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戰後的大國博弈(1 / 2)

損失一艘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五艘巡洋艦,擊沉荷蘭四艘戰列艦,七艘巡洋艦,俘虜兩艘戰列艦,六艘巡洋艦,當這個戰績,隨著一封明碼通電從武藏號上公布的時候,整個世界都被這一消息燙了一下。

事實上,用“燙”這個字,已經不能完全表達出世界的震撼了。

如果說這個戰績是大漢帝國打出來的,那麼全世界人都隻會發出一聲“啊”,然後感歎漢國的強大。

但如果將主角換成日本,那麼世界上大部分看到電報的人都會第一時間詢問:“日本,那是什麼玩意??”

對於大部分國家的人來說,漢國就是他們對於東方的一切想象,強大是他們的第一印象。

但是對於日本,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知道的,隻有那些搞國際戰略的老炮才會大致清楚,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但越是知道,他們越是震撼,要知道,在此之前,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對於日本的評價一直都是,“漢國的狗”“遠東的島國”“島嶼侏儒”。

反正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詞,唯一正麵的看法,還是對日本陸軍的,確切的說是對在美洲戰場為漢國效命的“日本炮灰”的。

尤其是在美洲戰爭結束之後,日軍那高達百萬的傷亡,更是讓所有人相信,這個國家就是漢國的殖民地,可以隨意犧牲的“仆從國”。

既然是仆人,那麼所謂的實力也就不複存在。

其實在日荷戰爭之前,世界很多國家,都是看好荷蘭,漢國內部的一部人,也曾發出過“沒有我們的介入,他們會輸的很慘”的話。

但是這場海戰結束後,說的人反而少了很多,除了內部一些知道真相的人,絕大部分的人,都對日本王國這個所謂的“小弟”,產生了一種朦朧的興趣。

漢國如此,更不用說世界的其他國家,對於歐洲國家來說,荷蘭的失敗,其實他們是不重視的,甚至當荷蘭海戰失敗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有的人甚至還開了香檳慶祝。

尤其是對於一些不怎麼喜歡荷蘭的人來說,日荷海戰的失敗,然後他們就像在最炎熱的天氣喝到一罐冰汽水一樣,從內到外的爽。

而對於那些和荷蘭有很深關係的國家來說,荷蘭的失敗,直接觸發了一個連鎖反應,那就是“救還是不救”。

不用想都知道,有這種想法的,除了那個還在鎮壓印度人的大不列顛,也會第二個國家了。

當海戰的結果出來,並得到確認之後,倫敦內閣當天下午就召開了一級會議,而會議的主題就是是否應該為荷蘭提供戰爭援助,並幫助荷蘭擊敗敵人。

那一天可以說最近幾年英國議會最混亂的一次,甚至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皮鞋雨”。

支持者認為,荷蘭和大英帝國簽署過“安保協定”,所以應該按照協定,向荷蘭提供援助,並參加戰爭,保護荷蘭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大英帝國的國際信譽,畢竟如果今天對荷蘭見死不救,那麼明天還會不會對其他國家如此,甚至再往下推,如果歐洲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他們會不會也根據今天的做法,對歐洲所發生的事情,表示冷漠。

這些問題都共同組成一個核心問題,是否應該在這場不屬於大英帝國的戰爭中,進行戰略冒險。

這個冒險的代價,帝國是否能夠承擔。

而這個冒險的代價,最先做出反對的那些反對派,則是用一套所謂的“泥潭論”來形容此刻的南洋局勢。

在那些反對者的眼中,此時的南洋局勢,就像是一個大號的“巴爾乾”,這裡看似被強國瓜分,但也帶來了一件致命的事情,那就是越是瓜分,越是“碰撞”,因為當瓜分完全結束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之間的戰爭不可控的風險將越來越大。

這次的日荷戰爭就是一個明證,尤其是對於那些一直有“歐洲重要症”的英國老狐狸來說,在南洋,直接冒險,並不能保證大英帝國的利益,反而很有可能將帝國拖入到永無止境的殖民地對抗中。

在殖民帝國的眼中,這個世界是由兩個部分劃分的。

一部分是殖民區,一部分是非殖民區,而那些非殖民區,往往就是自己的敵人,或者可能有潛力成為敵人的國家。

而殖民地的收益,實際也是有限的,英國擁有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其實真正賺錢,並且能夠上繳大量稅收的,其實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甚至可以說,一隻手都能夠數出來。

而南洋地區,恰恰擁有一個值錢的殖民地,那就是馬六甲,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更是英國控製世界貿易的,核心中的核心。

而這也是“英荷安保條約”之所以能夠簽成的關鍵原因。

但這些原來的戰略考量,現在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剛剛所說的冒險。

大英帝國是否應該為另一個國家冒險,尤其是一場可能成為全麵戰爭導火索的戰爭,這一點非常重要,甚至對於此刻的英國人來說,比戰爭本身還要重要。

而對於那些反對派來說,為荷蘭冒險,顯然是不劃算的,看似大英帝國在上一次的博弈中,獲得了暹羅這個中南半島的核心國家。

但同時也將英國的戰爭風險提高了不止一個等級。

而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帝國真正核心的利益在馬六甲,為了其他國家的事情,拖累到在全世界的海權,以及貿易地位,是否值得??

“上和不上”,成為了那場“皮鞋雨”真正的導火索。

而在皮鞋雨後,就是無儘的扯皮,但是扯來扯去,最終還是選擇了最有效的一個辦法,那就是“談判”。

而談判的目標不是還在戰爭中的日本,而是這場海戰真正的導演,大漢帝國!!

………………………………………

巴達維亞城,此刻已經和前些天“繁榮安康”的景象完全不一樣。

街頭上,空無一人,沿街的商鋪就像是集體倒閉一樣,緊緊的關上了大門。

如果說前段時間的蕭條是因為戰爭中,需要對情報進行封鎖的緣故,那麼在這場決定命運的海戰結果送到巴達維亞港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這座被荷蘭人統治了數百年的城市,即將被另一股強大的力量占領。

“總督大人,本土剛剛來電,要求我們堅持住,一定打好這場保衛戰!!”

“英國公使利拉德,請求與您會麵!!”

“城內發生小規模的搶米騷亂,目前已經被鎮壓……”

“日本艦隊目前已經完全駛入港灣,隨時可能開炮……”

聽著周圍那些讓人怎麼也好不起來的消息,荷屬東印度總督艾維亞克,就這樣默默的叼著他那根跟隨二十多年的熨鬥,不斷的吐出煙霧。

“英國人在哪??”

這是艾維亞克問的第一句話。

“還在外麵的會客廳……”

“去準備茶點,不,什麼都不需要準備……”

艾維亞克說完後,直接朝外麵走去。

“總督閣下!!”

“我的老朋友,利拉德……”

兩人擁抱了一下,在坐下來後,艾維亞克就直接開口:

“利拉德,我們需要大英帝國的援助,尤其是馬六甲艦隊的援助……”

利拉德表情尷尬的笑了笑,隨後開口回答:

“總督閣下,此時就算我們想要援助你們,也不可能了,印度那邊已經完全失控,我們目前正在召集更多的軍隊,來對抗那些該死的暴徒……”

“上帝保佑,我們能夠消滅那些邪惡的家夥……”

利拉德的話,直接讓本來還對於英國人抱有期待的艾維亞克,將心沉入了穀底。

“公使先生,我個人對於大英帝國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對大英帝國在印度的行動,表示支持!!”

“但是我希望不列顛能夠履行我們兩國之間的協議……”

艾維亞克剛剛說完,利拉德就直接做出回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