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銳意進取,三公九卿作古(2 / 2)

“如今董卓既死,正該是整頓朝綱,革除弊政之時。”

“故而,我打算廢三公九卿製,而改設三省六部也!”

蘇曜的話音落下,整個議事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

眾人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不解。

廢三公九卿製,改設三省六部?這簡直是一個顛覆性的想法!

所有人都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名詞感到極其陌生。

王淩牽招等年輕人還好,那荀彧、鐘繇和賈詡等人不是為官多年,就是飽讀經史,對漢朝的官製了如指掌,深知三公九卿製的曆史悠久,根深蒂固,其改革難度之大,無異於撼動國本。

有的人覺得蘇曜是異想天開,也有的人在尋思蘇曜是不是如王莽或武帝那般隻是想給原來的官職改個名字。

在短暫的死寂之後,很快屋內就是沸騰一片,喧嘩不已。

蘇曜見此嗬嗬一笑,擺了擺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緊接著就侃侃而談的解釋:

“我這三省六部製,既非空穴來風,更非隻是簡單的改名換姓。”

“所謂三省者,即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也。”

“其中,中書省掌決策,管中樞機要、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負責審核詔令,駁正違失;尚書省則是今尚書台,不過以後其隻負責執行政令,統理六部,貫徹執行中央精神!”

“這三省之間,既相互製約,又互相協作,共同維護朝廷的運轉。”

“至於六部者,則是在尚書省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彆掌管官員選拔、戶籍財政、禮儀祭祀、軍事國防、司法刑獄和工程建設等事務。”

“同時,在改革官製,重新劃分職權的基礎上,再將所有官員厘定出從正九品的品級,以使

蘇曜的話語擲地有聲,條理清晰,將他的改革藍圖一一展現在眾人麵前。

荀彧、鐘繇和賈詡等人聽得目瞪口呆,半晌無語,心中如驚雷跑馬,震撼之感久久難平。

這當然並非他們無法理解蘇曜所說的這些話。

畢竟蘇曜拿出的這套三省六部製,本就是自漢製改革傳承而來,乃是一代又一代的帝王為了分宰相與三公之權探索努力的成果。

雖然蘇曜此時隻是簡單概括,但在座眾人都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了這個思路。

其條理清晰,組織嚴密,尤其是明確劃分三省與六部職能與如今大漢各官員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等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尤其是將尚書台改尚書省這一點,昔日的決策機構變成了執行部門,這一下子就可以在不動現有的那些高官的基礎上將其權利削弱,使之名正言順的邊緣化。

也正因此,他們才會這般讓人覺得驚掉下巴。

這些人完全沒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吊兒郎當,似乎對除了戰鬥外他都不感什麼情緒的冠軍侯竟然對官製,還有權利製衡等事情能有如此清晰而令人深刻的見解!

這簡直是振聾發聵啊!

荀彧和賈詡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猜測這是否會是對麵那個同僚給出的建議。

但是對方眼中的表情卻絕不似作偽。

毫無疑問,這是冠軍侯自己的想法。

天呐,恍然間,盯著對麵眼睛的二人竟然突然生出了種給對方一個大耳光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在做夢的荒謬想法。

畢竟,一開始,他們聽到官製改革,還以為冠軍侯想要行那王莽之事,托古改製。

結果,蘇君侯竟然拿出了這麼一套新奇的說法!

荀彧首先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君侯此議,確實高瞻遠矚,令人耳目一新,隻是,這改革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眾多官員的切身利益,實施起來恐怕會困難重重。”

緊接著,賈詡站出來點頭補充:

“文若所言不差,而且最關鍵的地方便是此次改革分權製衡,對朝廷對皇權自然都是大有裨益,大義為公之舉令人欽佩不已。”

“但恕某直言,如今君侯雖與公主有婚約,卻並非皇帝。”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一旦改革成功施行,公主登基踐祚,屆時君侯又要將置自己於何地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