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攻守易勢(2 / 2)

羌廆甚至連上庸都顧不上了,親自到旬關坐鎮。

這種情況下,巴中、劍閣一線的守軍就隻能夠自求多福了。

守衛劍閣將功贖罪的昌平君從運來的越來越少的軍糧中,意識到情況不妙;守衛巴中的王恒也意識到問題大了。

事實上,不論是昌平君所部還是王恒所部都還有差不多半年的軍糧,王恒後方的山間堡壘也都差不多有半年的存糧,但賬卻不是這麼算的。

最多三個月如果得不到新的糧草供應,軍心就要亂了。

然後不久,王恒就接到了羌廆命令他全軍攜帶所有軍糧、軍械撤出巴中、大行道一線,僅保留大行道最北側的幾個城寨,所部立即支援上庸的命令。

這個命令,不僅意味著王翦入蜀以來最大的成果不複存在,更重要的是,讓王恒意識到了形勢的險惡。

因為害怕驚動大虞軍,王恒連毀城都不敢,甚至連外圍的幾處據點的守軍都沒有通知,便連夜帶著巴中城主力撤離。

守衛外圍據點的秦軍是在第三天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的,看著空無一人的巴中城,這些人氣的罵娘,隻能向大虞軍投降。

王平所部知道情況有變,小心謹慎的開始追擊,卻發現秦軍是真的撤退了,沿途有棧道的通通毀掉,沒有的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還在部分地段設置了陷阱。

王平所部最終沒有追上王恒所部,並被之前王翦設置的防禦工事堵在了大行道的北側出口處,但王平卻很開心,因為他知道,秦軍是真的出問題了。

當董璜從地底隧道中鑽出來,來到朝鮮的時候,大虞對大秦已經全麵轉入了戰略攻勢。

大虞接見了駐守朝鮮的三吳等將領,並接見了廉頗、薑維、鐘會、鄧艾、羅憲、杜預、霍弋、夏侯霸等人,批準了廉頗等人提出的滅燕、滅東胡的計劃。

之後,董璜又去忠於他的瀛洲轉了一圈。

慰問了一下“第六天魔王”等人的妻女,這才返回昊京。

返回昊京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封神。

董璜自然就是董璜太一,東君為焱妃,星主為諸葛亮,雲中君為張琪瑛、魂主為賈詡,河伯為周泰,湘君是董璜的馬甲。其他幾個神明都沒有封,因為並沒有合適的人物。

陰陽家的那些人功績不夠,能力又多少有所欠缺,並不適合驟然登上高位。

其他的文武百官封月神之類的神職,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雜七雜八的事情處理好,秦王政三年也快要接近尾聲。

在秦王政三年的最後幾個月裡,大虞和大秦並沒有爆發更多激烈的戰事。

唯一的激戰是在上庸方向,趙雲所部與王恒所部激戰,士氣低落的王恒所部小敗,隻能任由趙雲所部兵圍上庸。

到秦王政三年年底,上庸城投降。

在整體大戰略上,大虞采用了白起打長平之戰的策略,就是拚消耗。

這讓秦國很難受。

如果不是殺了那兩千多戰爭代行者,關中的秋收也尚可,秦國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秦國一心想要的是,堅持到明年就好了。

然而,秦王政四年對於秦國而言卻是一個大坑。

年初,求援無望兵糧耗儘的鄧城發生兵變,守將王約被殺,鄧城投降。

至此,南郡全部並入大虞版圖。

四月份,秦國大旱。

大旱之後必有大蝗。

到了七月,餓殍遍地的秦國,一度發生了瘟疫。

秦國隻得再次賣官鬻爵,並向唯一說得上話的國家——齊國購糧。

缺糧,讓秦國的軍事反攻計劃再次成了泡影。

這次的大旱與蝗災,其實對其他各國也有不小的影響,甚至一度影響到了草原上;而秦國境內發生了大疫,也讓大虞隻能夠緊鎖國門,生怕染上瘟疫。

大虞南陽、韓國等地騎兵的主要任務,也成了防止有秦國人非法越境。但凡有越境者,不論緣由,殺無赦。

大虞知道,這個時候給秦國送糧,也隻會讓秦國的先軍政策送給軍隊,或者到了權貴手中被高價出售,幾乎到不了老百姓手中。

大虞最大的仁慈,就是與秦國簽訂停戰協議,雙方息兵,並且任由秦國從齊國購買糧草。

幸運的是,南陽等地的秦國人口有半數已經被大虞擄掠,大虞這也算是救人了。

不過,董璜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但也有王者該有霸道。

大虞雖然不跟秦國征戰,但是卻也騰出了手來可以對付齊國了。

在秦國被拖住手腳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齊國將不會有任何援軍。

攻打齊國的理由也很正當:齊國背信棄義支援秦國。

齊國現在其實還在跟趙國打仗。

齊國不想放棄河北之地,在擊敗龐煖後,覺得又行了的齊國渡河收服被趙國占據的河北之地。

在這片土地上,齊國還是有不少軍隊的,之前趙國主力忙著救援邯鄲,也沒有顧上,直到蒙驁、王翦撤軍,趙王才想起這件事了。

可是當時的趙王不敢讓李牧離開,就派了大將慶舍前去,結果情況很不儘人意。

趙王最終又派了李牧過去,然而攻城戰就算是李牧也需要時間,像是齊軍重兵把守的南皮等堅城,李牧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隻能讓作為炮灰的戰爭代行者的空間兵去硬填。

結果大勝龐煖、占據平原的齊國大將田勝這個時候帶著大軍渡河了。

李牧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奪取南皮的大好時機。

他用了誘敵深入之計,指揮部隊連戰連敗,讓田勝長驅到南皮附近,而後發動伏擊,一戰而勝。

田勝戰死,喪失希望的南皮守軍投降。

至此,近年來精銳損失慘重的趙國,竟然占據了整個河北和大半個幽燕之地,疆域竟然比全勝時期都要廣闊。

隻是,精力被齊國、秦國牽製住的趙國並沒有注意到,燕國被一群打著朝鮮旗號的人徹底滅掉了,這群人不僅滅掉了燕國,還打服了林胡、東胡等胡人,對趙國的幽燕之地虎視眈眈。

此時,趙國朝堂關注的重點,竟然是要不要遷都。

經曆了這麼多事,邯鄲這個破地方,趙王是真的不想待了,他想要把都城遷到薊城。

當然了,愛麵子的趙王並不會他要放棄邯鄲,而是說要把薊城設為陪都,然後去視察陪都。

這個時代的國家,有多個都城是很正常的事,楚國遷都成癮,齊國也有五都。

趙王的這次遷都,甚至還得到了宋姬的支持。

李牧雖然上書痛陳利害,但領兵在外的他終究改變不了朝堂的局勢。

於是,趙王開開心心的帶著後宮和達官貴人們去薊城了。

因為李牧的努力,眼下的齊國竟然到了兵力最空虛的時候。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準備良久的大虞三路伐齊,正式拉開了滅齊的序幕。

——

謝謝大家的祝福!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