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外海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朝著靠近首都曼穀的吞武裡府前進,這支艦隊的艦橋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米字旗”,雖然有些形狀不一樣,但基本可以確認這是一支英國艦隊,準確的說是來自馬六甲印度洋艦隊當中的一支分艦隊,
整支艦隊由兩艘星座級戰列艦打頭,這隻戰列艦算是上一次歐洲戰爭時期趕工的產品,基本排水量,滿載之後勉強過萬,在整個皇家海軍當中算是“門外漢”,但就是這麼一艘被本土艦隊以及大西洋艦隊瞧不上的戰艦,卻是整個印度洋艦隊當中的“中流砥柱”。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情,最主要就是目前印度洋艦隊的防禦要求。
整個印度洋艦隊的防禦要求,表麵上看,防區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地方,還是在以印度殖民地,以及馬六甲海峽為核心的這片地區,這一片地區,其他方向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甚至可以說,整個南洋地區,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構建一條和神州,乃至太平洋沿岸通商的基礎,至於所謂戰略威懾,這玩意聽聽就行,英國人自己都不相信。
但是不相信不代表英國人不會在乎這裡,恰恰相反,越是看起來不在乎的地方,往往試探的力度也是最大。
而作為整個中南半島最核心的其實就是暹羅,表麵上看是靠近神州的越南,但是從英國人戰略來看,靠近緬甸,擁有海灣,毗鄰越南等地的暹羅才是真正的核心地區,隻不過之前因為戰略需求,以及不怎麼在乎的態度,英國人對於暹羅的用法,基本就是“放任自流”,亦或是“漠視”,可以這麼說,整個暹羅的國家地位在之前,可能還不如一個所謂的北非小國來的重要,畢竟這個國家是真的可以拿來當打擊法蘭西的靶子,而不像暹羅一樣一無是處。
如此情況下,按照原來的曆史,最終整個南洋都會被法蘭西,英國,乃至老玩家荷蘭瓜分,可能還要再加上一個已經被踢出局的“西班牙”。
但在現在這個時代,漢國通過兩場戰爭控製了占據婆羅洲的蘭芳,以及原來屬於西班牙人的菲律賓。
如果這都不算什麼的話,那麼在漢國控製了美洲之後,它原來的戰略缺點一下子成為了他的戰略優勢。
隻要是個正常的英國人,隻要他學過地緣戰略這門課程,就會看到一副可怕的地圖,在西半球,也就是大西洋的另一麵,已經有一個巨人占據了整個南北美洲,哪怕隻是名義上的,不算現實意義上的,但是考慮到擊敗美利堅的漢國將在整個美洲釋放出自己幾乎所有的力量,那麼就會出現像英國退役中將戴蒙斯所說的:
“考慮到美洲大陸遠離主要的核心的亞歐大陸,我們幾乎不可能在大西洋的另一側產生優勢,甚至無論我們有多大的優勢,超長的距離也會成為我們的劣勢!!”
而這還隻是美洲的情況,如果再看漢國占據的遠東大片區域,以及受其影響的一部分東部非洲,幾乎可以判定,漢國就是大英帝國的競爭對手,而對於競爭對手,英國人的思路,基本上就是一種,那就是“圍追堵截”,不留下要一絲一毫的餘地!!
暹羅就是大英帝國最先發起的目標。
………………………………………
吞武裡外海上,漂浮著大量的木製軍艦,以及少量鋼鐵碎片,而在這些碎片的前麵則是掛著米字旗,炮衣掀開,炮口冒著白煙的皇家海軍戰艦。
作為艦隊指揮官的雷姆,表情冷漠的看著那些還在海裡抱著木板掙紮,不斷用聽不懂的土著語言向他們求救的暹羅海軍士兵,整個人甚至沒有一絲反應,淡然的表情好似在告訴周圍的所有人,這個世界好像本來就如此一樣。
所謂的“仁慈”在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字典裡是根本不存在的,畢竟這是一支在當年搞私掠令的海軍,一支不斷的鎮壓殖民地人起義的海軍,一支保護大英帝國肮臟的海外利益的海軍,所謂的道德,從一開始就和這支軍隊沒有任何關係!!
“不要理會這些臭蟲,直接碾壓過去!!”
戴著大簷帽的雷姆,語氣低沉,絲毫沒有把這些“求活者”放在眼裡。
“啊……”
“佛祖啊,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這樣懲罰我們!!”
“啊……”
當雙手合十,祈求佛陀顯靈來救他的暹羅水兵被駛過的巡洋艦撞死的時候,可能那個時候,他真的在想,他是不是真的有“罪”!!
“哼,一群異教徒!!”
“上帝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真神!!”
雷姆看著那些還在雙手合十祈禱的暹羅水兵,什麼也不說,直接就命令再“碾壓”一次,不為彆的,他就喜歡看到這些家夥信仰崩塌的場麵。
這對於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來說,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大場麵。
“刺啦”聽著耳邊被卷入螺旋槳被絞死的聲音,雷姆隻是看著遠方的海灣,語氣淡泊的說:
“加速前進,準備使用大口徑榴彈……”
“目標,吞武裡!!”
“轟轟轟!!!”
當一枚又一枚大口徑的榴彈打在吞武裡府外海的港口上時,平時吹噓的“堅不可摧”,此刻已經成為了笑話,甚至當第一枚炮彈出現在港口內的時候,那些海戰前還在叫囂要與吞武裡港共存亡的炮手,此刻已經完全消失不見,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因為逃跑時太過淩亂,而留下的“黃皮”。
(因為信仰佛家的緣故,此時暹羅的軍裝,多以黃顏色作為染色基礎)
當一切結束的時候,望著已經完全被“打碎”的港口,雷姆眼神中充滿了不屑,嘴裡快速說道:
“通知馬來亞旅,可以登陸了!!”
當五千人的旅級部隊,帶著大量輕重武器在吞武裡港口登陸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沿海一帶的完全失陷。
而除了用殖民地部隊武裝出來的馬來亞旅之外,隨後一同登陸的,還有一支代號“旋風”的輕型步兵團。
這支部隊的人數,隻有不到兩千五百人,甚至所使用的武器,也大多是輕武器,以及小口徑火炮為主,哪怕是作戰方式,也是很原始的近身戰。
甚至他們每個人都攜帶了一把鋼刀,這種鋼刀有一個很有名的名稱,那就是“廓爾喀彎刀”。
而旋風的團除了士兵以外,都是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人,他們是整個大英帝國統治的南亞地區,甚至是整個世界除去龍蝦兵,最好的陸軍士兵。
嚴肅,冷漠,能戰,是世人對廓爾喀雇傭兵,最大的理解。
整個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如果是男孩,他們的命運,要麼是留在當地過著祖祖輩輩辛苦的農活,沒事去喜馬拉雅山采點值錢的“草藥”換取必要的生存物資。
而在英國人到來,並統治這裡以後,廓爾喀人又多了一條以前沒有過的活路,那就是為大不列顛效力,為大不列顛流血奮戰。
而作為回報,他們的軍餉要比一般的殖民地部隊更高,甚至一些資深的廓爾喀雇傭兵,還能拿到英國國籍,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英倫老爺”,回到家鄉,更是會成為類似於鄉紳老爺這樣的大人物,被那些可憐人膜拜。
整個廓爾喀雇傭兵,在大英帝國的陸軍體係當中,其實就是一個補充,更多的還是在補充英國龍蝦兵對於“硬仗”的無力感。
如果用一個字評價此刻的英國陸軍,那就是“鬆”。
表麵上看,這支陸軍拿著這個星球最好的武器,最合適的戰術,甚至還要超過漢國的補給標準。
但這支軍隊,在整個殖民地的鎮壓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本不該出現的問題。
比如在前兩年在南非的一次剿滅內陸土著的殖民地戰爭中,英國陸軍幾乎將所有陸軍可能犯的錯誤,犯了一遍,用機槍去“打獵”,已經是小兒科的笑話了,更可笑的,一支五十人的英軍,竟然迷路了。
沒錯,就是迷路了!!
也不知道是地圖錯了,還是看錯了,總之他們迷路了,硬生生在當時乾旱的南非高原上生存了八天,一直到第九天才被找到。
找到的時候,幾乎可以說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光渴死的人就占了一半,剩下一半找到水源的人,也得了很嚴重的“浮腫病”。
可以說,這次可笑的“迷路事件”,讓整個英國陸軍顏麵掃地,也讓英國內閣對於這些大爺一樣的“龍蝦兵”,降低了期待。
但是大英帝國又需要陸軍,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外籍軍團,也就是所謂的雇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