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記得不錯。”
陶望“不置可否”的點頭,還沒等剛剛那人“高興”,就質問:“既然你知道的那麼清楚,那麼你來回答一下,這場戰爭該怎麼打,或者說,如果伱是雙方,你該怎麼贏??”
項少校呆了一下,隨後壯著膽子,支支吾吾的回答:
“若我是俄軍,我會抓住奧斯曼軍人膽小的特點,引誘他們決戰,最終在最殘酷的戰場,一戰定勝負!!”
“如果我是奧斯曼軍隊,我會抓住俄軍補給不足的特點,分出一批機動部隊,繞到後方,猛打俄軍補給線,以此取得戰爭的勝利。”
啪啪啪……
陶望鼓起了掌,讓項少校有些“興奮”,畢竟這可是對他的鼓勵,然而下一句話就讓他跌落了穀底:
“既然如此就可以戰勝敵人,那麼雙方將領為什麼不用??”
“而是要一直在打毫無意義的消耗戰??”
“是他們太蠢,還是你太聰明??”
幾句話把這位年輕的少校問的抬不起頭,就好像上學時,學生那點自作聰明的“小玩意”,在老師麵前就像笑話一樣。
周圍其他軍官也“緊緊”的閉上了嘴,畢竟這個時候插嘴,很容易引火燒身的。
緩了緩,陶望這才開口:
“此時局勢已經很明朗了,隨著俄軍隊突襲被阻,雙方已經進入了消耗戰,消耗戰,考驗的就是物資供應能力,以及作戰意誌。”
“物資方麵我不擔心,畢竟就在昨天,英國人宣布為奧斯曼撥付一批新彈藥。”
“法國日也宣布要援助奧斯曼帝國。”
“就連我們國家,都從波斯那邊截獲了一批本來交付波斯的武器,交給奧斯曼人!!”
說到這裡,陶望的臉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
顯然,他既滿意目前的情況,又不滿奧斯曼軍隊的“無能”。
“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奧斯曼軍隊的作戰意誌,根據剛剛得到的情報,在雅森一線,已經有一個兩千多人的奧斯曼步兵團集體投降,這種事一旦打開,基本不可能收尾……”
說到這裡,陶望的臉上的笑容消失,隻剩下了“怒氣”。
周圍的軍官也紛紛大罵“奧斯曼無能”,“蠢豬”,“畜牲”。
事實上,不止陶望這種陸軍大佬生氣,當投降的電報傳到皇宮時,當時還是漢國時間淩晨四點,劉鵬接到後,本來“昏昏欲睡”的大腦,直接醒了,醒來第一句話就是:
“爛泥扶不上牆!!”
一大清早就召開內閣會議,在會議上劉鵬表達了對奧斯曼局勢的“不滿”,隨後指示駐伊斯坦布爾公使方麵,對奧斯曼施加壓力,讓他們嚴肅軍紀,避免以後再發生這種很容易動搖軍心的事情發生。
隨後又是組織人討論,如果奧斯曼以一種“愚蠢”的方式戰敗,該怎麼阻止失敗。
這是宮裡的事情,而在兵推室內,陶望看著模擬的很真實的沙盤,望的有些出神,直到七八分鐘後才說出一句:
“目前局勢來看,奧斯曼抵抗意誌薄弱,導致戰局崩壞的可能性很大,我們要做好奧斯曼失敗後的準備……”
“你們有什麼見解??”
陶望對這些年輕的參謀問道。
其中一名姓文的參謀主動站出來回答:
“陶帥,雖然奧斯曼軍隊意誌薄弱,但到底有要塞之險,也有比俄軍更加充足的彈藥,一時半會,就算要發生變故,也不可能這麼快。”
“依我之見,可邊觀邊進。”
“何為觀,何為進??”
陶望望著眼前這個有點印象,叫“文騰輝”的參謀追問道。
“觀是指按照戰場局勢做出判斷,以奧斯曼的戰績以及情況作為判斷,判定咱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而進則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沙俄進行一定的威懾,削弱其對戰場投放軍力的能力!!”
文騰輝對陶望“侃侃而談”,不像剛剛的項少校回答的那麼拘謹。
陶望“思索”了一陣,隨後開口問道:
“如何進??”
“以艦隊切斷沙俄與美洲聯係,屯重兵於涼州,知會英屬加拿大,隨時進取阿拉斯加……”
陶望聽後,沒有任何波動,因為這本來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而文騰輝則繼續回答:
“阿拉斯加與沙俄而言,利益不大,姑且算個皮毛。”
“所以在我看來,要想真正調動沙俄軍隊,還得靠東邊。”
文騰輝說到這裡,就不在說下去了,畢竟下麵的東西“太敏感”了,和他一個小小的少校,關係不大。
陶望看了文騰輝一眼,依然沒有什麼表示,隻是對所有人說了一句:“繼續研究課題,到時候每個人寫份論文給我。”
走的時候,看了文騰輝一眼,就直接離開了。
而在兵推室的文騰輝則是心不在焉的繼續模擬戰場局勢,但在心裡已經在猜測上麵的“用途”了。
而在皇宮內,劉鵬看著剛剛發來的最新戰報,皺起了眉頭。
就在昨天,奧斯曼軍隊在巴爾乾地區“丟失”了九個要塞,創下了截至目前為止的最新記錄,要知道當初修的時候也才不到七十幾個,要是這樣打下去,怕不是除了主要城市,其他的都要被占領。
這樣下去,所謂的碉堡城市,也將成為真正的“凋堡”。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再這樣下去,非得讓這幫奧斯曼蠢蛋把事情搞砸不可。”
劉鵬看著手中的戰報,捏了又捏,最後喊了一聲:
“傳陶望和夏齊河來。”
(新任海軍部長)
巴爾乾戰場……
此刻的巴爾乾戰場上,充滿了廝殺和血腥。
暴力才是這裡唯一的存在。
至於生命,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夢醒了,也該結束了。
碉堡內抽著“漢國煙”,吃著漢國奶糖的奧斯曼士兵,以及外麵啃著黑麵包喝著上麵賞賜伏特加的俄國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哪怕是奧斯曼占據主場以及防禦優勢,但他們依舊被俄國人那種不要命的“烏拉”打法,打的節節敗退。
在戰場上,這種情況很常見,最常見的就是一但失去火力掩護,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奧斯曼軍隊,會選擇投降。
對於奧斯曼軍隊的這一表現,哪怕是支持他們的英國人都不得不出來吐槽幾句,泰晤士報就在前兩天的頭版發表文章:
“失去精神的西亞病夫!!”
當然,這篇文章在第二天就被下架了,隻不過很快英國就有發表了所謂的“奧斯曼泥潭論”。
渲染直接參與奧斯曼戰爭,會陷入和俄國的戰爭泥潭,讓法國撿便宜。
隻不過這些都是邊邊角角,上不了台麵,目前的情況是,那位拿破侖三世很希望通過一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戰爭,證明自己的能力。
英國人擔憂俄國熊的爪子伸到波斯灣和地中海,甚至是印度洋。
奧斯曼人擔心俄國人貪得無厭,要進軍小亞細亞半島。
隻有漢國人在算計怎麼獲得最大的一塊蛋糕。
這場戰爭用後世曆史學教授的話講就是:
“這是一場不義的戰爭,一場充滿勾心鬥角的戰爭,一場無情的戰爭,更是一場陰謀者的戰爭。”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