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看著藍天,思緒有些亂。
按照曆史進程,再過一年多,也就是洪武八年,朱元璋便會詔令天下立社學,府、州、縣每五十家設社學一所。
老朱吃過沒文化的虧,所以十分重視教育事業。
府州縣學這種中學已經建立起來,國子學雖然還沒改名國子監,但其“大學”身份已經確定下來,畢竟能直輸朝廷,畢業給分配工作……
而洪武八年的社學,則補上了教育的最後一個缺口:小學。
社學是招收的對象,便是八到十五歲的孩童。
隻不過,老朱倡導的社學被人玩壞了,也可能是官吏實在是太窮,缺錢花,竟然將主意打到了社學身上。
府、州、縣官與胥吏操控社學:
你想讀書啊,有沒有錢,沒錢你來乾嘛,想讀書交錢。
哦,你不想讀書啊,想回去放牛去啊,那不行,你得留下來讀書,必須留下來,湊數。
還有那個誰,你家中隻有你和你爹兩個人是吧,啥,需要幫你爹乾農活,沒空來社學讀書?
那不行,你必須來。
不想來可以,給錢就可以不來社學……
社學和錢掛鉤,直接被人玩壞了,在那些年裡,並沒有發揮真正的教育作用。當然,當時社學教導的主要課程也不是孔孟之道,而是老朱之道——《大明律》。
讓孩子翻看背誦《大明律》,也不知道老朱咋想的,若是擱後世讓孩子們背誦《刑法》,估計一堆人自閉,連學都不願意上了。
為了避免老朱的“好心”成了“壞事”,顧正臣準備提前在句容試點小學,打造小學教育,摸索出一套完備的教育流程,等老朱想用的時候,直接采取“句容模式”推廣小學便是。
劉桂明白了顧正臣的想法,凝重地問:“縣尊打算從多少娃娃開始抓起?”
顧正臣看向劉桂,嘴角微動:“劉教諭,你認為多少合適?”
劉桂認真思索了下,回道:“若縣尊當真要在句容行聖人之道,就不能太少,我以為,首批娃娃應該在一百名左右。”
“一百名?”
顧正臣皺眉。
孫統以為顧正臣嫌多,在一旁說:“一百名娃娃,我們還是可以教導得過來。”
顧正臣搖了搖頭,威嚴地看向劉桂與孫統:“本官要的是振興句容教育,區區一百名娃娃,如何能代表句容文道興盛?現如今趁著縣衙有些財力,不妨大膽向前一步,先招募三百娃娃,後期再陸續招募,待學院落成時,學生數量不應低於一千。”
“一千?!”
劉桂、孫統駭然不已。
這要真成了,自己豈不是也有了一千弟子,上一個擁有過千弟子的人可是孔夫子啊……
不過,一千學子實在是太多了,這不現實,步子邁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