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愣了下,踱步道:“你是說匠人?”
顧正臣苦澀一笑,解釋道:“陛下,匠人是人才,但距離臣期望的人才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就以火藥配比來論,在臣來看,目前的配比還可以精細化,隻是缺乏人才與工具去將用量處理得更精確,目前的秤,並不支持輕微重量的稱量。”
“還有冶煉鑄造,目前神機炮與火銃多是鐵質,但純鐵質的火器一旦用久了,很容易出現諸多問題,尤其是磨損會降低火器的準頭、射程,甚至會導致炸膛等。如何去處理冶鐵,摻雜什麼金屬可以改進冶煉質量,這也需要人才。”
“山海炮方麵,風速,順風逆風時對山海炮的影響,所處位置是高是低,用哪個角度去發射火藥彈,用多少的火藥用量可以達到預期的射程,這些都需要專門的人才來負責……”
遠火局的匠人是優秀的,他們也是有智慧的,這些人用實踐,通過一次次失敗來摸索出了成功之道,但他們依舊缺乏創新精神,缺乏實驗精神,用他們五十年,顧正臣也不可能看到炸藥的影子。
必須有一群敢作死、敢玩命、能創新、能亂來、又有真本事的人才去推動火器不斷迭代,不斷變強,直至發展到黑火藥的極致。
這些人才,是遠火局未來的新鮮血液。
朱元璋沒想到,一個火器竟有那麼多頭頭道道,還有諸多問題需要去解決,見顧正臣說完,便問道:“朕手中也沒這樣的人才,你打算去何處尋?”
顧正臣看著朱元璋,認真地說:“沒有這樣的人才,隻能去培養。臣希望在國子學挑選一些監生來做這些事。”
“國子學?哈哈,他們未必會跟你啊。”
朱元璋直搖頭。
現在的國子學,就是未來的國子監。
顧正臣知道,這裡的監生不少,目前有八百餘人,還開了個分校區“中都國子學”,不過中都那裡主要是勳貴之子,包括老朱的兒子也在那裡進學過,比如朱大朗、二郎、三郎……
監生是文人,文人的奮鬥目標就一個:
考公。
咳,是混個一官半職,也好端鐵飯碗、吃公家飯、乾點威風的事。
顧正臣讓他們胡搞亂搞,研究這個研究那個,估計是沒什麼人會跟他去的,畢竟白天陪孔夫子子曰,晚上聊聊朱熹在下麵是不是還在和尼姑鬼混,這都是聖人的事,誰會跟你做賤人的活計……
“臣想試試。”
顧正臣堅持。
不識字,沒文化,怎麼搞長期研究,怎麼接受新思想,怎麼去實驗創新?
弄一批識字的,有水平的人加入遠火局是好事,何況這些人都極有毅力,坐在窗戶後麵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翻來覆去鑽研幾本書,讓他們在遠火局深入研究一個“課題”幾年想來也是沒問題的。
當然,所選之人不能是榆木頭疙瘩腦袋,需要懂得變通,而這樣的人才,確實不好找,但不試試怎麼行?
朱元璋見顧正臣堅持,點了點頭:“你解了朕的憂慮,那朕便準你去國子學挑人。”
書一封旨意,簡單明了:
國子學監生,任他挑選。
朱元璋將紙張遞給顧正臣:“拿著這份旨意,去尋國子學祭酒陶凱、司業樂韶鳳。若找不到你想要的人才,準你去府學、縣學裡找。”
顧正臣謝恩。
國子學若是找不到,府學、縣學就算了,隻能社學裡找了,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