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清朝事:旗丁(1 / 2)

“所謂改良,是真改良,所謂革新,不是真革新……”

“國朝若用,留以科舉,增加西洋科技,沿海通商,鼓勵建廠出口,各地官員選任,當以洋務為先……”

“招募家境殷實之少年,出國留學,學成之後回來授以各等官職,以洋學報效大清!!”

“倘若以此法而行,則數年之內,則見經濟之效,十年可見人才變化,二十年可圖強,三十年趕歐超漢!!”

“誠所言,大清中興有望矣!!”

站在慈禧身邊的小德子一字一句的念著這本剛剛呈送上來的公文,而這篇文章的署名正是李鴻章。

“行了,彆念了!!”

眼見小德子還要繼續念下去,慈禧直接伸出插滿長指甲的秀手阻止。

“這個李鴻章倒是個狡猾之徒,送人去洋人那學習,不送大人,送小孩,美其名曰小孩學習快,嗬嗬,真是個聰明人!!”

小德子聽著這位太後娘娘的“聰明”,低著頭笑道:“這位李大人比上次明白多了,知道太後您老人家的厲害,您看,這科舉不還是留著嗎,旗丁也隻是減了三成,奴才看,真要按照這麼一個辦法搞那個什麼洋務,準能成,到時候要是成了,太後可比武則天厲害多了!!”

“嗬嗬,還是你會說話,不過我怎麼聽戲文裡說武則天最後被人推翻,到老了,還得從皇帝降為皇後,雖然是個什麼大皇後,不還是皇後嗎??”

“哎,這女人啊,隻要一掌權,你們這幫男人就看不慣,小德子,你說,這女人怎麼這麼苦呢??”

慈禧帶著怨氣看著周圍的那些“閹人”,好似在拿他們撒氣。

“太後息怒,這武則天怎麼能和太後您比,太後可是紫微星下凡,奴才雖是個閹人,但也識的真……”

“閉嘴!!”

小德子越說越瘋狂,直接引來了慈禧的喝斥,最後隻能跪在地上不斷的磕頭求饒,嘴裡高呼:“聖母皇太後!!”

“你記住,哀家是大清的皇太後,這輩子都是,武則天是武則天,哀家是哀家,你若是下次再敢說這等不尊之言,小心哀家將你這身皮扒了,送去教坊司,跟那些賤人一起……”

慈禧的話直接讓本來就缺點什麼的小德子一陣“腚涼”,甚至有一種“左右為難”的感覺。

“好了,起來吧,哀家看著心煩!!”

慈禧的聲音就像“大赦天下”的聖旨,直接讓小德子站了起來,嘴裡跟著喊:“謝聖母皇太後賞!!”

慈禧靠在軟榻上,身下是給她捏腿的宮女,因為天氣熱,還專門有人給她扇風,至於說為什麼不用那些大臣進貢的“西洋電風扇”,就是因為為了不懈怠,當然,這就是個說辭,真實原因是慈禧其實不怎麼喜歡那些機器,她一直有一個論調,那就是使喚物哪有使喚人來的開心。

“對了,最近老六那邊在乾什麼呢??”

慈禧口中的老六實際就是恭親王,由於是叔嫂關係,所以平時都叫恭王,隻不過慈禧更喜歡私下裡稱呼對方為“老六”。

“恭親王最近正在和一幫儒生賞畫,據說是吳道子的畫,賞完畫後,一群人還喝酒喝到半夜,據人說恭親王最近玩的很開心!!”

“賞畫,喝酒……”

“這個老六還真會享受,隻不過他這個享受是怕我知道什麼吧!!”

“沒準就是洋務的事情,我就知道,這幫家夥早就串聯好了,所謂的改良革新,隻不過是個托詞,最後還是在演戲,演給哀家和天下人看!!”

“就是不知道他們這個所謂的改良革新,是的在改良,還是真的要革一部分人的命啊!!”

慈禧靠在軟榻上,感受著下方的舒適,嘴裡念念有詞,整個人看起來很慵懶,實際上非常精明,甚至給人一種“老奸巨猾”的感覺,雖然此時的慈禧,還不是後世的那個長相蠻橫的“老太婆”,但古人講相由心生,這幾年慈禧的麵相確實在往“狠辣”的角度走了。

小德子這次學聰明了,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直接站在側身,手上搭著條浮塵,看起來要比剛剛誇誇其談的時候,老實多了。

“明天,不,後天你出宮給老六帶個話,就說這鹹豐爺的忌日快到了,哀家想和他商量一下,要不要大辦一次,畢竟鹹豐爺命苦,一生都在為剿滅發匪忙碌,我們這些作活人的,不能不講德行!!”

慈禧看似是在說鹹豐的忌日,實則是在給恭親王進宮找一個合適的借口,畢竟寡居的嫂嫂和年輕力壯的小叔子,傳出去,總有不少非議,但是掛上鹹豐皇帝的招牌,就不一樣了,畢竟“死者為大”不是嗎,更何況還是個皇帝。

“遮!!”

小德子應的很快。

“都下去吧,哀家乏了!!”

慈禧慵懶的伸著懶腰,隨後起身在太監宮女的攙扶下上了“鳳車”,朝著她平時睡覺的寢宮而去。

………………………………………

恭親王府的招牌大筆描金的懸掛在這座整個京城最大的私人府邸的門頭上。

高聳的大門,以及散發著氣息的大匾,讓繞路走的那些人知道了什麼是“高門大戶”。

“各位,這段時間風聲都打探明白了吧??”

恭親王坐在主位上,看著周圍的那些“門客”,修長的指甲比女人的還要精致,雖然臉有些消瘦,但依舊難掩富貴之相。

“恭親王,這段時間旗人鬨事的事情,確實少了,但是終究還是有的,我怕到時候真的實行了新政,這幫家夥不認,惹出禍事來,這可就……”

“是啊,這幫人天天在茶館裡罵,動不動就要清君側,誅奸臣,沒準真讓他們乾成了!!”

“這幫人當中還有不少正在當值的左領,旗官,他們手上可是有槍,若是鬨過了,怕是……”

“是啊,是啊,要我看,這旗丁還是不削減的好,左右不是錢嘛,到時候殺幾頭肥豬,就全都出來了!!”

看著這些個漢人在這裡說什麼“害怕旗人造反”“保留旗丁”的話,恭親王表麵上看沒什麼感覺,其實內心裡已經鄙夷到了極點,他這個正兒八經的“愛新覺羅”都沒有說什麼,而且還支持削減,甚至還當初支持李鴻章的那一套“全減”。

但現在看來,他還是太過武斷了,沒想到不允許取消旗丁的,竟然是這些個漢人!!

說可悲吧,他是旗人,他又有什麼理由呢??

“各位,這旗丁是肯定是要削減的,至於怎麼個削法,要我看,不如削減七成,剩下三成給那些個旗人謀生去吧!!”

“轟隆”,恭親王這句話,在所有人耳邊不亞於一道驚雷,讓那些剛剛還要求“委曲求全”討好旗人的漢家儒生徹底失去了辯駁的能力。

“恭親王不可,若是按照恭王你這個削法,怕是要天下大亂不可!!”

旗人白阿貴是個典型的旗人貴族,手上戴著翠綠扳指,頭戴鑲玉小帽,臉色激動的看著主位上的恭親王。

“哦,白大人認為七成不可嗎??”

恭親王假情假意的對白阿貴問話,但其實他心裡早就有了這件事的解決思路。

“可是這幫家夥享受了朝廷二百多年恩養,雖說他們有從龍之功,但易經說福不可享受儘,這旗丁銀,也該結束了!!”

“畢竟,朝廷現在也難啊!!”

“未來若是想要興辦洋務,哪一樣不得花錢,就說本王,都已經打算將每年近萬兩的旗丁銀退了,畢竟,身為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我也得做個表率不是……”

恭親王的嘴巴裡,全是“國家大義”,聽的那些老油條直翻白眼,要知道身為目前掌有朝廷實權的親王,恭親王每年彆說損失萬兩白銀,就是十萬,百萬,他也不會有一點心疼。

每年光是那些地方官進京後的“名帖”,就夠恭親王數錢數到手抽經。

“恭王不可,若是削減七成,則京城怕是真的滿地餓殍了!!”

“那些普通旗人每月旗丁所拿不過二三兩,若真的削減七成,而按照目前的糧價,這點錢連石米都買不起,到時候恐怕無米下鍋,餓殍遍野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