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歐洲戰爭:佛羅倫薩會戰(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378 字 7個月前

“嘩啦啦!!”

夏季末從地中海吹上來的暖風,讓整個意大利半島,都變的濕漉漉的。

而濕漉漉的表現就是不間斷小雨和中雨,至於暴雨也有,但基本上不多,畢竟南方意大利山脈,阻隔了大部分通往北方平原的水分。

看著外麵的還在嘩啦啦下個不停的小雨,躲在軍帳下麵的士兵烤著火,冷漠的看著外麵的積水越來越多,最後當水流過來的時候,所謂的“活”也就來了。

看雨,將水弄走,就是他們從今天早上八點,一直到現在下午四點,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做的甚至有些過於熟練了。

少校艾米爾看著外麵的有些下降,但很快又起來的了雨勢,有些煩躁的罵了句:

“該死,這些雨就像那些奧地利人一樣,惡心,無恥!!”

周圍很快便響起一片感同身受的認同感,繼而跟著大罵雨和奧地利。

自從雨季出現後,他們就卡在了博洛尼亞這麼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城市。

雖然這裡算是意大利一個不錯的城市,但在這些法國人看來,就和他們最差的城市一樣,充滿著荒誕。

雖然法國人的到來,一定程度的解決了當地的“治安”,但卻帶來一個更大的治安問題,那就是走私。

走私,在戰爭中,一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哪怕是在最早的漢墨戰爭中,走私活動也從未停止。

本來在和平時期,一個地方的物流,各地之間的聯係,雖然各地的商品價格不同,但基本上都能買到,但如果處在交戰狀態,那麼對於那些生產能力低下的地方,或者說被團團圍困的城市,物資,就成為了比金錢,更緊俏的硬通貨。

這是一種戰爭法則,適用於大部分戰爭。

而博洛尼亞這麼一個地方,就是如此,這個城市因為靠近北部大城市佛羅倫薩,所以大部分物資都是由佛羅倫薩一帶工業區提供,戰爭沒有來之前,這裡是不錯的養老小城,戰爭來後,這裡就是“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它離佛羅倫薩太近了。

在奧地利人屯兵佛羅倫薩,意圖打“防守反擊”的時候,博洛尼亞這麼一個門戶城市,自然受到了應該有的“禮遇”

也因為如此,法軍的物資就成了“香餑餑”,倒賣之風頓時盛行,整個法軍甚至出現了十軍七倒的事情發生。

所謂軍,指的就是法軍的軍官,至於士兵,能夠拿煙找意大利娘們過夜,就是他們最大的本事。

也是因為這個巨大的缺口,整個法軍到處彌漫著腐爛的氣息,好像“不倒塌”就不是法軍一樣。

法軍的軍紀正在快速度衰退,對於這點,作為地中海司令的科鬆自然看的到,所以也就開啟了為期一個多星期的“反倒賣”。

算是初具成效,但在當地,倒賣依舊是一門很火熱的生意。

嘩啦啦!!

連續幾天從天上掉下來雨不僅拖延了法軍的行軍速度,使他們深陷“倒賣”的泥沼,還讓奧地利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更讓英國人的戰略,得到了調整。

可以說,地中海的一道暖流,幾乎差點改變了整個歐洲的局勢。

…………

“怎麼還沒有進攻,上次就說要進攻,可是到現在呢,還是請求延後!!”

“我看,這個科鬆不能用了,得趕緊換人上。”

拿破侖三世看著前方發來的戰報,氣的直接要換將。

“陛下,現在不能換啊,此時戰事已經臨近,隻是因為天氣阻擋,等天氣好了,雨停了,我相信科鬆將軍一定能給陛下一個好消息的!!”

支持科鬆的閣臣恩佐,在拿破侖三世剛剛說完後,直接站出來表示對科鬆的支持。

拿破侖三世看著這個所謂的“同黨”,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讓人摸不清他的態度。

直到恩佐都要“嚇傻”了的時候,才來了一句:

“意大利戰事事關重要,不能有絲毫懈怠,雖然說是天氣原因,但還在原地,豈不是讓奧地利人多了更多的喘息時間??”

“若是奧地利人緩過勁來,那還能贏嗎??”

拿破侖三世對於目前的戰況,最不滿意的就是拖延時間,時間,對於法軍重要,對於奧地利人同樣重要。

拿破侖三世來回踱步,最後做出了決定:

“增兵,必須增兵!!”

“現在前線還有多少??”

拿破侖三世把目光放在陸軍大臣身上。

“陛下,經過前幾次的增減,目前還有十六萬人。”

陸軍大臣回答的很乾脆,或者說,這就是目前的局勢能夠達到的人數上限。

“奧地利人呢??”

拿破侖隨後又追問奧地利的情況。

“根據我們的情報,雖然之前奧地利損失了至少七萬人,但經過國內的補充,至少還有十四萬人,目前看,我軍依舊處於人數上的領先。”

陸軍大臣重點強調領先,但根本不相信,隻是淡淡說:

“十六萬對十四萬,隻多了兩萬人,有什麼優勢可言,要我說,要加就加大的,再加四萬人。”

拿破侖三世的眼中好像根本沒有在乎“數字”們的感受,隻是冷漠的增加,甚至連一點減少的意圖都沒有。

在他眼中,此刻戰爭的勝利高於一切,彆說二十萬人,就算一口氣增加到五十萬,他都不會有絲毫的皺眉,他隻會問一句“五十萬夠嗎”,而不是擔心損失。

陸軍大臣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默認了陛下的任性。

其實他是很想說奧地利已經被普魯士人拖住,意大利注定失去,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籌碼,但拿破侖三世顯然不會這麼認為,他隻會認為如果輸掉戰爭,那一定是人數不夠的原因。

至於所謂的“輕而易舉”,在拿破侖三世看來,根本就不可能,他隻看的見,他所看的見的一切。

最後,這份增兵的要求,得到了通過,意大利北部,持續兩個禮拜的雨季終於停了。

當彩虹出現在意大利北部的上空時,也意味著,等待兩個星期的法國人,以及在佛羅倫薩“固守”的奧地利人,將真正的“相遇”。

………………………………………

轟轟轟!!!

大炮兵出生的法軍,無論打什麼戰爭,都是火炮優先。

幾輪試探性的炮火結束,硝煙散去,佛羅倫薩的防禦,沒有絲毫動搖,甚至前沿陣地,也隻是稍稍“破損”而已。

科鬆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呡著嘴巴,他知道,這場仗,沒有這麼好打了,因為那場連續兩個禮拜的雨,讓佛羅倫薩的奧地利守軍,不僅加強了工事,還將整個佛羅倫薩城,打造了一個真正的軍堡。

一個讓法國人都有些望而卻步的軍堡。

科鬆仔細看了看,最終下定了決心。

轟轟轟!!!

又是一輪炮擊,隻不過相比於上次單純的炮擊試探,這次法軍乘著剛剛結束的炮火,彎著腰就進入到了佛羅倫薩城的外圍,且人數越來越多。

這就是科鬆的打算,既然單純的火力無法起作用,那就得靠人了,而人其實就是“命”。

城市戰的本質就是玩命,隻不過看誰玩的過誰了。

砰砰!!

一陣槍聲響起,倒下了七八名剛剛還在進攻麵包房製高點的法軍士兵,突如其來的槍聲,打在那些法軍身上,就像爆竹被炸開了一樣,充滿了“灰塵”。

這樣的一幕發生在整個佛羅倫薩城的外圍,很快,前頭打進去的六百名法軍,隻是占領了幾處最外圍的房子,便什麼也沒有了,還損失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有生力量,剩下的那活著的百分之二十,也基本成了喪家之犬十分戰心,隻剩下了一分。

最後方的科鬆看到這一幕,什麼也沒有說,隻是默默的嚼著餅乾,但從嚼餅乾的頻率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內心其實一直都處於緊張狀態,隻不過他是指揮官,現實情況不允許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