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又分為兩派,分成武官和文官,武官主要就是軍方,分為陸軍部,海軍部,後勤部,這三個重要部門。
其中陸軍部,海軍部,負責打仗,後勤部負責在平時與戰時,維持戰爭資源的調動和統籌。
(漢國的軍工企業,幾乎都在後勤部的統治之下,根本就是小一號的工商部)
而除了武官,那就是文官,其實文官體係中,最重要的是財政部和工商部,下麵則是移民部,稅務部,文化部,基建部,衛生部,農業部,礦產部等部門。
而在這麼多部門中,財政部和工商部,乃至從財政部分離出來的稅務部,是最重要的。
沒有稅收,就沒有財政,沒有財政,漢國的國家機器,就沒有辦法運轉,就可能宕機,甚至是崩潰,同理,在戰爭中如果沒有軍費和彈藥,這場戰爭能打下去嗎??
而剩下的工商部,在這兩個部門中,屬於托底的存在,畢竟現在不是幾百年前,靠著收農業稅,搞小農經濟,就能夠發家致富的時代,除非你人口多,地多,光是搞農業,就和工業差不多,甚至還能夠賺大錢。(大清,印度:在說我們嗎??)
而這套內閣的機製,和明代內閣有點像,那就是眾部門內部商議,提意見,內閣會議討論,討論通過後,再由漢王簽署命令……
最後再下發至各部和地方執行。
看起來一切都沒什麼,內閣的成立,使得漢國的行政能力更加高效而簡介,不至於原來什麼事都要跑過來和劉鵬商量,使劉鵬從繁瑣的政務中解放出來。
但是從側麵看,這其實也是漢國未來走向君主立憲的前哨,隻不過對於現在的漢國人來講,君主立憲,那是什麼鬼東西??
那不就一幫奸佞企圖架空君王所搞出來的,偷雞摸狗的行政體係嗎!!
劉鵬對於這一切,其實也心知肚明,他自己其實也知道,君主立憲是時代大勢,畢竟他不能保證,自他以後的漢國君主,都像他一樣,通曉曆史大勢,勤政愛民。
要是和曆史上那些王朝一樣,出幾個秦二世,隋煬帝一樣的昏君,那漢國可就真完蛋了!!
但是劉鵬又怕日後真的完全放開之後,這幫文官黨同伐異,最後又把國家搞成明末東林黨那般,自己人搞自己人。
所以目前的政體,實則也是一種實驗,在未來的摸索中,不斷修改,不斷的適應漢國新的發展情況與內部情況,最後做出對漢國最有利的選擇。
而漢國搞內閣,其實關注的不止是漢國自己人,其實與漢國建交,在西京設立公使館的國家都在關注。
畢竟漢國搞內閣製,甭管搞的是哪套內閣,都證明漢國國內的行政體係正在走向可控,走向正常化。
沒錯,漢國之前的體係在其他國家看來,是多麼的複雜且古老。
就像一個法國銀行家所說:
“當我來到這個國家,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美洲西海國家時,我除了看到他們蓬勃發展的經濟,也看到他們讓人無語的行政體係……當我投資了漢國的一塊煤礦的時候,上帝啊,至少三個部門找過我,他們分彆是工商部,礦產部,以及那什麼土地局,最後還有稅務部門跑來告訴我,這塊煤礦的稅務將在今年二月到期,告訴我,準備好稅款。”
“這絕對是我一生最糟糕的投資體驗,直到那位讓人尊敬的國王陛下,出手解決了這一切,我在漢國的投資,才進入正軌……”
“雖然後來他們進行了改革,但在我看來,他們的體係,還是有很大的漏洞,直到內閣快要成立的消息傳來,我知道了,這個國家終將和歐洲國家一樣,讓我的投資得到回報。”法蘭西銀行家誇讚歐洲的營商環境。(沙俄:真的嗎??)
除了那些關注漢國商業的各國商人,投資者之外,其他國家關注漢國內閣製,最主要就是看到了漢國體係正在逐漸從古老的東方古代製朝著更先進的西方近代製轉變。
就像英國公使拉西德給自己國內朋友的信中寫到:
“整個五月份,除了那位太子殿下登基之外,就是漢國進行內閣製改革,這是一件比西京鐵路通車,還要偉大的決定……”在拉西德看來,漢國搞內閣製,就是在向大英帝國靠攏。
“雖然他們搞的內閣製,和大英帝國的很不一樣,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邁出堅實的第一步,這是漢國全麵倒向大英帝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拉西德寫到這裡的時候,還露出天真而美好的笑容。
“就在五月中旬,我坐著那輛北極星列車,幾乎穿越了整個加利福尼亞,天啊……這是多麼遼闊而美麗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有葡萄園,有一眼望不到邊的棉田,有勤勞的農民,好似回到了倫敦的鄉下一樣……”拉西德有些誇大其詞的寫著這一段,因為此時漢國還隻是貫通了西京,金山,北門三市,很多地方城鎮,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還沒有貫通。
“漢國的國王劉鵬,就是那位神奇的太子殿下,他無疑是我見過最睿智而健談的君主,經常邀請我去他那座輝煌的東方帝國式的宮殿談論世界形勢……以及那些連我都不知道的藝術。”拉西德在信裡,把劉鵬誇的比拿破侖還要厲害。
“他多次對我提到,他們漢國和美國必有一戰,這場戰爭會在漢國之外的土地爆發……我對此表示非常認可!!”
“國王劉鵬甚至對我提出了必要的時候,從俄勒岡打擊美國的計劃……而且他還隱晦的提出漢國購買大英帝國的俄勒岡領地,以更加容易的打擊美國,並且漢國願意開一個不錯的價格。”
“事實上我本人是很讚同,畢竟俄勒岡有什麼,那裡除了野蠻搗亂的印第安土著,就隻有少數的殖民點,人口有沒有幾萬,都很難說……但是這畢竟涉及兩國之間的領土交易,所以我沒有當場同意。”
“但是我已經把這件事傳回了倫敦,雖然現在還沒有收到倫敦那些先生們的回信,但是我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畢竟大英帝國不缺一個不值錢的俄勒岡不是嗎??”在經過加拿大的冷酷,以及加利福尼亞的陽光和葡萄之後,拉西德天然的認為俄勒岡和加拿大一樣,都是一處看起來很大,實則不怎麼值錢的荒蠻之地。
對於占有全球的大英帝國來說,賣掉俄勒岡這個雞肋,方便漢國打擊美國這個競爭對手,看起來是很劃算,更何況那位漢國國王劉鵬,願意出一個英國人都能接受的價格。
“而且我聽說漢國在亞利桑那一帶發現了巨量的銅礦,正希望對外招商,開發這片充滿財富的樂土……”
“上帝啊……不得不說漢國占據的地方才是真正值錢的地方,看看我們乾了什麼,最值錢的東部十三州獨立了,變成了令人討厭的美國牛仔。”
“我認為,我們甚至應該以俄勒岡作為股份,參與到亞利桑那的銅礦開發,而且據說當地還有一些銀礦和金礦……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尤其是對那些墨西哥來說,他們占領那裡那麼長時間,竟然隻學會了放牛,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
寫到這裡的時候,拉西德明顯為墨西哥沒有早點發現亞利桑那銅礦而感到失望和厭惡,認為墨西哥果然是和異教徒混合的雜種,不配作為高貴的白人國家而出現在這個世界。
“總之,我認為出賣一個毫無價值的俄勒岡,換取一個漢國銅礦開發,以及打擊美國的機會,是十分劃算的。”
大英帝國駐漢國公使拉西德致上議院議長,塞西京伯爵。
而在這封改變曆史的信發出去之後,嚴俊業已經在銅山市紮下了根,為了解決建設銅山市,開發當地資源所需要的資金,除了一部分中央撥款之外,嚴俊讓出了一部分不容易開采的金礦,對外宣布,隻要來銅山市定居,就授予他們在當地的自由采礦權。
(當然,稅還是要收的!!)
求打賞,求全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