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灣內,戰艦雲集,此時的港口碼頭上,已經擠滿了人,他們打著象征日本王國的旗幟,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激動。
“加油,一定要打贏那些邪惡的白人鬼畜!!”
“正木君,加油,我會等你的!!”
碼頭上,穿著碎花裙的矮個子日本女孩正在不斷的向戰列艦上站著,穿著水兵服的情郎揮舞自己的手臂,白藕般的手臂配合隨著海風飄蕩的碎花裙,讓她在擁擠的人群中,格外的顯眼。
“正木,你女朋友這麼漂亮,以前怎麼沒有看到,是不是你小子擔心我們撬你牆角啊??”
“哈哈,沒準他是害怕女朋友和彆人跑了……”
正木雄站在武藏號戰列艦的甲板上,看著的下方對他招手的綾子,被太陽曬的有些黝黑的臉上露出了靦腆的笑容,至於他身邊那些“雜音”,他是一句都沒有聽到。
“正木君,一定要好好的,我等你回來娶我!!”
綾子的碎花裙不斷的搖晃,臉上洋溢著對情郎的愛。
“要開船了,正木,說兩句就算了,不要耽誤了!!”
正木雄身後傳來了班長的聲音。
“綾子,你等著,我一定會娶你的!!”
“正木君,一定要保重啊,一定要安全啊!!”
當武藏號開始退出港口的時候,正木雄依舊能夠聽到綾子的聲音,那種聲音,一直在他的耳邊回蕩,直到來到外海。
江戶外海,總計十七艘日本海軍主力戰艦依次排開,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這一個多禮拜緊急交付的金剛級四號艦,也就是目前日本海軍帝帝四艘戰列艦,也是最後一艘戰列艦。
金剛級的第四級和前幾級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噸位上,因為後期的修改,所以金剛級的噸位在原定基礎上,增加了兩千噸,滿載噸位達到了一萬七千噸,這個世界主流水平。
【目前世界海軍的戰列艦,已經進入到了一萬五千噸的後時代,正在向兩萬噸過渡,世界主流強國的海軍戰艦,尤其是主力艦,基本都在一萬七八這個水平】
而多出兩千噸,自然就是表現在性能上,尤其是在防護性能上,在目前的世界海軍艦船逐年增長的時代,其中最大的改變除了動力,火炮這些基礎性能,就是在防護能力上。
增強戰艦的防護性能,在如今卷到極致的世界海軍中,是最先被考慮的選項,也是各國戰艦設計的必然選項。
除此之外,第四艘戰艦和前三艘最大的不同就是火炮口徑上,要知道因為漢國的“選擇性援助”,直到現在前麵的幾艘戰列艦依舊頂著三百四十毫米這個已經和世界海軍主流的三百五,三百六,落後一代的艦炮口徑。
而最後一艘金剛級,不知道是漢國的大發慈悲,還是什麼特殊的原因,於今年初獲得了三百六十毫米艦炮的出口,雖然依舊要受到數量,尤其是隻能裝一艘艦的限製,但確確實實讓這艘名叫“天照”的金剛級戰列艦,成為了整個日本在這場海戰中的希望。
甚至可以用寄托來形容這艘天照號對於此刻日本聯合艦隊的地位。
而除去武藏,武田,武士,天照這四個金剛級戰列艦之外,就隻有那四艘象征前五年日本榮耀的重巡洋艦符合聯合艦隊的決戰標準了。
而這四艘重巡洋艦又被稱為戰國級,分彆是用舊日本時期的曆史人物命名,其中首艦豐臣秀吉號,在下水的時候,還被江戶日本稱為:“亞洲第一艦!!”
【除去漢國之後做出的標準】
除去豐臣秀吉號之外,還有三艘分彆被任命為“織田信長”“武田信玄”“毛利元就”。
從這幾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雖然日本人已經基本拋棄日語這個古老且落後的語種,僅僅隻保留其中的日常用詞,但是卻對日本的曆史格外愛惜和在乎,這從日本的戰艦命名就可以看出來。
而所謂的戰國級重巡洋艦,其實就是漢國在高戰列巡洋艦之下衍生的副產品,之所以會產生重巡洋艦這種看起來“不大不小”,位置十分尷尬的戰艦,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漢國海軍的戰後裁軍瘦身。
要知道目前漢國海軍按照本土艦隊十八艘,大西洋艦隊十八艘,遠東艦隊十二艘,南洋艦隊十五艘,加勒比艦隊十五艘的標準,總共這些表麵的戰艦加起來就超過了六十六艘戰艦,這還隻是單算四千噸以上主力艦的數量,沒有計算那上百艘負責在大西洋,太平洋等地每天巡邏的聯簽噸級輕型巡洋艦。
這麼算下來的話,整個漢國海軍實際哪怕是裁軍之後,也是十分臃腫的,更不用說那些看起來巨大,而且保養維護費用極高的戰列艦了。
如果說建造戰略巡洋艦是為了更好的維護區域安全,保證己方海上火力的快速輸出,那麼建造重巡洋艦就是在保證主力艦不變,且不再增加的情況下,保證自身最高戰力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按照漢國的重巡洋艦標準,一艘重巡洋艦最起碼要做到三點,一個是噸位大,一個就是火力比一般巡洋艦充足,且能夠做到正麵碾壓,哪怕麵對那些威脅最高的戰列艦,也能夠在相當一段時間做到“不敗”,至於最後一條,其實就是世界任何海軍國家都要關心的造價。
按照漢國建造一艘最新型漢級戰列艦的標準,建造一艘這樣的,總重接近兩萬噸的新式戰列艦,可以建造兩艘,甚至是三艘重巡洋艦,哪怕重巡洋艦的火力,隻相當於早期戰列艦的水平,單這一點來看,無論如何依舊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而漢國目前的重巡洋艦一共經曆了兩個型號,一個是以戰國名將為命名的名將級,首當其衝的就是“孫武號”,空載七千噸,滿載八千五百噸。
【早期戰國級是風帆船,後來改到了蒸汽風帆戰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經進入到曆史博物館中的霍去病號】
該型重巡洋艦,主要以二百八十毫米的艦炮作為主要火力來源,這個水平比戰列艦自然比不上,但是和那些隻有二百出頭,甚至二百以下的巡洋艦對比,簡直就是“穩壓”。
甚至在當時的海軍內部演習中,因為噸位以及速度原因,重巡洋艦取得的成績,甚至要比一般戰列艦還要多,且還對了一個“巡洋艦殺手”的外號。
第二型重巡洋艦,其實就是在名將級的標準上進行一定規模的改進,並將噸位擴大。
其中噸位從上一代的八千五百噸,上升到最初戰列艦水平的萬噸,而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強防護。
改變最大的除了噸位,就是艦炮,乃至通訊標準。
其中艦炮從第一代的二百八十毫米換裝到了三百零五毫米,已經基本達到了戰列艦的水平,但速度和靈活度上又僅次於價格昂貴的戰列巡洋艦。
可以說,重巡洋艦絕對是在和平時期,經濟影響下,保持戰鬥力,最好的艦種,甚至哪怕是被人嘲諷為“薄皮”的戰列巡洋艦都比不上重巡洋艦對於海軍意義。
除此之外就是通訊,要知道在真正的海戰中,一般都是主力艦,尤其是戰列艦負責全艦隊的指揮,但是這又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主力艦的主要工作是
如果說戰列艦是戰爭時期古代將領所用的馬槊,那麼重巡洋艦就是平時可以用的紅纓槍,雖然質量上比不上比不上那些造價昂貴的大將兵器,但在戰場上的用處可比動輒上千萬華元的戰列艦劃算多了。
而日本的重巡洋艦,其實就是從漢國引進的第一代名將級技術,甚至從命名就可以看出來,戰國級,其實本質還是抄襲。
隻不過將裡麵曆史人物的名字換了罷了。
隻不過日本的重巡洋艦幸運就幸運在時間上,漢國的重巡洋艦誕生比日本的,早了五年,而這五年,恰恰是世界海軍技術大踏步發展的階段,新的科技誕生,最後一定會首先運用在軍事上。
而因為軍艦足夠大,海軍一直都是技術進步最好的載體。
尤其是最新的一些科技,更加青睞於海軍,比如目前還在實驗中的內燃機戰艦,以及已經打算裝船的電燈等電氣化零部件。
雖然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沒有漢國的那麼齊全和先進,但借著漢國的“主仆關係”,依舊可以拿到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發動機,操縱,瞄準係統。
而這些看似零零角角的小玩意,恰恰是一支海軍艦隊真正的戰鬥力所在。
而日本這一級的重巡洋艦恰恰是拿到了目前僅次於第二代“神獸級”重巡洋艦的建造技術,甚至技術水平,還要高名將級一個級彆。
日本的戰國級重巡洋艦,空重七千五百噸,滿載九千噸,是一艘不折不扣的“準萬噸艦”。
在目前的日本海軍中,除了被譽為“王國神器”的金剛級,也就隻有“王國之矛”的戰國級重巡洋了,能夠被稱得上是主力艦了。
而這樣的組合,在日本海軍內部又被稱為“四四艦隊”。
也就是四艘戰列艦,四艘重巡洋艦。
而在日本海軍的規劃中,到龍武四十年代前,是要在四四艦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砸出傳說中的“八八艦隊”。
雖然這個“八八艦隊”因為一些不能說出來的外在因素依然隻能處於計劃之中,但從這裡依舊可以看出日本海軍的野心。
相比於開疆拓土都小心翼翼的陸軍,一向以“文明人”自居的海軍,一直以來都很有抱負,這從“八八艦隊”這個在如今的遠東很紮眼的計劃來看,就知道海軍的誌氣絕不是所謂的“馬鹿”可比。
就像日本海軍大臣田岸近郎所說:
“追隨大漢帝國的腳步,是我們能夠生存下去的保證,但是保持自強才是真正有勇氣麵對一切困難的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