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山也和小田說過此事。小田當然願意得很。
左大將軍聽了之後,熄了招婿的心思,大大嘉獎了小田一番。
活捉了柔然大汗,這一場國戰,可算是徹底的大勝了。
不過,這一仗還沒打完。潰逃的柔然蠻子還有不少,得將他們全部都找出來殺個精光,不留後患。再者,接連不斷的激戰,柔然蠻子死傷極多,大梁軍隊同樣死傷慘重。
軍營裡的傷兵營躺滿了傷兵。隨行的軍醫忙得腳不沾地。萬幸朝廷準備充足,帶了幾十輛馬車的藥材,現成的傷藥也堆了幾輛馬車。輕傷的士兵們,輪不到軍醫,自己也能包紮上藥。
此外,還有戰死的士兵要逐步清點登記,準備撫恤事宜。
零零總總,少說也得忙幾個月才能回程。
捷報當然得立刻送往朝廷,越快越好。
……
這一場國戰,大梁大獲全勝!
煎熬了幾個月的薑韶華,看到戰報後,長長舒出一口氣,笑意躍然於眼底:“陳丞相!傳朕旨意,召集六部尚書進宮,商議戰後獎賞撫恤事宜。”
打了大勝仗,眾臣心情都好得很。
尤其是為籌措糧草軍費忙得心力交瘁的馮尚書,更是喜形於色。這麼一場大勝,連柔然大汗都被活捉了,就算掏空了大梁國庫,消耗透支了大梁未來三年的用度,也值得了。
薑韶華笑著對馮尚書道:“這幾個月來,辛苦馮尚書了。”
馮尚書也沒客氣,笑著歎道:“老臣確實累得很。二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都是一筆可怕的數字。萬幸這兩年大梁風調雨順,從各州郡征調糧食,還能征得上來。要是換在六七年前,就是把老臣榨乾了,也榨不出這麼多軍糧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道理,放到眼前同樣適用。
這是薑韶華登基的第六年,高產糧種基本已經推廣到了大梁各州郡。尤其是北地,每年種出大批的玉米紅薯,百姓們都能填飽肚子,也交得起田賦。此次為了籌措糧草,馮尚書實處渾身解數,算了又算,從各州郡的太平糧倉裡調運糧食充作軍糧。
期間還殺了一些貪官,抄了幾個大族,這些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必多提了。總之,馮尚書這幾個月裡,就沒踏實睡過一夜整覺。
現在,總算能鬆口氣了。
薑韶華也心疼自己的尚書大人:“馮尚書回去好好歇幾日。左大將軍在奏折中說了,要在邊關待一段時日再啟程回京。還有三四個月時間,將士們的獎賞和戰死士兵們的撫恤,都可以慢慢籌措。”
馮尚書張口應下。
出宮後,也就踏實地睡了一晚。第二日便精神抖擻地去了戶部衙門。
一眾戶部官員,心裡哀嚎一聲,打起精神來當差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