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景帝?大漢棋聖!(1 / 2)

“崔神仙,請您務必要告訴朕這個答案。”

劉恒對這個問題很在意,還主動給崔遠倒茶,以表示尊敬。

劉邦滿意點了點頭,認為老四這是想要提前布局,避免皇權交接的時候出現意外。

崔遠有不同的看法,他總覺得劉恒隻是想要趕緊把找個工具人兒子,幫助自己處理國家事務。

就和嬴政把所有事情都丟給扶蘇一樣,實施君主離線製。

崔遠接過了茶水,拿人的手短,也不好將這件事情戳破。

其實對於漢初的事情,他前世也沒有了解太多,但對於劉恒的繼任者漢景帝,他卻是印象深刻。

誰讓他是大漢棋聖啊!

“陛下你可以儘管放心。”

“和之前的諸多意外不同,你駕崩後的皇位繼承是順順利利的,在你之後的皇帝就是你所立的太子——劉啟。”

“是啟兒嗎?那就好!”

劉恒鬆了口氣,這位未來的漢文帝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重蹈父親和始皇帝的覆轍,在自己死後的皇位上發生意外。

現在聽到崔遠肯定,自己的下一任皇帝就是劉啟,心中最大的石頭徹底落地。

劉啟出生時,自己還在代國為代王。

劉啟其實在劉恒幾個兒子中隻是排行居中,甚至還不是代王後所出。

但是劉恒在被呂後擁立為皇帝後,代王後所生的幾個兒子都相繼病死,無緣太子之位。

直到呂後病逝,劉恒即位數月後,公卿大臣請立太子,而劉恒剩下的兒子中隻有劉啟最大。

所以他才被立為太子,母親竇氏被立為皇後,為了培養劉啟,劉恒又先後任命張相如和石奮為太子太傅。

既然是太子繼位,那麼皇權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這樣朕就放心了,那啟兒他當皇帝還算是稱職嗎?”

“還算吧,後世把陛下和劉啟的統治稱為文景之治,是華夏曆史上有名的治世之一。”

崔遠看了一眼滿臉自豪的劉恒,接著道:“不過這些在他六博棋棋聖的名號麵前,都不算是什麼。”

棋聖!?

聽到這裡,原本還在驕傲的劉恒微微一愣。

啟兒喜歡六博棋的事情,他也是知曉,經常拉著幾個太子太傅下棋,自己也和劉啟對過幾局。

不過水平這方麵,卻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張相如和石奮的棋藝不太清楚,可劉恒知道自己的棋藝雖然說的不上驚天動地,但起碼也是臭不可聞。

就這樣,自己在特意放水的情況下,劉啟還是贏得很艱難。

“崔神仙你莫要開玩笑了,就啟兒這個六博棋水平,頂多也就欺負一下宮中那些沒讀過什麼書的宮女太監,和棋聖又能有什麼關係?”

劉恒搖頭,隻當是崔遠在胡說。

而另一邊的嬴政看到崔遠這樣說話,已經熟練地從時空門內拿了藤椅,和劉邦悠閒躺著,手裡還捧著冰水,準備吃瓜了。

劉恒:“???”

不是,為何你們兩個對這個動作如此的熟練?

不等他想更多,崔遠就帶笑出聲了。

“陛下,判斷弈藝水平高低的標準是什麼?”崔遠沒有解釋,反而對著劉恒反問道。

標準?

聞言劉恒想了一下,不確定地回答道:“應該是輸贏吧,能贏得越多,贏得對手越強,那麼肯定是棋藝高超。”

他覺得自己應該說的沒錯,棋藝水平的高低,不就是為了贏嗎?

“對啊!”

崔遠讚同,接著道:“所以假如劉啟在未來能夠一直贏下去,嚇得所有和他對弈的人都主動認輸,那麼不就是大漢棋聖嗎?”

“這很合情合理。”

“確實……等等!是不是哪裡不對勁?”

劉恒本能點頭,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不對勁。

什麼叫做隻要嚇得對手主動認識嗎,那麼就能一直贏?成為大漢棋聖?

“難不成啟兒他利用權勢,強迫和他對弈的人認輸??”

劉恒的臉色很難看,想到了關鍵之處,怒火騰騰上揚!

如果利用權勢,那麼還算是哪門子的對弈?簡直就是在丟自己的臉麵,丟整個大漢的臉麵。

“如果隻是強迫認輸,那麼隻會成為笑話,還不至於被後世如此誇讚。”

崔遠搖頭否認,接著道:“之所以劉啟會被稱為大漢棋聖,是因為他在下棋的時候,為了不輸,而把和他對弈的人用棋盤活活砸死!”

“什麼!!!”

“噗~哈哈哈!!!”

“臥槽,我的這個孫兒那麼牛逼的嗎?”

崔遠這番驚天動地的話語出來,不但劉恒傻眼,連帶著見慣了大場麵的嬴政和劉邦,也是一陣錯愕!

尤其是嬴政,正在喝著冰水,直接一口冰水就噴了出來!

下個棋而已,有必要為了嬴而把對手砸死嗎?

難怪崔遠一口咬死這個劉啟是棋聖,就這個棋品,誰敢和他下棋?

“啟兒!?啟兒竟然做出了這種事情?”

劉恒一陣頭暈目眩,完全沒有料到會有這個結局。

簡直是太過滑稽了。

“他砸死的是誰?朕一定要好好保護這個人,不能讓啟兒重蹈覆轍。”

“恐怕你是保護不了,因為他就是吳王劉濞的世子劉賢。”崔遠又給劉恒崩潰的內心上藥,讓他更加崩潰。

“劉賢??怎麼會是他?”劉恒感覺天都塌下來了。

劉濞可是他堂弟,自己的兒子竟然為了不輸棋,而用棋盤把他的兒子給砸死了!

劉邦也覺得自己的心臟一抽,沒想到自己這個侄子的命運如此淒慘,兒子居然會因為下棋而丟掉性命。

這都是什麼荒誕現實,簡直就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崔神仙你可記得相關的描述?”

劉恒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好好詢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崔遠沒有隱瞞的解釋道:“這件事情說起來的話,也算是一個意外。”

“劉啟初為太子的時候,吳王劉濞的世子劉賢入京拜見,陪伴劉啟喝酒下六博棋。”

“因為劉賢的師傅都是楚人,從而使他養成輕佻、剽悍的個性,平時又很驕矜。”

“所以與劉啟博弈時,為棋路相爭,態度也十分不恭敬。”

“年少氣盛的劉啟在激動之下,就拿起棋盤打劉賢,不料一個不留神直接就把他打死了。”

“你知道事情後十分無奈,隻能派人將其遺體送回吳國去埋葬,但從此劉濞徹底怨恨上了劉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