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後還有一張,小劉,你也回去把它搬過來吧!”
“多謝祖龍陛下!”
劉邦早就眼紅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此刻聽到命令當即不忍耐,回去搬來了一張和祖龍一模一樣的藤椅。
兩人悠閒地躺著,一旁的桌子上還有瓜果,零嘴和熱茶。
李世民:“……”
你們兩個是擱這度假啊!
他無語了。
怎麼他就想聽個答案,祖龍陛下和漢高祖陛下,就跟準備吃超級大瓜一樣了?
“李二陛下,那我就可以說了哦!”
崔遠帶笑看來,李世民認真點頭。
“陛下,你還記得當初的渭水之盟嗎?”
聞言,李世民的臉色有些難看:“記得,朕當然記得!朕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就在朕登基的那年,狼子野心的突厥撕毀和大唐的盟約,想當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並且直接攻至距長安僅四十裡的涇陽。”
“當時京師震動,長安內的兵力也不過數萬,朕無奈之下隻能設疑兵之計。”
“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在渭水隔河與那狗賊頡利可汗對峙,怒斥他違背盟約!將他們逼退。”
說話間,李世民自己都在咬牙切齒!
雖然那次對峙的結果,是大唐勝利了,僅僅隻是出動數百人就避免了滅國的災難。
但也付出了大量代價,給予了突厥大量金銀財富,還讓他李世民的威嚴徹底掃地。
而且不單單如此,他的父親,太上皇李淵在晉陽初起兵的時候。
為了進軍長安時防止突厥進攻後方晉陽,同樣主動結好突厥,給予了他們巨量好處。
兩次疊加,突厥早就從大唐獲得了無儘利益,可依舊出爾反爾!
可以說,是李世民這一生以來最為憋屈的一次,比之前五姓七望逼迫自己的時候更甚!
為了能夠複仇,讓這頭白眼狼付出血的代價。
李世民更是一直積極進行對突厥的備戰,甚至允許軍士在顯德殿內習武,隻為能夠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
就算麵臨天災,他們的訓練也沒有停止過!
“居然如此凶險。”
“唐皇麵對如此危機,也能沉著應對,真是人傑啊!”
嬴政和劉邦聽著,對李二這個人更多了一分欽佩。
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勇氣這般將自己陷於危險境地,為了守護首都,主動挺身而出。
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立刻逃離的,想要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崔神仙,請問朕最後有擊潰突厥嗎?”
李世民詢問。
之前他還不在意,現在說起來,立刻就有些心動。
崔遠可是來自未來,絕對知曉自己將來有沒有擊潰突厥!
“你的確是臥薪嘗膽,擊敗了突厥。”
崔遠給出了李世民最想要的答案:“不過你卻沒有完全贏,反而因此讓大唐損失更大。”
“這……什麼意思?”
本來李世民在聽到自己將來可以擊敗突厥,報仇雪恨的時候。
他就想要歡呼慶祝了。
然而崔遠的下一句話,卻又仿佛一盤冷水,將他的熱情徹底澆滅!
“為什麼說朕擊敗了卻沒有完全贏,反而讓大唐的損失更大了啊?”
他真的蒙圈了,完全想不通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結果。
“因為李二陛下,雖然你大多數時候都英明無比,但卻有的時候也是真的好大喜功。”
崔遠不緊不慢,接著道:“你在未來趁著天氣嚴寒,同時突厥內部不和的時機,徹底擊敗了突厥,並且俘虜了他們的頡利可汗。”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鼓舞了大唐無數的將士!”
“然而你李二在慶祝之後,卻做了兩個無比昏庸的決定!”
“第一個是不殺死敵頡利可汗,反而好酒好肉將他安置在長安城。”
“第二個就是開啟了大唐和親的先例,將宗室女定真縣主嫁給了突厥貴族阿史那蘇尼失的兒子,以求穩定穩定戰後來投降的東突厥部眾!”
“兩個舉措的目的,都是想為你自己求得一個可以用教化感化突厥,讓他們心悅誠服的治世明君之名!”
“明明就是突厥人不守承諾,在接受了大唐每年的大量好處後,幾次三番南下掠奪。”
“可你在勝利後,不但不殺匪首,而且還讓他們迎娶大唐的貴女,甚至當官,在大唐的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李二啊!你說你自己做的這些,是不是贏了比輸還要讓人難受?”
說到這裡,崔遠自己都忍不住翻白眼了。
李二在未來,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皇帝,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就是他對待外邦的態度。
明明大唐是華夏曆史上,最意氣風發的年代。
天朝上國,四海臣服,那是何等的霸氣。
可李二在勝利之後,乾的卻是嫁公主,並且還送去大量種子技術的這等荒唐事,把漢家兒郎的臉全部丟儘!
盛唐外嫁公主,以求和親和平的先例,就是他開的!
李世民壓下心中的驚恐,勉強開口:“崔……崔神仙,話不能這樣說的啊!”
“雖然那是未來的朕所做之事,聽起來也很荒繆,可的確都是合情合理的”
“大唐畢竟才初立十多年,國力還有待提升,需要保證邊界的安寧。”
“而且曆朝曆代的皇帝也都是這樣做的,雖然祖龍陛下,可是漢高祖陛下有啊!”
他不服氣,明明之前的皇帝都是這樣,憑什麼就罵他一個?
劉邦聞言,立刻呆住了。
怎麼好端端正在批鬥你的,突然就又變成批鬥我頭上了?
而且他什麼時候和匈奴聯過姻了,自從將冒頓單於殺死後,自己在位時,就一直派兵將匈奴殘部往死裡打。
崔遠倒是明白李世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是指劉邦在白登之圍戰敗後,被迫通過和匈奴的聯姻維持和平。
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此事影響的後續!
“漢高祖會和匈奴聯姻,是因為大漢勢弱,可大唐不一樣啊。”
崔遠搖頭,將李世民最後一絲的僥幸打破:“你是不是以為自己等到大唐元氣恢複後,就會改變對待那些異族的態度?”
“錯了,在第一次和親之中嘗到了無數甜頭的你,未來在對付吐蕃,吐穀渾時繼續采取了和親這個憋屈無比的策略。”
“而那個時候的大唐,國力已經是脫胎換骨,比現在強大數十倍,被四方蠻夷朝拜,並且尊稱你為天可汗!”
“難道如此的大唐,也是勢弱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