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沈家村的變化(2 / 2)

沈林鐘笑道:“這事爹該去,爹也彆擔心,您可是王妃的父親,縣太爺還來過咱家喝喜酒。”

“隻是教些木活而已,能有啥不妥當的。”

如今的沈家可謂是全縣的名人之家,沈家村也成了全縣一景。

夏初的藕塘,四處栽的花草,闊氣的棉工坊和米粉作坊,沿河一排的水車……

四處望去,皆是風景。

誰能想到,去年這個時節,沈家還窮得一天兩餐薄粥,整個村子連條通往鎮子的大路都沒有。

而現在,因為沈冬素帶起來的,整個沈家村一半人家都蓋起了磚瓦房,沿河建新家,老村成了大倉庫。

這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憂。

二房雖然也沾了一些光,可一想到若沒大房分家,若沒有將病重的沈爺爺丟到大房。

現在朱氏就是村長夫人,王妃的祖母。

王金花就是全村除了蔣氏,最傲氣的女人。

兩人是真的悔青了腸子啊,特彆是王金花。

想到那次她流產,人家冬素好心上門,她還在罵冬素掃把星。

若是那一次她放軟身段,跟冬素和好,是不是也能穿金戴銀,住著磚瓦房,也買兩個婢女伺候呢?

每每看到蔣氏,王金花就懊悔不已。

偏偏沈大誌被沈爺爺打怕了,一點野心也不敢有。

本來還想借由王妃二叔的名義,跟往來的商賈合作,現在他是連屁都不敢放。

朱氏和王金花這對婆媳,有一個非常好的共同點,那就是,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

一生氣一後悔,就把問題找到對方身上。

都怪婆婆要分家,都怪婆婆心狠不管公公……

都怪媳婦慫恿仗著大肚子,讓她把老大一家趕到牛棚……

然後兩人就開始乾仗,全村人都跟著沈家大房,風風火火地朝好日子邁進,隻有二房不時傳來吵哭喊的聲音。

再有就是馮文生的母親肖氏,自從她在小木屋裡找不到沈冬月,怎麼也打聽不到她人去了哪,她氣得快要瘋了。

她當然打聽不到,全村人誰會得罪沈村長,將沈冬月的下落告訴這個瘋婆子啊!

肖氏確實離瘋不遠了,她眼紅沈家的飛黃騰達,恨沈冬素高嫁。

在她看來,沈冬素和沈冬月這兩姐妹,就該一輩子嫁不出去,賣到窯子裡做娼,才算對得起她兒子。

她找不到沈冬月,便將怒火宣泄到二房一家子頭上。

往二房大門上潑過糞,朱氏找上門,往朱氏頭上倒夜壺。

王金花找上門,拿糞舀子往王金花身上呼,邊呼邊罵:

“老娼婦教出來的小娼婦,還我兒子來!”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肖氏現在什麼都不怕。

要不是擔心六年後兒子回來沒了家,她都想衝到二房去,把這一家子給砍了,好給兒子報仇。

除了這兩家,還有一家子也是悔青的腸子,並且,每天家裡上演的大戲,比沈家二房好看多了。

那就是舅舅蔣德運一家,蔣德運先有了‘秀才的舅舅’這個名號,轉頭又有了‘王妃的舅舅’這個貴稱。

這要是京城,他都能算皇親國戚!

在這小縣城,連縣太爺見了他都得彎腰行禮!

可惜,這一切都被他給搞砸了,幾個姐姐都不認他,外甥外甥女被他得罪光了。

先賣阿沅,又要賣冬素,這樣的舅舅,誰敢認?

林鐘抹不開麵子,不知道拿這個舅舅怎麼辦,莫修謹說他來想辦法。

之後莫修謹隨沈冬素去京城,沈林鐘還擔心,修謹這一走,舅舅的事怎麼辦呢?

娘親舅大,隻要他不是犯了王法,外甥就不能不認舅。

他真乾點啥,沈林鐘真不好出麵處理。

不過很快沈林鐘就知道莫修謹留了什麼後手,他竟然查到縣尉跟舅母鄭氏有苟且。

悄悄讓人將證據送到蔣德運麵前,得,從此蔣德運家就開始上演大戲了。

被鄭家打壓多年,跟上門女婿差不多的蔣德運,還是不敢休妻,能想到報複的方法就是,娶二房!

就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一個溫柔似水的魏姓女,不管鄭氏怎麼鬨,兒女怎麼勸,他硬是把人娶回來了。

可娶進門就不同了,這魏氏在他麵前溫柔似水,在鄭氏麵前卻是寸步不讓,又會哭,又會告狀。

鄭氏成天像一隻發瘋的母老虎,欺負可憐的小白兔一樣。

蔣德運恨恨地道,總有一天要休了鄭氏,把魏氏扶正。

這下可徹底惹毛了鄭氏,把娘家人都叫來,蔣德運也沒瞞著,把她跟縣尉乾的醜事說了。

從此,蔣德運家的大戲街巷鄰居都看花眼了,連戲班子在這一片都賣不出去票。

看戲班子唱假戲,哪有看蔣家真戲來得過癮。

蔣德運彆說出去仗著王妃舅舅的名義乾壞事,連出家門都難。

而且羅家派人跟他聯絡,都被甲十八給攔截了。

沈林鐘這才知道自己擔心的太多餘了,有淩府的人盯著,怎麼可能允許蔣德運給王妃抹黑!

光州可是淩王的封地,外人想利用蔣德運、沈大誌之流為難王妃,也是極難的。

被肖氏一直找尋的沈冬月,先在蔣氏的米粉作坊乾活,蔣氏見她一改往年的惰性,手腳勤快,人也安分守己。

也願跟她說兩句話,沈冬月晚上被肖氏鬨的實在沒辦法,便將這事告訴了蔣氏。

蔣氏就悄悄地讓二姨母帶她到了縣城,在二姨母的食肆中乾活。

她改頭換麵,算是如了願,徹底到了一個誰也不認識她的地方。

隻有丁啟知道她的過往,可丁啟是苦命出身,自家姐姐遭遇的情況,跟沈冬月也差不多。

他豈會看不起沈冬月?反而很可憐她。

這時沈冬素一行終於順利進京城了,進京城的第一天夜,他們宿在一處偏僻的民宅裡。

淩墨蕭便道:

“我準備送信到光州,你也封平安信吧!”

沈冬素鋪紙提筆,哪裡是寫平安信,簡直是有說不完的話要傾訴於紙上。

從沈爺爺問到小滿,全家老小,一個人也沒落下。

除了給沈家人的,還給賈大廚,說一說夏季菜單的事。

又跟劉管家說一說葡萄園種植,和棉紡織作坊的發展方向,還有叮囑山山多備些高度酒。

香水可以多做一些了,才到京城一天,她就看出來了,有再多的香水,在這個繁華奢靡的大都市,也能高價賣出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