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天子憐惜百姓,令我們來送國書。”劉恒昌竟也是一口流利的柔然話:“可汗已經送到,你來接天子國書。”
“接了國書後,大梁和柔然五年內互不進犯。”
左大將軍瞥一眼劉恒昌。這個劉恒昌,竟連柔然話也說得順暢。也不知背地裡下了多少功夫。
親爹還在對方刀下。
石洛侯隻得低頭,接了國書。
左大將軍沉聲道:“你們父子在軍帳裡等半日。本將軍領著大梁百姓離去。天黑之際,你們才可以離去。”
說完,衝劉恒昌道:“劉將軍,你留在軍帳裡。等大軍和百姓撤走了,再領兵追上我們。”
這都是之前就商議好的。
劉恒昌乾脆利落地點點頭。
柔然帶來的大梁百姓,數目龐大,根本無法計算。粗略看去,至少有十幾萬。
這也是石洛侯的陽謀了。
一來顯示自己對父汗的孝心。
二來,你大梁要人,我把人都給你。但是,帶著這麼多人,你有能耐走出草原嗎?
……
左大將軍對此早有準備。
七萬大軍,留下一萬精銳給劉恒昌。其餘六萬人,有五萬巋然不動,另有一萬士兵打散,全部散到百姓中。一個士兵負責管束十餘個百姓。為了保證行軍順暢,這些士兵們握著兵器,一臉殺氣。
做了幾年或十餘年奴隸的百姓們,在明晃晃的兵器麵前噤若寒蟬,連哭喊聲都小了許多。
大軍先行開路,前後左右都是騎兵。百姓們麻木又茫然地被驅趕著向前走。
如果從上空往下看,就如一堆獵犬攆著羊群向前,速度十分緩慢。
不過,好歹是動起來了。
左大將軍策馬前行,身邊心腹武將緊張地低語:“大將軍,我們就這麼走了。留下劉將軍殿後,萬一出什麼事,劉將軍有個好歹,我們可沒法向皇上交代。”
左大將軍淡淡道:“劉將軍主動請纓要殿後。再者,除了他,也沒人能壓住陣。”
要做名將,就得有膽識有氣魄。
退一步說,如果劉恒昌出事了,他領著這麼一大批百姓,想逃也逃不了,一定會有一場惡戰。
草原處處都是戰場,不到最後一刻,誰敢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
直至天黑,大軍才走出了十幾裡。
對騎兵們來說,策馬半個時辰就能追上來。
馬蹄震蕩,地麵不停顫栗。
親兵急急來報:“啟稟大將軍,有騎兵在迅速靠近,是不是劉將軍他們,現在還不清楚。”
左大將軍心裡是否憂慮,無人知曉。總之,麵上一派鎮定:“派人去查看,有消息立刻來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