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戰後的大國博弈(2 / 2)

“總督閣下,條約我們會遵守,但不是現在,畢竟此刻就算我們想要遵守,你們也已經來不及了……”

“我們還有兩萬人……”

“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能夠打贏這場戰爭嗎??”

利拉德的話,讓艾維亞克徹底陷入了沉默。

眼見如此,利拉德跟著說:

“既然在戰場上打不贏對方,那麼不如想一個好一點的辦法,比如說談判!!”

“可是現在是他們不想和我們談判,而不是我們不想和他們談判!!”

“如果他們想要談判,在海戰結束後,就應該找我們了,何必拖到現在??”

艾維亞克對於所謂的談判,根本不抱有任何信心,在他看來,對方到現在還不願意談判,這已經不是談判不談判的問題,而是東印度能否保住的是問題了。

“總督閣下,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不願意談判??”

“為什麼,總不能說,他們打算等到攻占整個東印度後,再談判吧!!”

“但如果攻占了整個東印度,對於我們來說,又還有什麼談判的意義呢,反正注定拿不回來了,不如繼續打下去!!”

“也好過最後屈辱的簽署賣國協議!!”

“更何況,大英帝國會坐視我們失敗嗎??”

艾維亞克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指望投降是不可能的,哪怕再困難,他們也要打下去。

並且告訴英國人,伱們有義務保護荷蘭王國不受到傷害。

而這些,恰恰是目前英國人最害怕,也最不想要承擔的。

“總督閣下,我說過,大英帝國會努力的在這場戰爭中,保護荷蘭王國的利益,不受到傷害……”

“事實上,目前我們正在從澳洲調集軍隊,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在這之前,荷蘭王國必須自己解決眼前的這些麻煩,而解決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談判,這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利拉德符合這個時期英國外交官的一切特征,撒謊就是他的本能反應。

實際情況是,澳洲確實在調集軍隊,但那隻是為了剿滅那些該死“兔子”。

(澳洲目前正在爆發兔災,為了剿滅兔子,甚至已經動用了機槍和地雷)

“可是現在談判,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甚至可以說,對麵根本不需要和我們談判,他們就能夠拿到巴達維亞,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公平的!!”

“我們,可能真的會失去它!!”

艾維亞克口中的“它”是如此的悲涼,哪怕是對麵的利拉德都能夠聽出其中的痛苦。

“所以我們更需要談判,隻有談判,才能夠保住荷蘭王國現有的一切!!”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待命運的審判!!”

利拉德說了半天,基本就隻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展開談判”。

如果從英國人的角度看,就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在乎談判了。

因為談判是目前唯一能夠讓後大英帝國在解決印度困局的時候,得到喘息的唯一辦法,而要想談判,就要說服這些讓人頭疼的荷蘭人。

事實上不止利拉德在說服荷蘭人,就連此時遠在萬裡之外的倫敦,首相本傑明都已經會見了至少三次的荷蘭特使。

談論的基本就一件事,那就是此刻正發生在巴達維亞總督府的談判!!

“總督閣下,我有一個建議,將巴達維亞作為談判的籌碼,以促使對方願意談判!!”

“什麼??”

“公使先生,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我們是不可能拿巴達維亞作為賭注的,不,它甚至都不應該上賭桌!!”

艾維亞克的表情就像利拉德一開始估計的那樣,難看的就像是一條“章魚”。

“總督閣下,現在的巴達維亞和淪陷,有什麼區彆呢,唯一的區彆,可能就是淪陷後,這座城市會殘缺吧??”

“對於外麵的那些年混蛋來說,他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選擇進攻,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完整的巴達維亞城……”

“而一個完整的巴達維亞對於荷蘭王國來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你們早晚還得回到這裡!!”

……

利拉德說了半天,畫了半天大餅,基本就一個態度,那就是放棄巴達維亞,獲得談判機會和地位。

而作為談判籌碼巴達維亞,可以為荷蘭獲得更多外交上的優勢。

看起來一切都在為荷蘭王國考慮,但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在這裡麵,所謂的盟友,大英帝國,什麼也沒有付出,甚至還獲得了一個相當高的地位,那就是能夠直接插手這場看似隻有兩個國家之間的談判。

甚至如果再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此時的大英帝國其實已經將荷蘭,又或是荷屬東印度,送上了談判桌,而談判桌上的談判對象,隻有一個,那就是一直躲在暗處,一句話都沒有發聲的大漢帝國。

荷蘭,從一開始就是棋子,隻不過現在這個棋子,通過了一紙條約綁定了英國,但棋子的命運終究還是棋子,不會因為一份看似“平等”的條約做出改變。

“總督大人,本土發來的電報……”

就在艾維亞克苦惱要不要承擔這個“賣國”的罪責時,一份從本土發來的電報,打消了他所有的顧慮。

尤其是在看完電報後,對麵利拉德那曖昧的表情,艾維亞克就明白,他沒有選擇了。

“總督閣下,你放心,我會為你們作為擔保,那些日本猴子,不敢對你們做什麼的!!”

利拉德好似看出了艾維亞克的顧忌,主動將“保護”責任攬到自己身上,看起來十分大方,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振不過是一種另類的欺騙罷了。

一切都是為了讓荷蘭人走向符合大英帝國利益的談判!!

當荷蘭人希望談判並將巴達維亞作為談判籌碼的消息傳到海灣內的聯合艦隊隻旗艦武士號上,身為司令官的三和信熊甚至沒有一點高興,因為他知道,這座城市不屬於日本,甚至日本隻是代管罷了。

能管多少時間,都要看背後大國之間的博弈,至於日本,也隻不過是這麵棋盤上的一枚目前看起來比較大的棋子罷了。

甚至三和信熊都懷疑,這場戰爭是否真的是由日本和荷蘭發起的。

那場衝突,真的隻是一次意外嗎??

一切的疑問,都隨著聯合艦隊接管巴達維亞城化為了烏有。

當巴達維亞滿大街都是日本海軍士兵的歡呼聲時,遠在萬裡之外的西京,在接到巴達維亞投降消息後,反而陷入了沉寂,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出。

但所有人都明白,沒有消息,才是最大的消息。

尤其是在這個目前英國公使一連四天進出內閣和皇宮重要時刻,所謂的沉默,也隻不過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主動權罷了。

就像漢國宰相朱道所說:

“這場戰爭的本質就是兩個居巨人之間的鬥蛐蛐,至於誰會贏,取決於兩隻蛐蛐誰能夠打到最後,但不管蛐蛐誰贏誰輸,最終的決定權都在巨人手中!!”

月票衝刺,四月衝刺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