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很期待。
自己花了那麼大的功夫,還讓崔遠在大唐呆了幾個月,為的不就是想要狠狠報複這些東瀛人嗎?
如今遣唐使就在這裡,就差想一個好的處理辦法了。
雖然他很想直接進攻,這樣就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是大秦出兵,勢必要暴露時空門的存在,而讓大唐出兵,又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陛下,你真可會當甩手掌櫃。”
崔遠很無奈。
自己不過是覺得無聊,放空了一會兒,怎麼就又被盯上了?
他隻能走到那些瑟瑟發抖的遣唐使身邊,詢問道:“你們現在應該是處於飛鳥時代,還沒有進行大化改新吧。”
諸多遣唐使立刻搖頭,皆是神色茫然。
“大化改新?那是什麼?”李世民好奇。
這個稱呼,聽起來似乎挺霸氣的。
“這是東瀛的一次大發展,發生在距今二十年後。”
崔遠解釋道:“根據後世的曆史記載,東瀛一國的發展主要是從隋朝開始的,不斷派遣遣隋使,學習隋朝的文化和官位製度。”
“到了唐朝也是如此,並且交流的更加頻繁。”
“在你的特地關照下,東瀛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政治進一步成熟。”
“引入了均田製和租雇調製,落實戶籍和記賬製度。”
“參照《唐令》寫成《大寶令》法典。”
“遵照長安城布局規劃平安,平城二京。”
“並最終在二十多年後的大化元年,新上任的孝德天皇推行改革,效法唐製,終於完成了中央集權,並改名日本國。”
李世民越聽越是無語,這個東瀛還真是什麼都要學習啊!
自己這裡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全都被這些遣唐使學個乾淨。
而且還不用繳納什麼學費,甚至自己還會主動給他們送上厚禮。
這都是什麼玩意啊!
李世民很火大,崔遠在旁看戲看的樂嗬。
如果被李二知道未來東瀛還會恩將仇報,派出四萬大軍進攻大唐,沒準會直接氣昏過去。
“這個大化改革到底挺有意思的,不過你問這個乾什麼?”
嬴政看來:“朕是想讓整個東瀛生不如死,和這什麼大化改革沒關係吧?”
“陛下,你這就太著急了。”
崔遠笑著解釋,悠然指向了那些錯愕的遣唐使。
“大化改革既然一次東瀛的大發展,那就代表著,在它開始前的東瀛,正處於極度的內亂之中!”
諸多遣唐使全都臉色駭然。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崔遠接著道:“現在你們的現任天皇,正在被兩個豪族製約著,一個叫做蘇我氏,一個叫做物部氏。”
“你是怎麼知道的這些!”
“而且還說出它們的名字!”
“不可能的啊!”
遣唐使紛紛發出驚呼,之前雖然害怕,但主要是怕崔遠無緣無故殺死他們!
而現在,他們真沒有想到自己國家的情況,竟然被這個遠在千裡之外的唐人準確說出!
還有比這個更加嚇人的事情嗎?
嬴政雙眼發亮:“原來你們正在內戰啊!”
鐵板一塊的國家和內戰的國家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後者隻需要輕輕一推,就可以陷入無儘的混亂!
“崔遠,你辦法難道是……”
“沒錯!”
崔遠接上話語:“就讓整個東瀛永遠陷在內戰之中!”
“這些遣唐使,應經就是那兩大豪族之一派遣而來,想要學習大唐的先進技術,從而擊潰對手。”
“而我們,也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把大量大唐淘汰下來的鎧甲武器全都運到東瀛去!”
運到東瀛去?
李世民沒有想明白,朝著崔遠不解詢問:“為什麼要運過去?你之前不是和我說不能給這些白眼狼家夥一點好處嗎?”
“雖然送去的是大唐的廢棄鎧甲和武器,但那也是物資啊!”
這和崔遠剛才的態度,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啊!
“李二,你再認真想想我說的話。”
“我隻是說了給予他們鎧甲和武器,可沒有說給他們鍛造武器的技術。”
聽到崔遠的解釋,李世民猛然一驚:“你的意思,難道是想讓他們拿著這些武器繼續內戰!”
“沒錯,就是這個樣子!”
啪啪啪!
崔遠鼓掌,臉上全是殘忍的笑意:“隻要不給他們關鍵的鍛造技術,而是不斷運輸成形的鎧甲和武器。”
“那麼他們就把仇恨和怒火全部發泄在同族身上,同時對提供武器的大唐依賴無比。”
“如此一來,大唐既可以消滅了多餘的廢舊武器,又能夠讓整個東瀛生不如死,失去了所有的發展機會。”
雖然這也有可能引發海盜危機,讓那些倭寇騷擾東南沿海。
但現在東瀛的航海技術又沒有後世的發達,隻有大豪族才有實力遠航來華夏,而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在一千多年的現代,這一套可謂被某個白頭鷹玩的飛起。
到處出售破舊裝備,到處掀起戰火,把中東無數國家永遠困在戰爭的泥潭之中,然後瘋狂用武器賺取他們地下的石油。
“未來的曆史已經證明,所有的發展都必須建立在團結統一的基礎上,就算是戰爭時期的科技大爆發,也需要雙方國內的絕對統一。”
“隻要大唐不斷提供武器,那麼東瀛的內戰就永遠不會結束,也永遠不會有發展的機會!”
“而且東瀛本土上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大唐在最初的給予後,就可以售賣武器收割他們的金銀,然後拿去和各國繼續購買原材料生產武器,不斷抽取東瀛的血來供養大唐的鍛造業。”
“這種模式,在後世也被稱呼為軍工複合體!”
崔遠悠然說完,閉眼養神,想要得到李世民的驚歎。
可等了好幾秒,依舊沒有任何的聲音響起。
睜開查看,才發現李世民已經像個木頭一樣,呆呆站在原地。
張著嘴,臉上全是駭然!
甚至不單單是他,嬴政,劉邦和李君羨,乃至諸多遣唐使們,神色也全都是如此!
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