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省鋼城市……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崆峒,崆峒……”
一條彎彎曲曲,穿梭整個城際的城市鐵路,鐵軌上的機車,每經過一處,就發出了劇烈的響聲,不同於其他城市鐵路都是在郊外,鋼城市的雖然附也有一條聯通其他地區的鐵路,甚至還處於整個中部大鐵路的中部核心樞紐位置。
可以說位置極為重要,在如今漢國的鐵路係統當中,算是極為重要的樞紐型城市。
【中部大鐵路是在原來美利堅合眾國所遺留鐵路基礎上改建的一條鐵路,算是漢國所有鐵路中,少數幾個脫離漢鐵單獨運營的。】
而這種城市鐵軌,其實不是漢國所造,而是承襲當年美利堅在五大湖地區留下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所謂的“美遺”。
這些美遺當中,多數都是工廠,道路,城市建築等能夠最顯眼看到的東西,而類似這種城市鐵軌,其實不止是鋼城一個城市有,大多數城市都有這種獨特的交通設施。
這種穿越城市的鐵軌其實在漢國西海岸並不怎麼受歡迎,畢竟西海岸地區的工業城市,多數都喜歡將所有的工業集中在一個城市,也就是所謂的工業區,最早西京的牛嶺區就是屬於這樣的地區,所執行的也是類似工業生產的任務,隻不過把原來分散的工業,給強行的集中起來罷了。
而類似鋼城這樣的城市,其實還在受到原來美利堅的影響,畢竟工業這個的東西,不是說你有辦法,就可以自由更換,彆的不說,那麼多工廠,那麼多的機械設備,甚至是已經持續培養半個世紀的產業工人,這些人怎麼辦。
而且最重要的是,工業這個東西,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投資的,而剛剛結束美洲戰爭的漢國有這個能力重建嗎。如果是一兩個也就算了,如果把占領區的所有關於城市都改造成漢國想要的樣子,那麼這其中所要付出的代價,乃至代價背後的時間資源金錢,絕對是一個普通人難以想象,甚至那些大人物都很難接受的天文數字。
而且根據當時漢國的評估,美利堅留下的這些工業,實際上對於漢國工業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一開始還有人擔心漢國國內會形成了兩個工業體係,但是後來卻發現,遺留下來的工業,對於漢國而言,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甚至在至關重要的鋼鐵工業上,類似鋼城前身芝加哥這樣的城市,在某些領域,還更加先進。
這是之前漢國所沒有想到的,畢竟在這之前,漢國對於美利堅工業的評價,其實基本都是抄襲為主,而抄襲的對象其實就是歐洲。
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工業,其實就是歐洲工業的翻版,甚至可以直接說是“複製品”,但其實是很早時期的固有印象了。
在經曆包括林肯在內的多位總統的統治時期,整個美利堅工業實際已經度過了早期的那種靠抄襲存活的時代,哪怕是那些所謂的“保守派”,也不得不讚歎美利堅工業的進步。
而這些工業進步最大的,其實就是以鋼鐵業為核心的重工業。
在這套重工業體係中,最突出的其實就是以鐵路,鋼鐵為主體的戰爭工業。
雖然戰爭對於人類的傷害很大,但是所有人都很難忽視的是,戰爭對於世界的推進作用,而當時的五大湖重工業實際就是在那幾年給推上來的,甚至哪怕是在後來的戰爭中,五大湖的工業都在整個戰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而等到漢國接受這些美利堅人辛辛苦苦搞出來的財產後,才驚訝的發現,這些工業還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低劣,甚至有一部分的技術標準,還在漢國之上。
也是這個原因,所以這些以美利堅技術標準的工業,才能保持到現在,而且經過漢國的技術改造,不僅僅沒有衰敗,反而越來越興旺了。
也是因為上述的這些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也就出現了城市鐵軌這樣一個對於目前漢國還很陌生,甚至有些不適應的交通運輸方式。
………………………………………
“哢嚓,哢嚓!!”
聽著耳邊不斷傳來的噪聲,邵星傑看著窗外那些一層又一層的方塊大樓建築,目光中帶著一抹隱藏不見的震撼。
作為一個剛剛從南方過來的小商人,邵星傑這次來鋼城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推銷他所生產的潤滑油,這種潤滑油,和目前市場主要的潤滑油其實都差不多,從純技術角度上看,並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架不住他重新整合了生產方式,將整個潤滑油的生產成本降低了至少百分之二十,而這百分之二十,哪怕他減少百分之十來賣,也還有百分之十的利潤,這對於徽商移民家庭出身的邵星傑來說,已經是一筆豐厚的利潤了,畢竟他們家世代經商,講究的就是“積少成多”“小財累大富”。
而他那個命名為“玉峰牌”潤滑油的產品,自從上市後,銷量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快速爆發,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真實情況是,他的產品雖然評價很高,但是願意買的人很少,第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工廠實在太小了,要知道因為在當年從神州逃難的時候,他們家大部分固定資產除了少數變賣,大部分都讓給了“發匪”,隻帶了十幾萬兩從英國銀行兌換的英鎊支票跑到了漢國。
而這十幾萬兩看起來很多,但要知道,作為一個大戶人家,邵家可是有至少十二口人,而且還不算跟著來到漢國的家丁夥計,這些人雖然來到漢國後,大部分都移民走了,但還是有十來個家裡老人因為年紀大了遺留下來,而這些人因為年紀大了,最多隻能乾乾打打掃掃,做做飯,洗衣服這種比較輕巧的工作,稍微重一點,時間長的工作都乾不了。
這也就導致了邵家要養的人更多了,再加上大戶人家講究排場,前期買下一座大一點的英式莊園,就花了七八萬華元,相當於幾萬兩銀子。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本來在當地還沒有完全立足的邵家,就因為經濟原因,迫不及待的進入到了當地的投資市場,最後的結果總計十萬華元賠的隻剩下了三千二百三十三塊七毛,基本上可以宣告全軍覆沒。
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家道中落”的壓力下,作為家中長子的邵星傑不得不背起了拯救家族的重任,依靠著剩下的幾萬兩銀子,邵星傑從廢品回收這個看起來很不光彩的行業乾起,通過邵家留下的“以誠待人,嚴於律己”的經商傳統,硬生生在看起來規模不算多大,但競爭極大的廢品市場脫穎而出,成為了幽州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隻不過他這個所謂的企業家,在那些真正的大亨麵前,還是杯水車薪。
尤其是他所在廢品回收行業,其實是一個極其看重關係的行業,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回收公司,他隻能做民用是市場,而這個市場,在這個年代,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賺錢,甚至如果不是邵星傑管理得當,牢記祖訓,沒準也要翻一個大跟頭。
也是因為看到了廢品市場的局限性,在經過多次考察後,邵星傑毅然決然的擠進了被少數幾家巨頭控製的潤滑油市場。
而他之所以選擇進入這麼一個已經完全飽和的市場,最主要的是他發現,這幾家大的潤滑油企業,其實已經幾年沒有更新過產品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按照工業生產越多,價格越低的工業模式,作為一個已經成熟的市場,在有其他公司競爭的情況下,價格持續很長時間保持一致,本身就是不對勁的。
這代表什麼,要麼是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要控製整個潤滑油市場的價格,要麼就是他們自認為不會出現競爭對手,已經不打算升級產業線了。
不管怎麼說,對於自小熟知商業邏輯的邵星傑來說,都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
而下定決心後,自然就是研發生產,剛開始接觸潤滑油的時候,他還覺得這玩意科技含量應該很高,但其實真實情況是,所謂的潤滑油,其實並沒有那些潤滑油公司宣傳的有那麼高的科技,單純就是為為了拉高這個行業的行業門檻,保證自己的壟斷利益。
而在經過邵星傑宣傳的“一千零八天”的研發時間後,自然要將產品投放到市場,而最後的結果就像是笑話一樣,買的人人,但就是不多,這其中固然和產能小廠有關係,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訂單期限”,要知道類似這樣的采購,都是一口氣簽署幾年的定期的,在沒有結束之前,很難更換彆家的產品。
最後也就導致邵星傑選擇了來到了中部,來到目前漢國內陸地區最繁榮的工業地區。
“各位旅客,漢克斯大街到了,有需要的旅客還請下車……”
當鐵軌內的標準國語播報聲響起的時候,還在睡覺的邵星傑一擦嘴角的口水,背著他那個破舊的帆布包離開了這輛已經停站的鐵軌。