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蒸蒸日上的沈家(2 / 2)

她雖不喜蔣氏,可蔣氏是一心一意為沈家,蔣氏的生意好,沈家的條件變好,她在外麵也安心些。

便很認真地教蔣氏怎麼把作坊做大,從擴大作坊,到開發客源,她細心地教給蔣氏。

沈父總擔心她倆吵架,也在旁邊聽著,仲陽怕母親記不住,在旁拿筆寫下。

蔣氏聽沈冬素說的,好像以後作坊能變成有幾百個工人的大作坊,她興奮之餘也有害怕。

怕自己管不好,現在管幾十人,還都是村民,她都覺得吃力,以後管那麼大的作坊,她又不識字,怎麼管啊?

便道:“咱們現在作坊也挺好,一年穩穩幾十兩的收入,娘挺滿意的,不用擴張了。”

沈冬素直接道:“這是我的建議,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實施。

不過我提醒一下,米粉比紅薯粉的做法更容易,連秘方都算不上。

縣城打探紅薯粉的商戶特彆多,要是有人琢磨出配方,開大作坊,把咱家的生意搶了去,以後一年可就賺不了幾十兩。

做生意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你還這麼年輕,村民也都聽話,你不想著做大做強,就等著被彆人吞並吧!”

蔣氏笑著摸摸臉:“娘哪裡年輕了!都三十好幾了!

哎喲,瞧咱閨女,今天嘴怎麼這麼甜。”

沈冬素:……合著我說那麼多,你就聽個你年輕了?

沈冬素也非誇張,這年頭又沒專利版權啥的,食品生意更是誰都能學。

對於紅薯粉到現在還沒誰‘偷師’成功,她都覺得奇怪!

這要是後世,最多三、五天,賣酸辣粉的小攤滿大街都是了。

她覺得是因為作坊在沈家村,而工人都是村民,蔣氏也算聰明,一直以來都是用流水線作業方式。

所以配方才沒有傳出去,讓沈家做了幾個月的獨門生意。

可米粉就太簡單了!被人琢磨出製作方法是遲早的事。

她也沒強行乾預作坊生意,如果事事都要她來決定,那她得累死!

不過她可以先給自家米粉作坊找個大客戶,那就是棉線工坊,按劉管家的預算,得請幾百個工人。

這些工人就是沈家的潛在客戶,還有火鍋酒樓,紅薯粉的銷量也不錯。

沈冬素給蔣氏寫米粉製作流程,寫到半夜才睡。翌日起來晚來的時候,院子裡已經有許多人在說話。

她慶幸自己的房間裝了洗手間,要不然還得出去打水洗漱,院子裡的客人看到,太尷尬了。

農村姑娘都勤快,像她這樣睡到比全家人都晚起的,沒有幾個。

她淡定地洗梳完,才推門出去。以為村民是來找蔣氏,請求能進作坊乾活的。

沒想到今天都是來找沈父的,不止沈家村,附近幾個村的人都有,裡長也來了,正在沈爺爺房間裡喝茶。

聽了兩句才知道,他們是來找沈父預定水車的,三月春播,二月耕田、挖渠、興修水利。

光州的雨水不豐,年年春播,離河道遠的地,都是靠人挑水澆田。

所以去年水車一出現,才引得整個鎮的農民都來看。直到現在,每天都有人從很遠的地方跑來,就為看一眼水車。

本來沈父不打算用水車謀利,他說都是十裡八村的鄉親,收個成本費就行了。

但沈冬素覺得不妥當,因為憑沈父一個人,能做幾輛水車出來?

你得請小工,得付小工工錢。

再說,隻說水車能賺到錢,才會有木匠願意學習。

水車也能傳的更遠,有更多的農戶用上。

如果你隻收成本費,彆人一看,這麼辛苦還賺不到錢,誰願意做?

再有木匠賣的水車價格高點,村民還會罵他黑心,因為沈大成的水車很便宜……

何況水車也不用一家裝一個,幾家合夥,一個村子按地勢來算,裝幾個就夠用了。

全村平攤一下費用,最多幾百文,村民們也拿得出來。

反正沈冬素跟沈父灌輸了一頓,如何讓水車傳播廣泛的經濟學,沈父思量一下同意了她的建議。

除了成本費,手工費就按打嫁妝的錢來收。

這讓餘大魚很高興,他願意幫四姨夫乾活,可他也要養家,若打水車賺不到錢,那他寧願去母親的食肆乾活。

就這樣,沈家成了全村的中心,十裡八村最熱鬨的一戶。

後麵牛棚改成作坊,前麵空地給沈父打水車,餘大魚被沈父升為副手,又從村裡請了十幾個青壯幫忙。

這是體力活,比粉絲作坊要累,給的工錢自然也多些,一天管兩頓飯,給八文錢。

現在同村老少,有一半人都在沈家幫工。年輕的在粉絲作坊和打水車,幾個年長的婦人幫廚煮飯。

沈爺爺還請了十幾個半大孩子,幫忙從河裡撈小魚小蝦,放養到藕塘裡。

至於藕芽,是沈冬素托劉管家的找的,光州還沒有專門種藕的大戶,劉管家請商戶從楚州帶的藕芽。

不過帶的不多,巨大的藕塘隻鋪了十分之一,沈爺爺卻覺得挺好,因為藕長勢快,最多兩、三年就能長滿一塘。

他又到集市上買了幾百隻小鴨,在藕塘堤上蓋了一間小草屋,請了村裡一個老光棍看塘。

沈冬素怕他錢不夠用,以入股為由,悄悄給了沈爺爺五十兩銀子,讓他放心大膽地開發藕塘。

沈爺爺開始不願意要,還黑著臉問:

“你從哪弄這麼多銀子?你實話跟爺爺說,你天天在外麵跑,到底是乾什麼活?”

沈冬素便把那火鍋酒樓自己有乾股的事說了,悄聲道:

“阿爺你沒瞧見,那火鍋的生意可火了!我一個月的分紅都有好幾十兩!

你彆跟我爹娘說,不然我娘又要要我的錢。

這藕塘你就放心大膽地養殖,火鍋酒樓一天光賣魚片,就能賣出百條鮮魚。

等咱這塘的魚養大了,就往酒樓送,也不愁賣。”

沈爺爺這才放心收了她的銀子,再三叮囑道:

“你拿了人家的乾股,要擔責任也多,千萬彆累著。

要是累了,受委屈了,就回家來,爺爺養魚給你攢嫁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