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1 / 2)

臨安不夜侯 月關 5369 字 1個月前

宋朝時候,禮法不像明朝時候一般嚴苛,縱然有些規矩也早就崩壞了。

納妾蓄伎這種事,隻要你有錢就行,倒不拘於功名。

就像那西門大官人,既不是官員,也不是年過四十而無子,一樣可以妻妾成群。

所以宋朝時縱然官方有些這方麵的製度,官員們也不會用來當作懲罰的依據。

不然那就是捅了無數同樣觸犯了這條規矩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用“未經正室允許“這一條來懲罰丁老翁,就沒有問題了。

還會因此贏得許多豪門貴婦的支持。

楊沅打個哈哈道:“老夫人你不必擔心,想來縣尊大老爺也隻是想對尊府老翁提點一番。

丁翁偌大的年紀了,縣尊大老爺應該不會打他板子的,他能吃得住幾板子啊。

坐牢……那就更不可能了。

我猜也就是訴斥他一番,再罰他些錢財,讓他吃個教訓,正一正縣裡的風氣。”

這樣一說,丁家老太太心裡頭就更慌了。

打她男人的板子,就那老東西的身子骨兒,怎麼可能捱得住?

要是打了人還罰錢……,那她更覺得虧了。

說不定這罰的款,比她要回來的這五十貫還要多呢。

丁老太太趕緊道:“那要不……這買妾之資就算了吧,我們丁家認了這個虧。

權當是受了個教訓,還請楊都頭你在縣尊大老爺麵前給美言一番。

就……就不必讓拙夫去縣裡頭聽訓了吧?”

楊沅暗喜,他本來隻是試上一試,沒想到還真有意外之喜。

楊沅便故作為難地道:“老父母一向為官公正,賞罰分明。

已經交代下來的事,本都頭怎麼好擅作主張呢。

要不,就讓丁翁隨本都頭去一趟,如果老父母真有責罰,本都頭再替丁翁說項?”

“這……這如何使得。這典身銀子,我們一文錢都不要了。

楊都頭你稍等,老身這就去取典身文書。”

丁老太太慌裡慌張跑到後邊,打開櫃子取出錢匣,把藏在裡邊的典身文書拿了出來。

丁老太太轉念一想,求人辦事,哪有不表心意的?

於是她又從匣中取出些散碎銀兩來,約摸值個兩三貫錢。

轉念再一想,老太太跺了跺腳,暗罵幾聲老不死的。

她戀戀不舍地從匣中又取出一錠大銀,用鉗剪剪下了一角。

加上剛才摸出的散碎銀子,一共能值五貫錢左右。

丁老太找出一塊布頭兒,把散碎銀子和那典身文書包在一起,又匆匆趕回前麵。

楊沅來時雖然大致有了腹案,但具體實施下來,也是要隨機應變,隨時調整的。

這是他做危機公關時鍛練出來的基本功。

處理危機事件,本就隨時會發生事先不可測的新變化,哪有一成不變的計劃?

初來時,他想著要拿到這份買妾文書,少花一點就是一點。

待見了丁老太太,一番明裡暗裡的敲打,眼看一文錢都不用花了,心頭更是喜悅。

等到丁老太太從後邊出來,把那小包放進他掌心時,楊沅便是一呆。

從那重量,他就知道裡邊有貨。

這倒好,不但一文錢沒花,他倒還多出了幾兩碎銀。

楊沅走了,揮一揮衣袖,帶著一份典身文書,還有一筆意外之財。

“富春縣天鐘山下樊實,有親生自養女兒丹娘,年登一十九歲。

為因日食無措,自願引就持契人丁正為妾,本日受得銀錢百五十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