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國與太子(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837 字 7個月前

西京皇宮……

近兩個月才修繕的皇宮,移栽了大量樹木,看來去比原來要好了很多,也是越發綠色了。

宮內的擺設也增添了不少,從各地進貢的珍品,要麼像山石,奇花一樣擺在麵前,要麼進了皇宮寶庫。

宮牆上,依稀還能看到當初登基的喜布,以及龍紋裝飾。

宮內的生活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無非就是那幾樣。

乾活,侍候,察言觀色!!

這幾樣中,看起來最累的乾活,其實最簡單的,畢竟隻是勞力的工作,有把子力氣就行。

而剩下的侍候和察言觀色可就大不相同了,腦子很重要,還得會說話。

好在大漢宮廷不搞株連杖斃那一套,要不然成立至今也不過處死五人,還多是貪贓枉法的。

當然,哪怕法輕,但是宮內的事也是不好處理的,惹的哪個娘娘不快,少不得又得吃頓掛落。

畢竟這種女人多了,爭鬥也是難免的。

好在,在劉鵬的限製下,目前還處於小打小鬨的階段,什麼下毒,誣陷,謀害等後世宮廷劇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目前還沒有出現。

從皇帝的角度看,劉鵬其實已經算很可以了,能掌握漢國這艘越來越巨大的航空母艦繼續前進,還能繼續改革,其實單就是這點,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君王能做到。

當然,劉鵬也有很多的毛病,比如有時候喜歡玩一些神秘,讓底下人猜他的心思。

在登基前,也是非得玩一套三推三辭,不然總感覺不對勁,畢竟古之君王都是這麼來的。

自己如果一下就接受了,好像不對勁吧??

劉鵬其實還有不少毛病,比如有時候放任閣臣互鬥,重搞科舉,雖然是修改過的,但在後世的人眼中,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昏君,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還搞這一套,不是腦殘是什麼??

但如果是封建帝國的眼光看,劉鵬卻是最好的統治者,在不觸及皇權核心情況下,加入近代元素,輔以帝國議會,製衡文官。

這哪怕是放在曆史中,這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平衡之道。

至於君主立憲,在劉鵬這輩,就不要想了,劉鵬根本就不會搞這玩意。

畢竟從君主上角度看,自己限製自己的權利,這不是純純腦子有病嗎??

西方為什麼可以君主立憲,捫心自問,西方君主的權利,什麼時候有東方大??

從西方中世紀的教權開始,西方君主的權利就一直受到壓製,近代以來,也是如此。

劉鵬自然不希望以後的大漢變成西方那樣,如此,培植舊派與新派就成了必然。

從目前的情況看,舊有的文官體係,還極大強於議會,而在日後可就不一樣了,沒準就會出現議大於官的事情出現。

如此,皇權夾在中間,就成了重要的砝碼,是能夠左右局勢走向的巨大推動力。

這就是劉鵬要的,文官派係現在是打壓的派係,日後說不定就是第一個要扶持的保皇派。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學與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治國之後,劉鵬才知治國之難,前世,看那些主角霸氣凜然,想殺誰就殺誰,想要哪個女人就是哪個,做了皇帝也是大刀闊斧,好似天神。

後來發現根本就是鬼扯,做了皇帝才知道,皇帝殺人也是要理由的,就比如那個帝國議會,也是先試探,再牽頭,最後成立,沒有一句話那麼簡單。

最典型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是霸氣的君主嗎??

不是,他們都是小人,一個比一個小人,是那種殺完人,擦著刀血問你他對不對的人!!

所謂霸氣之君,隻活在幻想中,什麼仁君,千古一帝,換成一句話就是:他們都是劊子手!!

一群很會殺人的儈子手!!

劉鵬是劊子手嗎,肯定是,隻不過他有時喜歡借刀殺人罷了。

借督察院的刀,殺了那些蝗蟲碩鼠,保太平到如今。

借調查局的刀,監察天下,把一柄屠刀橫在所有人的頭上。

內閣那幫文官想什麼,真當劉鵬不知道,他知道,他比誰都清楚,隻不過他不說,但他一旦做了,就是天翻地覆。

現在不動某些人,就像那句話:“狡兔未死,何殺狗焉!!”

為了保證他明君的形象,劉鵬不介意搞一些玄虛,比如不時辦個晚宴,以促君臣之誼,對那些拍馬屁的文章,充耳不聞,對那些貪贓枉法,劉鵬也隻是一句:

“轉交帝國法院審判!!”

虛偽,這兩個字,可以說刻在自劉鵬穿越以來的骨子裡,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就像宮中養了那麼多妃子,甚至還收了洋姐妹,給人一種功成名就,貪戀美色的感覺。

但是隻有劉鵬知道,美人是皇權附帶的產品,權利才是。

一個兢兢業業,不貪財色,板著臉的君王和一個嬉戲玩樂,談笑風生的君王,哪個更讓底下人放心??

有時候,把底下的人壓的太狠,可不是好事,會反彈的。

有時候也得讓人家鬆一口氣。

就像劉鵬對太子劉宇說的一句話:“你記住,永遠笑臉對人,拳頭在後!!”

劉宇不懂,問:

“父皇,為什麼要把拳頭放後麵,放在前麵豈不是更好,讓彆人都感覺害怕,這樣我不就安全了??”

劉鵬“哈哈”一笑,隨後摸著劉宇的腦袋反問:

“你是喜歡一個天天向伱揮拳的人,還是一個對你笑的人??”

劉宇恍然大悟,隨即回複:

“父皇,我明白了,你是告訴我,臉對人是為了讓彆人相信自己,拳頭在後是為了隨時打擊阻礙自己利益的人。”

“然也!!”,劉鵬笑著繼續摸了摸頭,隨後說道:

“做君主的,要做到處處無你,卻又處處不能沒了你,明白了嗎??”

劉宇抬頭對著劉鵬期待的目光,重重的點了點頭,隨後問:

“父皇,你天天和那些大臣談笑,是不是也想打他們??”

“哈哈……好你個小鬼!!”

劉鵬低頭看著劉宇狡猾的烏黑眼珠,忍俊不禁的笑罵。

而劉宇自那之後,逢人熱情,待人也越發有禮,不似之前那般玩鬨。

就連麵對自己那些頑皮的弟弟也是一副好大哥的模樣,和原來仗著年齡大幾歲,欺負弟弟妹妹的模樣大不相同。

甚至麵對那些進宮麵聖的大臣,劉宇也是主動上前問安,遇閣臣稱呼“師傅”,遇到胡均定這個宰相就是“胡叔叔”。

而遇到那些小官,也是一副謙遜模樣,喊上一聲“大人”!!

而麵對那些恨不得他早夭的娘娘,也一改原來的壞脾氣,見麵道一聲:姨娘!!

原來放學就知道到處玩耍,自那日後,一改原來陋習,經常去太後乃至幾位太妃宮中請安。

惹得安太後叫他:

“好皇孫!!”

讀書時也不再捉弄那些先生,反而彬彬有禮,見麵執弟子禮,語氣恭順,不似太子,反而像個好學生。

讓教他國論的蔡老夫子在給劉鵬的奏折中稱:

“太子早慧,前些年頑劣,今幸賴上蒼保佑,掃清頑疾,謙遜有禮,勤懇好學,今日讀史記,太子於臣言:天下史,天下之人所著,史家之言,非一人之言,要以天下之言為重!!”

“後又言:今天下之變,乃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若要變,先變法,法變則人心改,黔首之言亦重,與公卿同等,然妄開言路,恐論為陰謀者之權柄,故當監,以何監,以法,以情……”

“臣鬥膽,太子之見,已在臣之上,再教國論,恐為天下笑,故臣當辭,以請聖肯!!”

劉鵬看完之後,沒有說什麼,隻是題了一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