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沅大喜,道:“多謝夫人。除了插花速成之法,還能有些什麼?嗯……,對了,夫人可擅長茶道麼?”
李夫人淺淺一笑,矜持地道:“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妾身都略知一二。”
楊沅又道:“夫人對於清茗怎麼看?”
所謂清茗,就是什麼佐料都不放的茶。
這就是現代人所用的泡茶法了。
但泡茶法成為茶道的主流,是明清時候的事。
唐宋時代,人們還是習慣在茶葉裡放各種佐料,
諸如鹽、薑、蔥、蕪荽、木樨、青豆、花瓣一類的東西。
後市的炒茶現在雖然已經有了,也有人用來沏茶。
但茶葉生產的主流仍然是團茶、餅茶這樣的緊壓茶,
沏茶法也就隻有簡單的一沏,還沒有形成一種獨特的沏茶文化。
楊沅並不習慣喝那些加了料的茶水。
而且他認為以宋人在各種生活習性上,崇尚簡約之美的風尚,隻要他把沏茶法好好包裝一下,很快就能讓它流行起來。
況且曆史本來就已經證明了,沏茶法才是未來的主流。
李夫人沉吟道:“清茗……多是行腳途中或者家中自飲時。
“為求方便才采用的飲茶之法,雖然簡單便捷,想要體現茶道之美卻不容易。”
這個時期的茶道,主要體現在對於水質的選擇。
對於茶具的選擇、茶葉的選擇,品茶人都是喝現成的。
點茶法的茶道需要用到的茶碾子、茶羅子、茶瓶子、蔥薑蒜……
也不適合擺到客人麵前去,都是仆人在一旁操作的。
可後世的沏茶法卻截然相反,它的茶道重點在沏茶人身上。
所以那些大老板們都很喜歡坐在老板桌後麵,給你親手泡茶。
這也正是楊沅想讓丹娘掌握現代茶道的原因。
一個身著古裝、姿態優雅的美女,仙風淩塵一般,姿態優雅地沏著茶……
在這個時代,那一定是獨樹一幟、前所未有的。
還怕不脫穎而出,引起那完顏屈行的注意麼?
楊沅在“有求傳媒“做危機公關時,沒少玩功夫茶。
尤其是客人因為危機醜聞急得火上房的時候,他卻在那兒淡定地表演茶道,逼格滿滿。
這種舉動很容易讓客戶平靜下來,並且對他充滿信心。
隻不過,楊沅雖然懂得現代茶道,卻沒辦法把每一個步驟都設計的優美脫俗。
他需要李夫人這個禮儀大家幫他重新包裝設計。
可是隻是這麼說的話,他也說不明白,便決定來一個無實物表演了。
他坐在書案後麵,對李夫人比比劃劃的,一邊解說一邊演示。
諸如上下兩層的自排水茶盤是什麼樣子,用什麼材質最好,
“茶道六君子”都包括什麼,各有什麼樣的作用,茶濾是什麼,公道杯又是什麼……
李夫人雖然沒有見過這些東西,但是一聽她就懂了。
而且她的腦海中馬上就能想到最適合的材質、最適合的造型。
她這個第一次接觸的人所能想象出來的,甚至比楊沅所描述的還要精致優雅。
李夫人馬上就發現,這種茶道,是把客人對茶的欣賞,轉移到了沏茶人的身上,
它把原本不登大雅的煮茶過程,變成了炫茶技的最重要一環。
人們的關注點將會因此集中在沏茶人身上。
這種新茶道一旦發明,將會在文人詩會、士子雅集,“探春宴”、“裙幄宴”、“叫茶會”甚而是商賈洽談時大受歡迎。
舉一反三的李夫人瞬間洞悉了其中原理,並且在心中設計出了全套的新茶道禮儀,
可生怕她不明白的楊沅還在那裡努力地比劃著。
李夫人看著這個年輕人傻傻賣力的模樣,便有些忍俊不禁了。
她一個人獨守寒廬,清心寡欲二十多年,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樣有趣的年輕人了。
如今看著眼前的楊沅,埋在李夫人記憶深處的一幅畫麵,忽然又躍現了出來。
那是一個姓燕的少年。
那個少年人在她麵前總是故作老成,也和楊沅一樣,張揚的可愛……
他容顏俊俏,姿質風流,遍體的紋身刺青。
他吹彈唱舞、各路鄉談、諸行百藝,無有不精。
已經多少年了?
本以為不會再想起他來……
那少年,葬身於滾滾波濤之中,屍骨早已零落成泥。
李夫人幽幽一歎,陳釀的辛酸,一寸寸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