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軍工產業與新槍(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1388 字 7個月前

“劈裡啪啦!!”

一連串的鞭炮聲響起,“刷”的一下,一道紅布從上麵揭開,露出了通體黑金色的四個大字:

“金鋒軍工!!”

隨著紅色幕布的揭幕,現場頓時掌聲雷動,好似“排練”過的一樣。

隨後,又有大人物上台發言:

“各位,今天是金鋒軍工喬遷的大喜日子,在這裡,我僅代表……”

啪啪啪!!

掌聲“適當”的響起,讓台上的宋蘭庭很滿意,隨後便是一番曆數公司的“艱苦”發展曆程,以及所謂的“功績”。

最後,在一句“共同努力下”,結束了這次又長又臭的演講。

而當演講結束後,宋蘭庭的秘書“合適”的為他披上了大衣。

並且陪侍一旁,儘顯宋大董事長的“風采”。

而當宋蘭庭離開現場後,有關“金鋒軍工”遷移到紅山的消息,不脛而走,並登上了多家媒體的頭版頭條。

金鋒軍工這家公司,聽名字就是一家軍工企業,它是漢國朝廷有限放開軍工產業所誕生的“畸形”怪胎。

(漢國對軍工行業進行一定的修正,允許私人企業進入軍工行業,但卻需要受到嚴格的監督,任何一次出貨,都要上報,並給出具體名單,甚至就連研究的課題,都需要進行報備,之所以如此,也是為了防止在私人都主導下,出現類似後世美國的那種軍工複合體)

金鋒公司,之所以被稱為怪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該公司的業務和生產。

該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業務,來自於國外市場。

可千萬不要以為是正規國家之間的交易,那可就大錯特錯。

這家公司說好聽點是軍工企業,說不好聽點,那就是“戰爭鬣狗”

最有名的就是冒險用走私船,以及罐頭船,向印度北方的反英勢力輸送武器彈藥。

(印度地區黃金不少,但很多都不是足金)

當然,這種近乎“玩火”的搞法,最終還是被英國佬發現,最後還是漢國出麵,進行了一定的“遮掩”與“糊弄”才結束。

代價則是金鋒軍工在印度地區的軍火貿易,幾乎中斷。

而該公司也很“聰明”,既然這裡總走不通,那就換其他地方。

好巧不巧的是,轉型之後的第一戰,就是給馬來亞的華人送“補給”。

最終結果是,在馬來亞地區的華人,在之後與當地土人的爭鬥中,經常占據上風,甚至出現碾壓的局勢。

帶來的後果就是英國人的“關注”,但這件事和印度又不一樣。

因為印度是英國核心中的核心,是不能夠拿出來討論的。

但是馬來亞就不一樣了,這裡雖然地處馬六甲海峽,但到底不是馬六甲本身。

而且馬來亞有華人,其實也算是漢英兩國之間的默契。

我不在印度洋搞事,你也彆“為難”那些華人。

所以這件事,最終以英方的一紙“不詳”報告結束。

在馬來亞嘗到甜頭的金鋒軍工,立馬就把目標對準了東南亞其他地區。

首選都就是“暹羅”。

暹羅這個國家,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無論是從領土還是資源看,應該也是一個地區大國的弟子。

但這個國家其實在麵對周邊國家的時候,多數的時候,是占不到便宜的。

尤其是在麵對自詡“東方”的越南,那更是“壓力山大”。

無論是曆史,還是後世,越南在東南亞地區,從純軍事角度看,都是處於高勢的。

或者說,帶有東亞地區血統的越南,天生就對東南亞那些“土著”有著巨大的優勢。

如果非要對比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關係,其實類比歐洲和非洲就知道了。

除了膚色和文化,其實東亞對東南亞一直具有壓倒性優勢。

而越南這個“假東南亞”國家,自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早是越南,實際隻不過隻有越南北部,

在這過程中,周邊那些東南亞土著可就倒了大黴。

暹羅雖然損失不大,但卻“記憶猶新”。

尤其是在目前越南搞新軍革新的情況下,對先進武器的需求就更大了。

(因為漢國的刺激,導致越南進行了一定限度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全國之力搞出的萬餘新軍,名為南軍)

最早暹羅是希望從英國人購買武器的,但在目前英國“擴張”的情況下,選擇英國很容易變成傀儡。(因為漢國的出現,英國對東南亞的殖民速度加快)

如此,選擇一個靠譜的國家就成了必然。

本來最好的選擇是法國人,但最近兩年法國人不知道吃了什麼槍藥,可能是看到漢國和英國的成功,也要到東南亞搞一塊殖民地,以此宣告“法蘭西帝國”的存在。

雖然被漢英兩國聯合阻止,但法國人對於東南亞殖民地的“需求”卻不會消散,隻會更加“激動”。

隻不過因為目前漢英兩國的“喝阻”,以及歐洲問題,拿破侖三世不得不把這份“東南亞”夢,埋在了心底。

至於什麼時候夢想成真,那就要看局勢了!!

綜上所述,懷有“惡意”的法蘭西,也不是合作的目標。

如果再排除掉,根本不會提供任何幫助的奧地利和普魯士,甚至是“淒慘”的沙俄。

暹羅驚訝的發現,他們竟然找不到合作的對象。

最後的選擇就兩個,漢國或者英國,這種二選一的情況,其實很得罪另一方,作為“騎牆派”的暹羅就是再傻,也不可能乾出這樣的傻事。

如此,選擇一家不那麼官方,又不能那麼讓人“聯想”的軍火公司,就成了必然。

最終,金鋒軍工出現在了暹羅人的眼前。

這家公司最厲害的就是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對,你沒有聽錯,他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發明創造,甚至連生產線都沒有。

全都是所謂的“貼牌”產品。

如果把金鋒軍工比做一家服務商,那麼漢國其他的軍工企業就是他的采購商,或者說是產品供應商。

這家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了那些“知名”企業在某些場合不能下場的優勢,作為白手套,在中間進行套利。

也是因為這樣,需要先進武器,但又不能有過多接觸的金鋒公司,就成了暹羅唯一的選擇。

兩年前,當第一批印有金鋒匕首標誌的“貼牌”擊發步槍,送到暹羅後,正式開啟了金鋒公司在東南亞多個地區的“生意”。

而英國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心知肚明”,但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既然暹羅在不和漢國過多接觸的情況下通過下遊渠道獲取武器,雖然不是英式武器,很讓英國人不高興,但最起碼沒有直接倒向漢國。

如此,大英帝國的體麵,就還可以保持住。

對於目前“如日中天”的英國來說,有時候麵子要比裡子更加重要。

而金鋒軍工也靠著這次的“勝仗”,徹底打開了“新世界”的道路。

在非洲,你可以看到兩個部落使用著“貼牌”槍互鬥,也可以看到那些非洲土著拿槍反抗殖民者的身影。

也是因為貼牌槍,這些武器的來源,根本就無法判定,哪怕那些殖民者心裡知道,也隻能查,很難禁止。

當然,光靠武器銷售,金鋒軍工不可能乾到如今漢國軍工企業第三的程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源”。

或者說戰爭中的“交易”。

在某個東南亞地區,當地的割據勢力,會將一部分資源,劃給金鋒軍工,以此換取武器支持。

在非洲,伱可以看到土著拿著鑽石,象牙來換取武器。

這其中的溢價,往往是非常恐怖的。

而如此多的“黑幕交易”,也讓金鋒公司以每年三千五百萬的營收擠進了漢國軍工企業的第三名。

第一名則是最龐大,最複雜的雷神集團,全年營收超過七千萬華元。(主要來源是軍方訂單,以及海外合法軍貿訂單,原來那些不合法的,因為種種原因,被金鋒軍工拿走)

第二個則是九原重工,該公司主要經營動力係統,軍用鋼材,艦炮等武器係統,專門服務海軍,以及其他國家,全年營收超過四千三百萬。

第三也就是金鋒軍工這家後起之秀。

第四則是提供機床的紅山機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