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有些錯愕,連忙問:“縣尊的意思是,未來朝廷還可能重開科舉?”
顧正臣笑道:“科舉取士已深入人心,朝廷此時停罷,可不意味著一直停罷下去。隨著文教推行,讀書人增多,朝廷重開科舉是必然之事。咱們句容學院此時開設,十幾年後,說不得能出幾個舉人、進士,你們可要多用心才是。”
劉桂、孫統對視一眼,對未來很是期待。
朝廷沒了科舉怎麼行,隻靠察舉人才,時間長了,定會落入窠臼,大戶大族巴結知縣或教諭,掌握察舉權,從此之後,尋常百姓子弟再無仕途之路。
如今聽縣尊說朝廷未來還會重開科舉,頓時舒了一口氣。
火尋、馬術、古貴、趙傳這些人很老實,尤其是觀禮殺頭之後,更是勤快。
說來也奇怪,一群草原上的粗糙漢子,學起來木匠活竟很快,這一度讓顧正臣懷疑他們在草原上到底是放羊去了,還是砍木頭去了。
這倒是幫了縣衙不少事,營造的事,隻需要在老匠人的安排與帶班下,他們總還是可以勝任。
織造大院布置有織機四百,日產棉布從最初的五十匹開始增加,至十月底時,日產棉布已達到了一百匹,隨著三班倒製的執行,作業效率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積累了五百匹棉布之後,顧正臣便找來顧誠、胡恒財、孫二口、徐二牙等人,這些人已不住在縣衙,而是成為了與兩座大院對接的商隊。
顧誠算是重操舊業,當了個商人,胡恒財是個有經驗的小掌櫃,孫二口、徐二牙受恩於顧正臣,對顧正臣的吩咐執行很徹底,算是得力夥計。
“你們將這第一批五百匹棉布與一千背包送至金陵,棉布送戶部,抵扣句容秋稅,背包送兵部,若無人理會,轉送大都督府。”
顧正臣吩咐清楚。
五百匹棉布數量不多,但大明陳兵在北,軍士眾多,支過去五百匹棉布,至少能讓千餘軍士多件衣裳。
北方冬日多冷顧正臣是清楚的,一件棉衣,有時候可作救命用。
北方有棉花,缺棉布,棉紡織效率遠不如南方。
至於戶部會不會嫌棄少,那是戶部的事,縣衙解送到了,他們就得辦結。
顧正臣已經下定了主意,句容本地就不需要折色棉布了,整個縣域內秋稅折合的棉布,織造大院全部承擔了,至於百姓秋稅,還是繳糧食,直接送至縣衙辦結便可。
這樣一來,那些家中棉花不多的百姓,便無需買棉布,也無需自己紡織棉布,隻需要依往常給足糧食便可。
這種舉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擾民,同時也可以完成朝廷交代的差事。
顧正臣寫了三封信交給顧誠,叮囑道:“在金陵辦結好貨物之後,去見見家人,告訴母親和妹妹,句容一切安好,無需掛憂。待冬日封印後,我會至金陵與她們團聚。另外,路上多照顧下她。”
顧誠拍著胸脯保證:“老爺放心,我一定將倩兒小姐安全送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