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會通河,前往金陵(2 / 2)

站在會通河旁,看著隻有八九丈寬,平靜的河道,顧正臣有些恍惚,輕聲說:“看史書,元朝初年的漕運,全倚仗這一條大運河。”

梁家俊微微一笑:“沒錯,隻不過元朝後期,天下大亂,元朝河運斷絕,隻能倚仗海運。”

顧正臣點了點頭:“有人說,元之滅亡,始作俑者是方國珍。梁兄認為如何?”

“方國珍?嗬嗬,這個說法倒有些意思。”

梁家俊沒有反駁。

世人說起元末,多數盯著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但這是反元的第二梯隊,第一梯隊是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

但,首義反元之人,並不是韓山童等人,而是方國珍。

方國珍的存在感似乎很低,但他幾乎影響了兩個朝代——元與明。

元廷沒辦法平定淮河流域的紅巾軍,大都想吃大米,隻能從南方走海路調撥,而方國珍最強之處,就是海軍……

梁家俊知道方國珍給元朝帶來的麻煩,但他絕不會知道,此人留下的真正禍患,是他的海軍被打散了之後,一部分流竄到海上,成為了海賊海匪,威脅著大明沿海,而朱元璋海禁的一個原因,就是頭疼這些海賊!

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文人中最常見之事。

顧正臣看著會通河,暗暗有些歎息。

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在原武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超過三分之一的河段都被毀,幾乎波及了山東全境。

從那時起,洪武朝的大運河就無法連通南北,直至後來朱老四上台整頓。

現在是洪武六年,還有時間與可能。

顧正臣握了握拳頭,不希望山東遭難,更不希望大運河中斷二十多年。

翌日。

天還蒙蒙亮,顧正臣、梁家俊一行人就已登船。

王船家帶了八名船夫,等至天亮時,船艙已坐下了二十五六人,在一聲高昂的號子聲中,長長的竹竿撐離渡口,船緩緩進入會通河中央。

顧正臣站在船頭,迎著風,目光中透著堅定。

梁家俊再一次拿起了書,孜孜不倦地翻看著。顧正臣敬佩這樣投入且純碎的人。

孫十八走到顧正臣身旁,低聲說:“老爺,船上有響馬賊。”

顧正臣心頭一驚,皺眉問:“確定?”

孫十八搖了搖頭:“不是很確定,但不能不防。”

“有幾個人?”

“三個,暗處可能還有一二人。”

“會不會和船家是一夥的?”

“應該不是,響馬賊難防,出手一次,通常都會搶光。”

顧正臣看了看天色,太陽高懸,平靜地說:“他們即使是想動手,也得等晚上吧。”

孫十八點了點頭,一臉凝重。

顧正臣看著河水,暗暗歎息。

這一路不會太平,北方的響馬賊,南方的鹽徒,都有乾河上搶劫行當的,這些人夏日最猖狂,冬日裡最老實。

原因很簡單,響馬賊是因為夏天容易水遁跑路,官府不容易抓到,鹽徒是因為夏日裡弄鹽太苦,還不如打劫來得快……

大明朝,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麼太平與美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