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簡單粗暴的楊沅(1 / 2)

臨安不夜侯 月關 5682 字 1個月前

楊沅在喝問他來曆身份的時候,其實心中就已斷定他不是敵人了。

後牆外還有兵器撞擊聲間或傳來呢,楊沅知道向他示警的大哥定然在那邊。

因此在喝問的同時,便已抽身想要衝向後牆。

冷不防“陸遊”二字一出口,把楊沅閃了一個趔趄。

“小兄弟,你沒事吧?”

陸遊隻道他是力竭,下意識地就想伸手扶他,但剛剛伸手,便又停住了。

敵我之勢畢竟還不是十分明了,若被他冷不防刺上一刀,那就得不償失了。

楊沅穩了一下身子,驚訝地看著月下此人。

山陰陸遊?

是我知道的那個陸遊嗎?

後牆外,李麟掠出去後,便後悔了。

後邊竟是一條河,牆外雖有活動空間,但是與右邊七八丈處的那座木橋,還有左邊另一戶人家的入水石階處,均不相連。

正遲疑間,楊澈掠上了牆頭,如兀鷹一般撲了下來。

李麟無奈,隻得挺刀相迎。

“叮叮叮叮……”

刹那功夫,雙方兵器相交已不下十數回合,磕得火星亂冒。

十幾刀下來,李麟已然遍體刀傷。

雖然月光之下,視線不如白天清晰,雙方又是竭力死拚,氣勢上不分上下。

但交手之際反應的快慢、刀法的運用、力道的大小,一下子就能拉開彼此的差距。

十幾回合的交鋒中,李麟至少有四刀險些傷及楊澈,但也隻是險一些。

而楊澈一共劈、砍、斫、刺十七刀,有九刀命中了李麟。

如果不是因為楊澈想要活口,避開了他的要害,李麟已經一命歸西了。

楊沅聽及陸遊之名,大感驚訝,有心問個明白,隻是後牆外金戈之鳴不絕,眼下可不是時候兒。

“好,我也是聞聲出來擒賊的,我們且……”

楊沅目光一轉,看到了地上的手弩:“這是弩?”

陸遊道:“正是!”

宋朝是個很奇怪的時代,朝廷給人的印象猶如一個文弱書生。

但宋人民間尚武之風,卻是極盛的。

北宋早期,尚有禁止民間持弩的律令,中期以後,便已廢除了。

民間不僅可以造弓藏弓,便連弩也可以,隻是不允許造“神臂弓”那種強弩。

宋朝時候,允許民間結社,如“福建保伍”,擁有槍杖手弓弩手五千多人,是勢力極為可觀的民間武裝了。

湖南鄉社,從人數到裝備,與福建保伍的規模,也幾乎是不相上下。

至於各地的“弓箭社”,那更是頗具規模。

他們推舉家資豐厚、武藝高強的人,擔任社的頭領,稱之為“社頭、社副、錄事”。

日常組織與訓練社員,“帶弓而鋤,佩劍而樵”;所立賞罰,“嚴於官府”。

臨安城裡就沒有這樣的半軍事的民間組織了,但也有弓弩社團,主要是弓弩愛好者去那裡學習、訓練和競賽了,有點像現代的“射擊俱樂部。”

臨安城中目前有射水弩社和射弓踏弩社等七八個社團。

原本打算把楊沅弄進皇城司的楊澈,曾讓他去“射水弩社”學過三個月的弩。

楊沅一彎腰,就把陸遊的那具手弩撿了起來。

借著月光一看,矢箭已經上弦了。

陸遊追趕路上,就給手弩上了弦。

隻是,他追在最後麵,而且也知道抓間諜活口遠比死人有用,生怕失誤,所以遲遲不敢放箭。

這時見楊沅撿起手弩,不禁擔心道:“你會用?”

“略懂!”

楊沅應了一聲,便垂弩指地,走向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