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尚書(1 / 2)

皇上一言九鼎,許諾過的話,一定會兌現。

大梁最年輕的吏部尚書,身上還有侯爵之位。就算是不小心犯了什麼大錯,官位也能擋兩次災難吧!

有這樣的好兒子,他這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王丞相心滿意足地閉上眼,沒了呼吸。

王瑾在原地呆立了片刻,才慢慢跪下。

淚水從眼角肆意滾落。

這世間最愛他的人,就這麼離去了。從今之後,他再也聽不到父親的怒罵,身後再沒人為他撐傘擋雨。

在寢室外等候的王家兒孫們,不敢進來擾了天子,就在門外跪下,哭聲一片。

薑韶華在床榻邊站了片刻,長歎一聲:“王侍郎好生為丞相操辦後事。等喪事辦妥當了,再回吏部當差。”

王瑾頭腦僵硬麻木,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皇上,臣理應為父親守孝三年。”

守孝三年,也就意味著丁憂三年。

在官場上,這一退,就意味著官位沒了。朝堂政務繁瑣,吏部侍郎一職總不能空缺三年。

薑韶華卻道:“丞相臨終閉目前的遺願,就是盼著你早日做吏部尚書,官途順遂,撐起王家門戶。”

“你要是丁憂三年,豈不辜負了丞相大人的厚望?也辜負了朕對你的期許?”

王瑾啞然無語。

薑韶華放緩聲音:“這些事,等日後再說。你先辦喪事吧!”

王瑾慢慢點頭,恭送女帝陛下。

等女帝陛下一行人離去後,王瑾徹底撐不住了,就像被抽了筋骨一般,趴在王丞相的床榻邊慟哭不已。

跪在門外的孝子賢孫們,紛紛挪到了床榻邊,一個比一個哭聲響亮。

“四弟,彆哭了。”

久違的聲音在耳畔響起:“父親走都走了,我們先把靈堂設起來。”

是長兄王易的聲音。

十幾年前,王易犯下貪墨重罪,被革了官職,攆回了祖籍。這些年,王易在老宅吃喝玩樂生孩子。孫輩六十多人,有一半都是王易的妻妾生出來的。

王易好吃好喝的,胖得幾乎走不動路,得兩個人左右扶著。

王丞相重病,在外當官的次子三子都不能來伺疾,閒著無所事事的王易在半年前就來了。

王瑾忙著去吏部當差,在王丞相床榻邊伺疾的一直都是王易。

身為王家長子,在床榻邊伺候儘孝,王丞相臨終前惦記的卻還是小兒子,提都沒提長子一句。王易是什麼感覺?

沒什麼感覺。

半點都不意外。

四弟從小就是父親的心頭寶。幾十年過來了,王易早就習慣了。再者,王丞相一走,王家的天就得王瑾來撐著。王易很有自知之明,這等重任,他是挑不起來的。

他還有三十個兒孫後輩,要靠著王瑾這棵大樹哪!

王易心甘情願地退後。誰要是敢對四弟指手畫腳,他王易第一個衝過去扇嘴巴子!

王瑾紅著眼抬頭,看著兄長那張肥胖得幾乎看不清眼睛的臉孔,點了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