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巡查(一)(1 / 2)

昭平十一年,四月初六,風和日麗,宜出行,諸事大吉。

大梁女帝陛下啟程離京。

三萬南陽親衛,齊整整地穿著銀色軟甲,騎著高頭駿馬,手持利器,目光銳利,散發出大梁第一軍特有的殺氣和銳氣。

陳丞相馮尚書率領重臣恭送天子。

該囑咐的話,早就說了數回。薑韶華不喜囉嗦,隻笑著對陳丞相馮尚書道:“朕這一走,短則一年,長則兩年。朝堂諸事和太子,朕就都托付給丞相尚書了。”

陳丞相馮尚書一同拱手,肅容領命。

這一幕,像極了十幾年前。年少氣盛的南陽郡主,領著親衛去諸縣巡查,一走就是半年,南陽王府一攤瑣事內務,全部托付給兩位長史。

十幾年的時光轉眼即過。郡主早已是大梁天子,英明果決,一代明君。兩位長史,一個是大梁丞相,一個掌管大梁錢糧稅賦。他們都是女帝陛下最忠心的臣子,也是她能放下朝堂離京巡查的最大底氣。

十歲的太子殿下薑寧上前,依依難舍:“我以後經常給娘寫信,也給爹寫信。”

薑韶華笑著應一聲。

崔渡連連點頭:“爹也一定給寶兒寫信。”

沒錯,長寧侯也在伴駕之列。

陳丞相在列伴駕臣子名單的時候,一開始沒有崔渡。崔渡特意去了一趟丞相府,積極且強烈地毛遂自薦。

陳丞相當時便失笑:“長寧侯想伴駕,和皇上說一聲便是了。”

崔渡一本正經地應道:“我私下求皇上,就是吹枕邊風,傳出去不成體統。現在,我是以大梁農部尚書的身份,來和丞相商議。”

“這十幾年,我教導出了許多弟子,培育出了無數高產糧種。如今皇莊運轉良好,我離開一兩年,也沒大礙。”

“再者,我想去大梁四處走一走,順便勘查各州郡的土地。可以根據各地的土質不同,培育更適宜各地土壤的糧種。”

陳丞相也正色應道:“崔尚書一心為國為民,一派忠心,本丞相豈能不成全。”

於是,崔渡便被正大光明地列在了名單上。

朝堂眾臣看到名單後有崔渡的名字,第一反應都是,怪不得女帝陛下一直沒納男寵。皇夫盯得那麼緊,女帝陛下出巡都要跟著。這是生怕女帝陛下在巡查的時候遇到什麼美少年吧!

眾臣在心裡嘲弄打趣,麵上誰也不露,個個都讚長寧侯忠心為民。

長寧侯臉皮厚得很,壓根不在意被眾臣背地裡說笑,滿心歡喜地收拾行李,今日一同啟程出發。

女帝陛下不喜坐馬車,策馬前行。長寧侯如今騎術堪稱精湛,騎著馬跟隨在女帝陛下身後。

女帝陛下偶爾轉頭,看到的就是自家夫婿燦爛的笑顏。

崔渡和她同齡,今年也是二十七歲的人了。容貌早已褪去了青澀,身形也有了青年男子的寬厚,是個成熟男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