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雖然接連吃敗仗,卻越戰越勇,消耗了柔然蠻子許多兵力,牢牢將柔然騎兵拖住。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
熟悉邊軍戰力的左大將軍,發出了“範忠良在邊軍幾年大有長進”的感慨。
劉恒昌接了話茬,是因為這幾年邊軍一直在以親衛營的法子來練兵。準確地說,是在以劉恒昌製定的辦法來練兵。
左大將軍對此心知肚明,聞言扯了扯嘴角,放下千裡鏡,對劉恒昌道:“等這一仗打贏了,再論功行賞。範大將軍和邊軍是頭功,誰也搶不走。放心,本大將軍也不是那等愛搶功之人。”
你劉恒昌的功勞,本大將軍不會搶。
劉恒昌隻當沒聽出左大將軍的話中之意,肅容拱手請戰:“大將軍,末將願意領親衛營出擊。”
“不急,”左大將軍沉聲道:“本大將軍要先看一看。等摸清柔然蠻子的兵力,找準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再派親衛營出戰。”
二十萬大軍裡,三萬的南陽親衛是絕對的精銳,個個擅長馬戰,耗費幾年之功練就了對付柔然騎兵的戰術。這麼一柄尖刀,要用在最合適的時機,狠狠地刺入柔然蠻子的胸膛。
劉恒昌表明請戰的意願,得了左大將軍的允諾,便閉了嘴。
第一日激戰,打到了天黑才各自鳴金退兵。
第二日天剛亮,左大將軍又派人衝擊柔然軍營。
朝廷大軍的軍營和柔然軍營相隔不過四十裡。這樣的距離,對騎兵們來說,不過是策馬一兩個時辰的事。
旭日初升,馬蹄聲轟鳴,大地不停戰栗抖動。
喊殺聲從早至晚。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皆是如此。
柔然蠻子先被邊軍消耗了許多兵力,這幾日激戰又是死傷慘痛,已經萌生出退意。
說來,這一次進犯邊關,根本就沒能搶到預想中的錢糧人口。邊軍一直咬著他們不放,想討厭的虱子一般,甩都甩不脫。邊軍快被打殘了,大梁朝廷的援軍又來了。
眼高於頂的柔然可汗伏名敦,也意識到了不妙。
這次的援兵,兵強馬壯,兵力強盛,戰意高昂。激戰幾日,勇悍的柔然騎兵竟占不了上風,接連落敗。
再這麼下去,隻怕要吃大敗仗。
柔然部落的騎兵們,打的是來去如風。這樣的硬仗,其實他們並不擅長,也不樂意打下去。
部落首領們一個個跑來訴苦,伏名敦也心生退意。
打不過就跑。等朝廷大軍走了,以後他們再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才是柔然騎兵們最擅長的打法。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左大將軍仔細觀察了幾天,冷笑了起來:“柔然蠻子打幾日硬仗,就想跑了。”
“劉恒昌!”
等了幾日的劉恒昌精神一振,拱手領命:“末將在!”
“你讓人埋鍋造飯,讓親衛營的三萬精銳吃飽喝足,在軍帳裡安靜休息。今夜三更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