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二十九年的工業:投資經濟(2 / 2)

在這篇文章,羅宇鐘列舉了目前漢國工業的規模以及成就。

對於這些,羅宇鐘用了三個一流,“一流技術”“一流企業”“一流產能”,以及隱藏在背後,沒有講出來的“一流策略”。

整個漢國工業,用羅宇鐘的話說就是大,超乎想象的大。

哪怕是用再多的言語和數據都很難完全覆蓋這種現實意義上的大。

漢國工業經過多年的積澱和不斷的向上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龐大產業鏈,以及在這後麵是產業邏輯。

在羅宇鐘看來,整個漢國工業的發展邏輯,其實就是投入和產出,最後再擴大改進。

而他在文章中舉了一個最簡單的案例,比如目前最火熱的汽車。

(經過退補,以及各種各樣的整治,汽車行業再次成為市場的寵兒,汽車股票已經翻了一倍多)

在羅宇鐘的故事中,汽車最早的誕生是因為軍隊需要,需要一個不需要馬拉,而且能夠承擔高載重,可以人工操縱的機械。

本質上,汽車屬於戰爭的副產品,是真正“誤打誤撞”搞出的東西。

(劉鵬:說的對,太對了!!)

而在戰後,汽車之所以能夠大規模的發展起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戰後,軍方需要靠甩賣戰爭中不需要的東西,回籠資金,而當時的獨角獸汽車,以及一部分歸屬於軍方的生產線,就屬於重點甩賣目標。

而種甩賣,也成為了推進汽車行業發展與誕生的催化劑,將汽車這個本來還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交通工具,完全推向了曆史舞台。

而這種情況,也就是羅宇鐘在文章裡幾次提到的“曆史偶然性”。

甚至在他的語境中,石油的誕生,從某種程度來講,其實就是在為汽車的誕生做鋪墊,所謂“煤油”,隻不過是照明工具罷了。

但也正因為照明這個屬性,使得整個石油行業,度過了早期的那種野蠻生產的市場環境,很輕易的獲得了大量的發展資金,以及發展所需要的“快車道”。

目前漢國的油田,大大小小超過七十個,其中大型油田超過十個,中型油田占據了整個油田數量的一半,這裡麵固然和漢國的石油資源豐富有關,但最根本的還是羅宇鐘所說的,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以及豐富多樣的應用方式,導致了漢國的石油開采技術,一定是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這種領先再加上漢國本土容易開采的石油資源,最終形成了如今這種油田遍地,石油王國的情況。

(漢國石油多數集中在漢州地區,以及最近幾年起來的幽州地區,也就是原來屬於美利堅的德克薩斯)

而石油和汽車產業,實則是相輔相成的,石油的誕生促進了內燃機技術的進步,以及大規模運用,而汽車又是內燃機發展到如今,最好,最大規模的實物載體。

雖然目前的汽車產業,以及每年的產能還很難完全支撐內燃機分發展,但是羅宇鐘卻十分相信,完全屬於汽車的時代,終將會到來。

但在這之前,汽車需要醞釀,或者說,需要“積累”。

而積累,同樣是羅宇鐘所推崇的,在他看來,漢國的工業之所以能夠攀升到如今世界第二的水平,就是因為長期,且大規模的積累。

在漢國工業的早期,整個漢國工業的產值,甚至不如一個美利堅東部州,甚至某些城市。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漢國是工業完成了曆史倒數到世界第二的華麗轉變。

這其中,漢國就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投資生產銷售,再投資,再生產,這麼簡單的產業資本運行邏輯。

按照羅宇鐘提供的數據,整個漢國建國的前二十八年內,漢國社會在工業上的投資,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規模遞增,甚至出現了年投資百分之四百的事情發生。

雖然這個速度是剛剛建國的那幾年,根本就沒有任何工業,稍微投點資金,引進一些設備,產能也就上來了,甚至可以說百分之四百這個數據,在當時的某些地方,都屬於保守的存在。

漢國如今的工業,其實按照羅宇鐘的話講就是:

“依賴於前十年積累,後十年勃發,再後八年精進!!”

在這句話中,羅宇鐘提到了“積累”“勃發”,以及所謂的“精進”,其中積累其實就是漢國的工業資本的原始積累,加上中後期的高速,高成本的增值。

而這種增值,帶來的好處,是難以想象的,或者說,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工業國,都是靠這一步走進工業化的。

工業化的早期,其實包括鋼鐵,鐵路,重工等基礎行業,是賺錢的,甚至可以說要接受長時間的虧損。

就拿目前漢國資產最大,資金最大的漢國鐵路,也就是漢鐵舉例。

整個漢鐵直到前兩年才真正開完全盈利,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成立了二十九年的超級企業,它的盈利,竟然要拖到二十七年。

而他前二十六年又是怎麼度過呢??

很簡單,就是最簡單的生產,投資,銷售,以及再生產。

在這樣的一個產業邏輯下,根本就不會給盈利創造足夠的空間,或者說,有錢了,第一時間要乾的就是修更多的人鐵路,直到修到不能修為止。

其實漢鐵的盈利,還能提前幾年,但最終還是拖到二十七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三年多時間,漢國的鐵路,需要整合留在漢國境內的美利堅鐵路。

作為一個和漢國使用完全不一樣鐵軌的國家,美利堅的鐵路,基本都比漢國要窄,甚至可以說,根本鏈接不上。

好在鐵路那東西,完全就是換鐵軌的事情,依靠美國佬本來就修好的鐵路線,漢鐵開始了長達三年,轟轟烈烈的換鐵軌運動。

在這三年內,漢鐵幾乎把前二十多年的資本,全部砸了進去。

甚至漢鐵公司總經理還喊出了“未來十年盈利,就是贏”的口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哪怕去年漢鐵盈利了,也隻有可憐的“二百萬”華元,與那些動輒盈利千萬,上億的公司,完全沒有辦法相比。

但如此的漢鐵,在盈利的財報出來後,市場依舊給出了強烈的反應,連續一個禮拜的高漲幅,就是市場對於漢鐵最大的認可。

如果是一般企業發生這樣的事情,所麵臨的就不是所謂的“高漲幅”,而是整個市場的拋棄了。

這裡麵最明顯的邏輯就是,漢鐵的重要性,作為一家統治整個漢國本土超大型鐵路集團,這樣的公司,一旦進入盈利的道路,未來的增幅,實際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某些人已經給出了“五億”到“十億”的估值。

而漢鐵的成功其實就是羅宇鐘所說的:“持續性且不惜成本的,國家型投資!!”

而大漢帝國,就是這麼一個投資型帝國,從最早的漢鐵,和支撐漢國強大的重工業,乃至目前紅火的汽車業,都是投資經濟的一部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