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國土與帝國邊界(2 / 2)

看著從辦公室走出來的萬森庭,陳工嘴角抽搐,隨後同樣笑著回了句“過分了”。

兩人絮叨了幾句後,就進了辦公室。

“老大人請!!”

“萬大人請……”

互相敬了杯茶,陳工吞下口中“噴香”的春茶,隨後開口:

“剛剛發電報的時候,萬大人說有要事商量,不知道是什麼大事,需要當麵來說??”

陳工放下茶杯的時候,對麵的萬森庭緊接著回答:

“最近不是說要重訂地圖嗎,我們國土局也有一些需求,就是一些礦產劃分的東西,需要解決……”

“老大人,這標注礦產的事,可是大事,可不能印出去啊!!”

萬森庭說完第一句後,在說第二句的時候,明顯壓低了音量。

“這,礦產之事,怕不是我們零五廠可以決定的,畢竟我們也隻是乾刷匠的……”

一句“刷匠”,陳工的手不動聲色的拿起剛剛才放下的茶杯。

“老大人,我這不是讓零五廠分配地礦,而是標注,標注產地以及產量……”

萬森庭看著“誤會”的陳工,連忙出聲解釋。

“標注……”,陳工喝了一口還算溫熱的茶水,一片茶葉順入口中,嘴裡不斷咀嚼,心裡卻在盤算這件事有沒有“風險”,對於他這樣的“老狐狸”來說,在官場摸爬滾打那麼久,基本就記住了一點,那就是“謹慎”,如果要再加一句那就是“再謹慎”。

“老大人,這件事最後是要和礦產局對接的,沒有那些破事!!”

萬森庭看著猶豫的陳工,連忙再次解釋其中的原由。

其實這件事很簡單,就是單純的一個礦產分布圖,但因為礦產這種東西,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屬於機密,所以才需要這麼謹慎。

而在對麵的陳工,聽到剛剛那句話,喝完杯子裡的最後一口茶,甚至還將茶杯裡的茶葉都吃了下去。

“行,資料給我,我回去就印刷!!”

一句“給我”,讓萬森庭喜笑顏開,直呼“老大人英明”。

而在他對麵的陳工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那些曾經的官場見聞,把這個屬於二流的萬局,哄的一愣一愣的。

最後在送對方離開的時候,還感慨了一句:“大人物還是大人物,哪怕退下來了,也是大人物!!”

隻不過他不知道,他所說的大人物,此刻已經在路上“爆胎”了。

………………………………………

漢國內閣大樓,又被稱為“文泰樓”,寓意文風鼎盛,國泰昌建。

作為一個擁有八層高的建築,整個文泰樓共有四百多名各部官員,算是整個漢國官員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吱吱”,一輛插著兩麵國旗的“金標”停在文泰樓前,穿著一身黑色簡練工作服的,漢國宰相朱道從車內下來,走進大樓的時候,留下了有著黃金龍馬立標的汽車。

這種龍馬立標車,是整個龍馬係列轎車中的最高配版本,算是除去“皇家特供”之外,在世麵上能夠看到的,價格最貴的汽車。

與世麵上的那些汽車不同的是,整個龍馬立標係列,標配五十馬力的最高速度,這在如今平均隻有三十五馬力的汽車市場,絕對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甚至哪怕是龍馬汽車自己都隻生產了一百多輛,就宣布暫時停產,就是因為技術含量太高,價格太貴,賣出去,其實根本收不回本,而且量產速度還慢,每一台發動機都要純手工打造三個月,耗時耗力,可以說造一台車虧兩台車。

這種龍馬立標車,在如今的漢國,不僅僅代表財富,其實還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畢竟,它隻生產了一百五十二輛。

走進大樓,朱道聽到的都是“朱相”的恭維聲,以及那些“假裝努力”的忙碌。

哪怕明知道這幫人心裡的小心思,但是朱道還是露出了熱情的“微笑”,不因為彆的,隻因為大家都是“閣臣”。

抬頭看著中堂正麵上那副巨大的大漢帝國疆域圖,朱道哪怕看過無數次,但他每次看到這副圖的時候,都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宏大與“滄桑”,還有那躲藏在滄桑之下的“血雨腥風”。

“一千零九萬……”,停留在這副巨圖前,朱道念叨著自己隻能聽到的聲音。

在朱道混濁的眼中,他何止看到的是地圖,根本就是整個大漢帝國的三十四行省,兩個總督區,三塊殖民地。

(三十四行省中又分為兩個海外行省,主要就是蓬萊和濱海,總督區則是鮮卑和蘭芳,三塊殖民地則是古巴,波多黎各,以及最早的菲律賓,其實除了這些以外,在本土的上方,還有一連串北冰洋島嶼,這些小島和那些太平洋,大西洋島嶼一樣,都是很難被計算統計的實際領土,因為漢國是以陸地麵積為主的原因,對於這部分領土隻有統治權,但卻不把他們納入實際領土麵積裡麵。)

整個大漢帝國的版圖,幾乎囊括了半個北美大陸,且占據的都是最繁華的地區。

甚至在海洋領土上,大漢帝國也控製著幾乎三分之二的加勒比海,以及幾乎整個太平洋。

乃至最近鬨的最凶的半個大西洋!!

此刻的大漢帝國,從版圖來看,實際已經達到了目前能夠擴張是實力邊界,再往前擴張,除去美洲部分,基本上都隻能靠著殖民地這種羈縻手段來統治了。

畢竟從北美到太平洋,再到大西洋,再到遠東和南洋,這其中的跨度,何止萬裡。

哪怕是用目前最先進的飛艇,沒有個十天半個月,也很難完全走完這段堪比“環遊世界”的旅途。

哪怕是再不理智的“帝國派”其實內心深處也很清楚,此時以大漢帝國的統治實力,以及現在的交通技術,實際是很難再繼續擴張下去的。

但一個帝國往往就是如此,哪怕明知道繼續擴張下去對於帝國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處,但內部依舊有一批人“蠢蠢欲動”,甚至哪怕是那些反對擴張的人,再麵對好的擴張機會時,依舊會選擇擴張。

這就是劉鵬對劉宇所說的:

“帝國的擴張本能慣性!!”

世界上任何一個帝國的擴張,其實都是“無法理解”的,畢竟這種不計後果的擴張,對於帝國本身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就比如大英帝國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地,除了少數比較值錢,占據世界通道的核心殖民地,大部分殖民地,至今為止,還是屬於虧損狀態。

甚至就連英國人自己都不認為這些殖民地會有盈利的一天。

就比如加拿大這塊巨大的北美殖民地,一開始還能“自給自足”,但在漢國贏得美洲戰爭,並且取得美洲的主導權後,整個加拿大殖民地,就進入到了一種極其的尷尬是境地。

是“躺平”,祈禱漢國人不會起壞心思,還是花大價錢保護一個其實根本很難防守的“荒原”,又或是守護大英帝國那價值千金的顏麵。

這一切都讓當時,乃至現在的英國人無比苦惱。

最後做出了在大西洋增加海軍兵力,並且在加拿大關鍵城市修建防禦設施,作為“表麵榮光”的打算。

這種隻要麵子不要裡子的做法,自然受到了全歐洲的嘲諷。

西羅馬皇帝拿破侖三世就曾對加拿大局勢說出:

“一個調入獅子口中的可口的披薩餅,而我們的英國朋友,正在試圖為我們戰事,如何從獅子的胃口中,將滿是粘液的披薩餅拉出來,並告訴所有人,大不列顛,永遠輝煌!!”

英國人所麵臨的就是帝國擴張到“自然邊界”後的無奈,是妥協,還是保住帝國的榮光,成了這個時期大英帝國最苦惱的事情。

而站在地圖前的朱道,看著眼前巨大的帝國疆域圖,同樣生出了“帝國的邊境,到底在哪”的思考。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