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橫壓三世佛(1 / 2)

釋迦牟尼端坐在金蓮之上,周身佛光流轉,如同一輪永不隕落的烈日,散發著令人敬畏的光芒。

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如淵,靜靜地凝視著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他們的靈魂。

“佛教是人族的佛教,不是西方二聖的佛教,也不是釋迦摩尼的佛教。”

釋迦牟尼緩緩開口,聲音平和卻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是從宇宙深處傳來的洪鐘大呂,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回蕩在這片虛空之中。

“佛法是萬靈的佛法,是解救苦難的鑰匙,不是用來統治洪荒西方的工具。”

這話語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眾人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此言一出,不僅是那五位絕世的佛陀,就連在其周圍的其他至尊境佛陀與菩薩們都不由得震驚不已。

他們的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誕不經的言論。

要知道,在他們的認知中,西方二聖乃是佛教的至高主宰,是佛法的源頭,而釋迦牟尼的這句話,無疑是極為大逆不道的,他直接否定了佛教延續至今的根本,如同在堅固的佛國大廈上狠狠地踹了一腳。

燃燈古佛麵色複雜地看著釋迦牟尼,他的眼神中交織著惋惜、憤怒與不解。

這位曾經的西方世尊,如今佛法深厚,佛光璀璨奪目,一身實力更是達到了讓他都感到毛孔顫栗的地步。

在他的感知中,釋迦牟尼的力量仿若一片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深不可測。

然而,此刻在他眼中,這位昔日的尊者已經墮入了魔道。

他竟然敢質疑西方二聖,質疑佛法,質疑佛理,這在燃燈古佛看來,是對佛教最嚴重的背叛。

彌勒依舊掛著那淡淡的笑容,可那笑容在此時卻顯得更加的意味深長。他的笑容如同籠罩在迷霧中的神秘畫卷,讓人難以捉摸其中的深意。

或許他在思考釋迦牟尼此番言論背後的真正意圖,又或許他在權衡這場突如其來的理念衝突將會給佛教帶來怎樣的影響。

藥師佛與阿彌陀佛更是直接,他們陰沉著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陰沉天空,散發著壓抑的氣息。

他們低聲質問道。

“釋迦牟尼,你已經墮入了魔道!就讓我們這五位佛陀來度化你吧。”

話語中充滿了決絕與果斷,仿佛已經將釋迦牟尼視為必須鏟除的異端。

五位佛陀之首,多寶道人所化的大日如來,此時雙眸開闔間,仿若有一個微型的極樂世界在幻滅。

那眼中閃爍的光芒,時而如春日暖陽般溫暖,時而又似寒冬臘月的寒風般凜冽。

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恐怖到極致的無邊氣息,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黑色洪流,貫穿茫茫蒼宇,橫掃整片混亂之地。

所到之處,空間如同破碎的鏡子,紛紛崩裂,周圍的佛光都被這股強大的氣息所壓製,變得黯淡無光。

釋迦牟尼,這位周身散發著超凡佛光的存在,靜靜地佇立著,他的身姿如同巍峨的山峰,沉穩而不可撼動。

然而,對於身旁幾位佛陀聲色俱厲的話語,他仿若未聞,神色淡漠,那些言辭於他而言,好似微風拂過耳畔,掀不起絲毫波瀾。

他緩緩轉動眼眸,目光如同一束束穿透迷霧的光,看向了那些來到此方混亂之地的諸多佛陀菩薩。

一時間,眾人仿若被一道無形的力量籠罩,都感受到了那目光中的壓迫感。

他的目光尤其在幾位菩薩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深邃而悠遠,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又似乎是在做最後的警告。

“你們也要反對我嗎?”

釋迦牟尼開口問道,聲音平和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淡漠,仿佛他所詢問的並非關乎生死抉擇,而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這聲音在這片虛空之中緩緩回蕩,如同平靜湖麵投下的石子,泛起一圈圈漣漪。

幾位位高權重的菩薩以及佛陀麵色瞬間變了變,他們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

他們太清楚這位曾經的掌教話語中的分量,也明白這是他在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

回溯往昔,當年軒轅人皇掀起波瀾壯闊的亂潮時,釋迦牟尼便毫不猶豫地選擇追隨,那毅然決然的身影至今仍烙印在他們的記憶深處。

那時,釋迦牟尼也曾這般平靜地詢問他們是否要加入人族的陣營,而他們當時給出了拒絕的答案。

此刻,曆史仿佛在重演,幾乎麵對相同的兩個選擇,這些菩薩與佛陀僅僅隻是麵色複雜,並無絲毫糾結之色。

那複雜的神情中,有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有對如今局麵的無奈,但更多的是對釋迦牟尼這位曾經的導師的複雜情感。

他們或許還能記起曾經在釋迦牟尼身旁聆聽教誨的時光,那些日子裡,他們汲取著佛法的智慧,一步步成長。

然而,即便心中有著諸多感慨,他們的回答依舊如無儘歲月之前一樣。一位菩薩上前一步,微微低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惋惜說道。

“釋迦牟尼,你已經入魔了。”

這句話出口,仿佛是在他們與釋迦牟尼之間劃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也預示著雙方的立場徹底決裂。

……

多說無益了,釋迦牟尼緩緩閉上雙眸,那眼瞼如同兩片神秘的帷幕,將他眼中的世界暫時遮蔽。

然而,就在這微微開闔之間,仿若有一道來自遠古深淵的恐怖氣息驟然釋放。

隻見他瞳孔之中,爆射出兩道刺目的光芒,那光芒之中,蘊含著恐怖滔天的殺念,如同一頭覺醒的太古凶獸,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諸天佛陀。

這股殺念仿若洶湧澎湃的黑色潮水,瞬間席卷了整個空間,讓諸天佛陀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顫栗。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好似狂風中的殘葉,脆弱而無助。

因為他們感覺到了一股似曾相識的氣息,那是當年釋迦牟尼講道時,他們在其麵前宛若螻蟻般渺小的氣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