銅槃的膏粱擺在麵前,散發著誘人的油滋滋香氣。

死也不能放過了眼前的膏粱盧禕。

隨著盧禕離開了社戲台,庶民沒有任何人指使,齊刷刷走了過去,比起精銳世兵的軍陣還要整齊,全是下意識的行動。

“砰!”“砰!”“砰!”

八圩裡的數百庶民同時跪在了地上,皮包骨頭的雙膝重重砸在了地麵,引起了錐心的刺痛,膝蓋出現了一大片淤青。

卻沒有任何人在意。

數百僑民竭力挺直了佝僂的身體,跪在地上,無聲的流著眼淚。

場麵極其壯觀。

盧禕心頭一熱,感歎世上最淳樸的還是庶民,這輩子最大的夙願不過是有一份安慰的飯碗,旱澇保收,養活一家老小足矣。

偏偏要為上層士族的奢靡生活,忙碌一生,繳納繁重的賦稅,一年到頭剩不了多少錢,就連娶妻都難。

盧禕沒有因為心裡一熱,說出過於舍己為人的仁慈話,恰恰相反,他還會鐵石心腸,新政變法涉及了很多明爭暗鬥,帶著血往前推行,不能有半點的仁慈和疏忽。

數百僑民齊齊下跪的場景,的確很感人。

盧禕依舊是沉著的說道:“醜話說在前麵,本官雖說庶民,也是南民出身,還是要說南民的戶籍寄居在僑民的白籍下,不可能隻有好處,依舊有損失。需要拿出來過去兩成的糧稅交給僑民當做糧資,此外丁口多了方便開墾熟田,本官會與翾氏商量一個合適的低價,租賃耕牛與八圩裡庶民,用來開荒墾出熟田。”

商賈分為小販、行商、座賈。

小販是坊市的最底層,逐日辛苦,獲取微利,外郭城貧窮庶民藉以糊口謀生的一種手段。

行商大多擁有一定的勢力背景,縣署的官吏,士族的親戚故舊,武斷鄉曲的豪族,在當今戰亂頻仍、關卡林立、盜賊遍路、動蕩不定的情況裡,隻有這些人有能力通關人卡,通行無忌,從長途販運中獲取豐厚的利潤。

坐賈背後是高門士族。

賣炭翁看似每天奔波勞碌的送碳薪,卻壟斷了京口一帶八成的碳薪販賣,翾風十二歲便是金穀園最有名的舞伎,南渡以後,還與北方的牛馬榷商有著很多聯絡,擁有著最多的牛馬,這才能借助大量的露車壟斷京口的碳薪販賣。

盧禕一句南民出身,徹底獲得了南民的信任,後麵幫著聯絡翾氏的許諾,也就可信了,不再是官吏用來哄騙庶民的伎倆。

僑民最需要的便是口糧,以及開墾熟田了,有了糧稅的兩成糧食足夠渡過今天冬天了,不用再餓死人了。

“砰!”“砰!”“砰!”

僑民齊刷刷跪下了皮包骨頭的膝蓋,跪向給了他們活命之恩的盧禕,也是唯一替庶民考慮的官吏,不再是把庶民當成命如草芥的賤種。

盧禕看著僑民跪倒了一片,八圩裡的南民、僑民全都跪在了地上,把他看作了父母官,緊繃的心弦終於可以放鬆了。

黃白籍的新政變法算是成了。

這便是盧禕推行新政部分的手段,不再是強製推行的殘酷手段,而是不停尋找平衡點,更多人通過新政變法獲利,便不會阻礙新政變法的推行,反而成為了最堅實的擁護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