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太子(1 / 2)

轉眼已是昭平九年。

這是女帝陛下登基的第九年,大梁朝堂上的重臣幾乎都是天子心腹,政務運轉通暢。各軍隊都在奮力練兵,你爭我趕,呈現出一派令人欣慰的氣象。

這一年,女帝陛下二十有五,正是青春鼎盛之年。

寶兒公主過了八歲生辰,已經長成英氣勃勃的小小少女了。

寶兒公主的太傅一共有四個,有兩個是博學多才的翰林大儒,負責教導寶兒公主經史子集。陳丞相和馮尚書也兼了太傅,每過五日要抽出半天時間,教導寶兒公主處理政務和稅賦之道。

寶兒公主的武太傅,是宋淵。

女帝陛下實在忙碌,無暇親自教導女兒習武,便將此重任托付給了最信任的宋統領。偶爾得了空閒,薑韶華會陪女兒過過招。

寶兒習武天賦出眾,比起薑韶華少時更勝一籌。可惜的是,薑韶華的一身神力沒能傳給女兒。不過,身為大梁公主,未來的大梁皇位繼承人,寶兒公主身邊高手環繞,倒也不必成為絕頂高手。

更難得的是,年少的寶兒對政務頗有興趣。薑韶華每晚要批閱奏折,寶兒經常陪在一旁,為娘親研墨,順便豎著耳朵,聽娘親和陳丞相商議政務。

陳丞相私下裡對女帝陛下笑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寶兒公主聰慧且有悟性,將來必成大器。”

薑韶華對女兒也很滿意,笑著說道:“寶兒已經八歲了。朕打算今年就冊立太子。”

按著大梁習俗,孩童養到八歲就算養住了。不過,這個年歲立太子,還是早了些。

陳丞相略一思忖,低聲道:“皇上確定不會再懷孕生育了?”

陳丞相的意思表達的很委婉。

如果薑韶華膝下隻有寶兒公主,立寶兒為太子天經地義。可薑韶華這般年輕,萬一以後再生個兒子出來,以世人的想法,就該將皇位傳給兒子。寶兒公主就會陷入尷尬境地。

所以,這等事一定得想好了再做決定。

薑韶華看著陳丞相:“朕不會再生,有寶兒就足夠了。”

陳丞相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老臣這就準備冊立太子事宜。”

薑韶華嗯了一聲:“讓禮部先上奏折。”

這是要讓董尚書先挺身而出,先為冊立太子一事造聲勢。這幾年來,董尚書不遺餘力地推行科舉改革,已經快被罵成孤家寡人了。不過,董尚書的聖眷也是肉眼可見的濃厚,地位之高,無人能撼動。

陳丞相親自去了一趟董家,和董尚書密談許久。

幾日後的大朝會上,董尚書便上了一道請立儲君的奏折。董尚書博學多才,文采也是一等一的。這一份奏折寫得慷慨激昂,聽得人熱血沸騰。

臣子們反應也很微妙。一方麵,他們早有心理準備。女帝陛下生了寶兒公主後,再沒有過喜訊。寶兒公主四歲就開蒙讀書習武,一應待遇都比照著培養儲君來的。現在女帝陛下要立太子,不立寶兒公主還能立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