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王家設起靈堂,喪信送到了所有親朋故舊家中。
王丞相退得體體麵麵,還有皇上親封的寧國公。王瑾是朝堂重臣,天子心腹。天子在王丞相臨終前,許諾讓王瑾做吏部尚書。
天子一言,重逾千鈞。
王家或許沒了大梁第一世家的榮耀風光,不過,依然是無可撼動的名門大族。王丞相的喪信一傳開,登門吊唁的官員川流不息。毫不誇張地說,整個京城都被驚動了。
停靈七日後,王丞相的棺木被安葬進王家陵園。
真正的祖墳在祖籍太原郡。路途遙遠,扶棺回祖籍安葬是個奢望。王瑾拍板拿主意,將老父親就葬在了京城。以後上墳磕頭燒紙也方便。
王家兒孫們也沒反對。王瑾接掌王家已有十年光景,不服氣的刺頭早就被治得服服帖帖。王易這個嫡長子都聽自家四弟的,彆人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王瑾操辦完喪事,就病倒了。
薑韶華特意派了孫太醫來王家為王侍郎看診。
孫太醫做了數年的太醫院醫正,醫術愈發精湛老道,為王瑾診了一回脈,開了一張調理身體的藥方:“人死不能複生,王侍郎請節哀,保重自己的身體。”
“皇上讓下官帶幾句話來。請王侍郎早日養好身體。什麼時候王侍郎能進宮麵聖了,皇上再離宮巡查。”
原本定好的二月中旬啟程離京巡查大梁,因為王丞相的喪事被擱置。以薑韶華的性情脾氣,肯為了王瑾推遲行程,可以說是聖眷濃厚了。
王瑾沉默片刻,低聲道:“請孫太醫為我帶話給皇上。我在家中養半個月,就上朝。”
……
半個月後。
瘦了一圈的王瑾,在素服外套上官服,進宮麵聖。
薑韶華仔細打量,溫聲道:“你瘦了不少。”
王瑾長歎一聲:“臣以前年少不懂事,經常和父親爭執。現在想來,著實後悔。”
喪父之痛,彆人替代不了,也無法體會,隻能自己默默承受,慢慢熬過來。
薑韶華輕聲道:“你的官越做越大,王丞相便能含笑九泉了。”
王瑾:“……”
最了解父親的,竟是女帝陛下。
王瑾哭笑不得,悲慟沉鬱的心情倒是緩和了不少。
薑韶華道:“朕下旨令你奪情,也免得無事生非眼熱的小人亂嚼舌頭。明日大朝會,朕就宣布,升你做吏部尚書。”
“以後,吏部就全權交給你了。”
“用心當差,替朕管好吏部。”
短短幾句話,流露出的是信任和器重。
王瑾將心頭奔湧的熱流按捺下去,深深拜了下去:“是,臣定不負皇上厚望。”
隔日大朝會,女帝陛下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下旨奪情,升王侍郎為王尚書。散朝後,眾臣紛紛圍攏上前,拱手道賀。
董尚書在心裡咂摸了一回,暗暗歎口氣。
他在文臣裡原本能排個三號,除了陳丞相和馮尚書,也就是他資曆老聖眷濃了。
如今王瑾年僅三旬,就破格提任吏部尚書,風頭瞬間蓋過了一眾老臣。
這個王丞相,死前都在為兒子鋪路。簡直是天字第一號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